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盐毁掉的王朝

醉酒的探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娱乐初唐最新章节!

    ps:一直没怎么吭声过,上架后也是三十章一次性上传自动更新的,所以这次上传的时候吼两声了,求票啊,月票,推荐票,粮票都要啊。我至今还没见过月票是什么玩意呢

    千万不要小瞧二十多文一石的盐价太低了,这只是因为朝廷自上而下采取的一个恢复民生的政策而已。要知道唐朝后来几乎就是毁于盐上的,你就知道这小小的玩意有多厉害了。现在唐朝建立不久,统治集团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相应的盐业政策。对前代制度有继承,也有创新。征税制、官营制、无税制,隋代以前曾经有过,唐朝政府继承下来;以盐代租制、租佃制,隋代以前未曾有过,是唐代的新制度。由于这种盐业政策不仅简便,而且考虑到了社会承受能力,所以对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这也带来了一个古代经济的重要话题,那就是食盐的生产、销售,到底应该官营呢,还是民营呢?白花花的盐巴官营还是民营,可以检验一个朝代是否与民争利。官营盐业实际上是对全体国民征税,把民间的财富聚敛到国家的库府中。这对于古代的国王或皇帝来说,盐不是咸的,而是像蜜一样甜,一旦他们尝到了食盐带来的财富甘露,就欲罢不能了。实行盐业官营的朝代。统治者都想提高盐的价格,变相增加税收。

    而且官营具有天生的弊病,一个是经营效率低。容易滋生*;另一个是刺激了私盐买卖。由于国家垄断盐业,导致食盐的市场价格高,而制盐成本却很低,这之间的差价足以让一些人铤而走险,把国家的严刑峻法放在一边,搏取一场富贵。这就好比当今世界,某个国家垄断了进口石油的权利。导致国内汽油价格高于国外许多,于是走私汽油入境就会成为该国冒险家们一个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国家要想打击私盐买卖。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管仲甚至不惜修建齐长城,来阻挡私盐买卖。保护官营食盐的高价格。各朝各代的盐业政策反反复复,时而官营,时而民营,到了唐朝,刚开始的几代几个皇帝还做的不错,但是后来的皇帝围绕食盐的经营,终于掀起了轩然大波。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唐,并进攻中原地区。当时的平原太守,也就是中国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的叛军。需要筹措大量军饷,于是他用政府资金垄断了当地的盐业市场,把所有的食盐全部收购,然后加价卖出,赚取了足够的军费。颜真卿的做法是战时不得已而为之。但安史之乱后,却被唐朝庸官们奉为至宝。认为这是政府发财的真经,唐朝的盐业制度立刻从民营转向了官营。而且官盐的出售价格还节节攀升。原本民营期间,食盐的价格每斗不过10钱,官方垄断之后,食盐的销售价格就提高到了110钱,暴涨了10倍有余!而且盐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到了唐德宗的时期,官方盐价甚至高达每斗300钱以上,如此横征暴敛的皇帝,居然被称为“德宗”,这道德标准也实在是太低了。

    但是唐朝后期官营盐业给统治者带来了巨额财富吗?没有!过去10文1斗的盐变成了300文1斗,这不是明摆着给冒险家们一个获取暴利的机会吗?当时只要是产盐的地区,就少不了私盐贩子的身影,私盐大批入市,强烈地冲击了官盐的市场,唐德宗把食盐价格推上了高峰,但总收入却不升反降,因为百姓都去买私盐了,300文1斗的官盐,根本无人问津!

    面对蜂拥而起的私盐贩子,唐朝皇帝们高高举起了屠刀,想用杀无赦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盐业垄断地位。当时对走私食盐的法律严酷到什么程度,问一个十余岁的孩子就清楚了。当时一位管理河东盐池的官员史牟视察盐田,偏巧自己一个十余岁的外甥也跟着看热闹,看到盐晶粒很是好玩,于是这个小孩子就拾了一颗盐粒回家。史牟得知此事后,竟然“立杖杀

    之”。

    一个小孩子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私拿了一粒盐就被杀死,而且刽子手还是自己人,只能说明当时的刑法太严酷了。但史牟不杀这个孩子“太义灭亲”,恐怕他的全家就会有灭门之灾。严刑峻法可以恐吓老实人,但对于亡命徒却根本没有用处。而且,在人们的基本必需品——食盐上横征暴敛,直接把底层民众推向了穷困的深渊,既然活不下去,干脆就亡命一搏好了。

    唐朝后期,严酷的法律从来就没有挡住私盐扩张的脚步,这一切其实都是错误的盐业政策造成的恶果,而不是私盐贩子的错。曾经辉煌的大唐王朝摇摇欲坠,如果此时官府能够和私盐贩子们和解,也许这个王朝还有救。但是唐王朝的统治者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最终让唐朝灭亡,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私盐贩子——黄巢,一个狗屁的人物却因为造反和政治需要登上了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中,成为造反英雄,这里我们说盐就不评价这人了。

    黄巢的老家是山东菏泽,那里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重要的产盐区。唐朝末年,黄巢家中三代都是私盐贩子,贩卖私盐是死罪,黄巢家能把这个营生做成了家族企业,可见当时的法律不过是吓唬老实人的,对于老练的私盐贩子来说,严厉的法律不过是减少了自己的一些潜在竞争者而已。贩卖私盐利润极高,所以黄巢在唐朝末年犯上作乱,颇有点几古怪。一般人都是吃不饱肚子,不得已暴动抢东西,给自己找条活路。而黄巢家中殷实,居然还去参加过科举考试,只可惜名落孙山,这样的人说实在话完全和起义根本就沾不上边的。

    唐末的大动荡是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发动的,当他带领造反的队伍攻城拔寨的时候,他的私盐合伙人黄巢看到了一条通往仕途的另类道路,于是摇身一边变成起义军的领袖拉起来一号人马与王仙芝响应。后来两伙私盐贩子武装会师一处,实力壮大了,但他们却不像其他的农民武装那样,攻占城池,扩大地盘,而是四处流窜,打下一城抢劫后,弃城而走,转战另一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