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难鸣

实在闲得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大明帝国日不落最新章节!

    前期黄胜大量进口粮食运进大明,后期又夺取了亿万亩热带熟地生产粮食。

    还在永平府、辽西、青胶、海州等地投入水利设施收留老百姓屯垦,推广玉米、番薯、土豆等等高产农作物种植。

    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增加不少,因此活下来的老百姓多了许多。

    大量老百姓南迁后,大明现在的土地兼并矛盾其实已经不算很严重,人口基数还在,如今的大环境应该好于历史。

    崇祯如果有才能,他还有时间,完全可以获得中兴大明的机会。

    “战神”军队不能在大明内地蹚内战的浑水,因为这样做毫无意义,汉人互相攻伐只不过是煮豆燃豆箕而已。

    如果流寇依旧能够卷土重来,崇祯必须为他的决策承受苦果,因为“战神”人马出手给他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黄胜根本不是救火队员,该放弃积重难返的大明政府时就要舍得。

    与此同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布置的人马全撤,加入到南下开疆拓土大军,只有几个开设了“华夏大钱庄”的大城还留有警卫。

    长江以北,长城内,黄胜不准备留成建制的“战神”人马。

    崇祯皇帝见南王如此做,安心了不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南王不谋反,有时候麾下众将逼他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都走了,大明应该安心了,剿灭了高迎祥带领的七十二路天罡,张献忠为首的三十六路地煞,大明将要迎来海清河晏。

    再有几年励精图治,大明国力会缓过劲,那时候就不会跟人家城下之盟了,皇帝恢复了自信,他依旧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崇祯十一年晚秋,张献忠、罗汝才、蝎子块等等二百多贼头被押解到京师。

    高迎祥为首的七十二路天罡也被洪承畴送来了一多半,可惜里面没有发现李自成、刘宗敏、田见秀等等。

    此时朝廷根本没有把“闯将”李自成看做心腹大患,洪承畴上奏朝廷,“闯将”这一路人马被全歼,李自成仅仅逃出了十八骑。

    没有一个大明文官武将能够意识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认为区区十几人逃脱无伤大雅,留着以后慢慢缉捕不迟。

    黄胜读了大明邸报,接到了军情处传递的情报,得知牛人李自成居然还是成功逃脱唏嘘不已。

    他也不知道李自成是不是还能够凭借十八骑东山再起,因为历史被改写了,给予李自成帮助的献贼部烟消云散,和李自成南北呼应的张献忠已经成为阶下囚。

    只是有一个情况有利于闯贼,那就是山陕、河南人口基数远大于历史。

    这不仅仅是有黄胜运进粮食,有粮商运来相对价廉的番薯、土豆、苞谷等等杂粮贩卖的结果。

    还有一个原因最重要,官军、流寇迫于“战神”威名,再也不敢肆意屠杀老百姓,连入关的建奴、鞑子都收敛许多。

    三天后,这些贼头都在京师菜市口被处以极刑,最起码是腰斩,三十六地煞除刘国能外的全部、七十二天罡的大部分统统被凌迟。

    高迎祥、张献忠死了,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也死了超过八成,貌似大明可以从内乱之中得以解脱。

    后来黄胜细细询问来到汉口的黑虎、鲁承祖山陕战况,多次询问“闯将”李自成的踪迹。

    可惜山陕打得天昏地暗,死于乱军之中的贼头太多,“闯将”只不过是七十二路天罡一员而已,没有得到什么重视,没有人能够确认此人的生死。

    黄胜思量,张献忠已经灰飞烟灭,李自成即便不死也应该属于孤掌难鸣。

    大明如今的实力还在,在自己的帮助下稳住了湖广和南直隶,以后专注对付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李自成,恐怕不会太不堪吧!

    既然历史偏离轨道,黄胜已经无法预知,干脆不胡思乱想,扩张尤为重要,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要有足够的实力,能够确保流寇加满清加大明三方联手都打不过自己即可。

    管他谁还能够闹腾,率领大军去夺取缅甸完成对中南半岛的战略包围,然后席卷东南亚,把后世的泰国湾变成“南明”内海。

    土地多了,人口倍增,工农业产值自然水涨船高,普及教育使得老百姓整体素质提高,技术工人、大工匠、科学家的数量每年都在大量增长,发明创造科技革新永远都在进行中。

    国家的凝聚力空前,从小接受民族主义教育的青少年人人渴望从军报国,“南明”军队的战斗力当然足以称雄世界。

    葛呈杰已经是一营游击将军,他的营头名称是“临高营”,得知家主将要由陆路赶去云南,他派遣了三成战象兵在沅州府黔阳县等待乘船前来的家主。

    战象兵种这几年发展迅速,现在拥有战象二百一十头,七十头战象四百战象兵将要护送家主跋山涉水,当然这些战象会抽调出六十头加入先头部队。

    有几十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帮忙,遇水架桥就容易多了。不擅长骑马的黄胜一路上骑着大象南下倒是不辛苦,甚至可以在象背上的藤篓里打瞌睡。

    由于粮草充足调配合理,军人纪律严明,随军医务兵及时防范传染病和流行病,战士们和随军百姓能够得到行军散、人丹、清凉油、抗疟灵等等防止疾病的药品。

    因此纵然长途跋涉万里,基本上做到了没有大量战士、移民因病减员,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军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战士们当然会把沿途看到的大明现状跟“南明”对比。

    太多军民发现“南明”老百姓和大明子民的生活存在巨大差距,更加坚定了今生今世追随南王的信念。

    近百万军民踏上漫漫征程,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夜晚登高远望,军民的宿营地篝火点点,如同繁星洒落。

    营地里欢声笑语歌声嘹亮,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日子难熬的大西南老百姓觉得有了主心骨,根本不介意追随“战神”跋山涉水。

    他们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日子就是跟着南王人马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