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第422章 比诗词

梦回故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望族风流最新章节!

    韩翰林在发表了一番“高论”之后,诗会也正式开始,这也让下面等的人有些着急。

    韩翰林跟什么李侍讲关系很亲密,那李侍讲不能来,就让韩翰林来帮忙出个题,做个开场白。

    在朝廷体系中,翰林只是一个称呼,代表的是在翰林院**职,他的身份也未必有多高。

    “明年乃是会是年,寒窗苦读数十载,明年为的是鲤鱼跃龙门,诸位便以此事为题,做出一篇诗词,为的是彰显朝廷开科取士的公平,还有陛下对殷殷学子的关切之心!”韩翰林就好像一个媚上的臣子一样,说的话,都是在为朝廷歌功颂德。

    等了半晌,第一篇的题目也终于出来,纪宁看了看天色,说是午时末开始,现在都已经未时中,冬天里本来白昼就短,再用不了多久就要天黑了。

    这么闹腾一下,随便再有谁出来写两首诗,或者是找人出来点评一下,这一轮比试下来,就可告结束了。

    诗会一开始,台子上的众人,不是每个人都给笔墨纸砚,而是在台子中央摆着文房四宝,谁若是愿意写,就直接写好了诗词,把自己的大名署上,就可以算是“交卷”了,因为人太多,连主持人朱迁也顾不上去照顾所有来参加诗会的士子,谁愿意写,或者不愿写就下去,在诗会的主办方看来都是自愿的事情。

    台子上的人写诗可以留在显眼的位置上,台子下的人写的诗词则也可以交上来,或者有人下去收,诗会会准备不少的桌子,至于台子下也就不再准备椅子,谁写诗词,可以在旁人的围观之下写,写好之后上交到台子上,那些请来的评判会做出审读,最后品评一番,将评语写下来。

    纪宁很不喜欢这种嘈杂的环境,感觉诗会被弄成大栅栏的感觉,还不如回去早些准备晚上的学术研讨会。

    他本想直接下去,但见连唐解等人都在写诗词,他这么下去让朋友失望也不好,干脆直接走到桌子前,在人群中拿出一张纸来,又随便拿了一根染了墨的纸张出来,准备写一首诗词,却不知如何下笔。

    “就这么即兴创作一首诗词,也太难了一些,倒还真不知该怎么写了!”纪宁有些犯难。

    在他的脑海中,关于科举的诗词不胜枚举,就有诸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经典诗词,但他自己还没中进士,如果这就把登科后的兴奋写在纸上,那也有些贻笑大方了。

    思来想去,原本作首诗是最好的,反正是即兴发挥,别人也不求他做的多好,只要能应付过去便可。

    但他想到了他所喜欢的一代大词人柳永的名作,登时心中也就有了主意。

    当初在柳永落第之后,曾写了名动一时的一首词,抒发心中的不满,写的内容也是道尽了天下读书人的苦况,纪宁觉得,这对那些读书人来说也是有指导意义的,所以他也愿意写出这样的诗词来,当作是两个世界之间的互通有无。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上半阙写完,纪宁觉得很满意,马上提笔写出下半阙:“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首词写出来,纪宁也是感觉畅快淋漓。

    他很喜欢柳永的诗词,柳永一生的狂放不羁,甚至对他的人生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也希望能跟柳永一样,一生未必跟仕途计较,只要能偎红倚翠,那也是人生之快事。

    柳永在他所在的时代中,诗词影响力极大。“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此话也不是虚言,可以说柳永对后世的诗词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写完之后,纪宁本要将自己的名字署上,但随即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诗词的下半阙,未免有些太过于自嘲,甚至给人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说的好像对科举已经没有什么信心,而且将自己的人生都唱衰,这跟他现在意气风发追求科举的心境有所不同。

    诗词说的是抒发心意,但纪宁偶尔也只是兴之所至写下来而已,并非是要表达什么观点,他只是觉得柳永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另一种人生,当一个“白衣卿相”也未必是坏事,但如果有人拿这种诗词来攻讦他,说他对大永朝的科举不满,说他流连花丛,或许会对他的声名有所影响。

    最后,纪宁没有署名,反正参加这次诗会的人很多,他就算是不写诗词,或者是写了诗词不写名字,别人也很难找到他。

    写完之后,他也没当回事,放下笔,连纸张都没动,直接走下了台子。

    唐解等人也在创作自己的诗词,但所写的都很平素,无非是围绕进京城参加科举、一朝为得名扬诸侯这些题材在写,纪宁在旁边看了一会,赵元轩走过来打量他,道:“写完了?”

    纪宁微微摇头,赵元轩撅着嘴道:“没写完下来干嘛?”

    纪宁微笑道:“诗词总要将求意境,写不出来,下来找找灵感不行?”

    “找借口!”赵元轩还是有些不满意,“我还正想写一篇诗词呢,你要不要看看?”

    纪宁点头,随赵元轩一起到了书桌前,但见赵元轩拿起笔来,支着头想了半天,身后有人催促道:“喂,写不写,不写的话让我们先来!”

    “催什么催?那边也有笔有纸,为什么在这边挤?没看到本公子正在沉思吗?”赵元轩没好气道。

    那人也有些不满,但最后为了能早点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诗词记录下来,也就没再去争吵。赵元轩这才拿起笔来,在纸上写道:“京城已是二月天,万家学子共杏园。”

    写到这,赵元轩抬头看着纪宁,问道:“你看我写的怎么样?”

    纪宁打量了一下,关于赵元轩的这半首诗,他大概意思能懂,但还是有不懂的地方,看的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