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清末文抄公最新章节!
湖南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万山红叶,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以上好熟悉,是哪里的了?"作者疑惑想道。)
没错,这个依然是长沙,不过比起那个著名伟人诗词里面的长沙,提早了足足七十三年。不过仍然是深秋,仍然按时红叶遍地,仍然是在橘子洲头附近,同样是百舸争流。不过这个百舸争流,可不是像是诗人里面的那个那么美好。相反,这里充满了肃杀之气,那些船只上面的水手明显不是一般的水手,都是经历了严格训练的水军。
“天国水军训练完毕天国水军统领罗大纲,请东王殿下观兵!”罗大纲喊道。
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带着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还有身边几位重要人物,比如说天王御妹洪宣娇,还有太平天国的著名女将苏三娘参加了这次对于水军的检阅。至于天王洪秀全,目前已经被杨秀清给架空了,实权已经越来越小。不过大家也都默认了这个结果,因为杨秀清是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非常优秀,现在完全依赖于他。
至于西王萧朝贵,他已经战死,甚至连一个后代都没有能留下。而不知道什么原因,本来也应该战死的南王冯云山,居然活了下来。这次他们攻克了长沙,在长沙熬了一年多,终于训练出来了一直还算是比较强大的水军。
这次水军训练完成,意味着之前的计划可以实行了,从水路顺着长江而下,直接去进攻江宁,夺取重要城市江宁,建立一个可以有资格和北方政权对峙的南方政权。
东王检阅完了水军之后,认为非常满意,这个十多万水军,让太平天国几乎是中国最强大的一支水军力量。虽然和洋人的海船相比还是不如,可是在中国,十多万的水军,几乎是可以在中国的江河湖海横着走了。
“五天之后,水军全体出动,顺着长江而下,必须要在下雪之前,攻克江宁!攻克江宁,建立我们的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喊道。
“谨遵东王九千岁法旨!”十几万水军山呼海啸一般的喊道。
(没错,杨秀清就是九千岁,天王洪秀全是万岁,东王九千岁,以下逐步递减!)
杨秀清回到了长沙的东王行辕,然后立马开始准备办公了。太平天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运转,随时可以准备进攻,不过杨秀清考虑的并非是这些。
“东王,从福建传来了消息,林怀本来所控制的部队,已经脱离自立。他们趁着林怀过来述职的时候,已经脱离自立,并且拥护一个叫做邱二娘的女人为主。不过这个邱二娘可不简单,居然在大半年之内横扫福建,这次收复了福建。目前浙江落入了天地会手里,而福建落入了邱二娘手里。不过令人意外的也就是这个两个省的掌控这,都是女人!这次可真的有意思了,女人居然成了一方诸侯!”有人汇报说。
苏三娘立马不客气的问:”瞧不起女人啊?你有种跟我比比手上的本事?“
那个家伙尴尬,谁不知道太平天国女将不少。在太平天国最出名的女将,也就是洪宣娇和苏三娘。洪宣娇是女营首领,是女教徒的领袖,而且还是天王的御妹,西王娘。不过西王萧朝贵已经战死,不过名分已经定了。虽然太平天国没有明确命令寡妇有守节的义务,可是数百年的习惯,已经下意识的没有人会去劝说洪宣娇改嫁,毕竟只要名分定下了那也就是萧朝贵的女人,哪怕没有圆房也是如此。
而另一个女将,也就是苏三娘。苏三娘这个人可不简单,十几年之前刚刚成婚,丈夫被杀死,她跟两广的天地会借了数千人去报仇,最后被满清官府通缉。后来苏三娘流传在广东广西之间,甚至后来参加了金田村起义,是太平天国的功勋元老之一。洪宣娇和苏三娘的实权,在太平天国的初期排名至少前二十。
苏三娘的武艺非常厉害,甚至是战场上的一名勇将,绝大部分太平军里面的男人也都打不过这个苏三娘。
不过杨秀清却说:“好了,不要多说了。关于福建的事情,我也都已经知道了。福建的事情我们先不去管他,不过我现在其实我最关心的不是攻克江宁。我认为攻克江宁不是什么问题,我早就接到了消息。满清的两江总督怡良已经开始拥兵自重,甚至他好像已经闻到味道了,已经开始搜刮江苏的各种财富粮食,然后大有随时退守江西的准备。我们攻克江苏,并不用太难。所以攻克江宁,我不会担心什么,可是我担心的也就是我们建立了天国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杨秀清倒爷不隐瞒说:“刚开始我是想要涉弄了一个天国田亩制度,不过后来我发现居然和我们有类似想法的人,居然还有不少啊!你们看这本书,这本书叫做《论持久战》,我得到了这本书其实也是一个巧合。当时我派人去调查福建林怀部下邱二娘叛变并且做大的事情之后,我派人去调查。好不容易联系到了一个依然对我天国有好感的人,他把这个东西给了我派去的人。”
“我看了这本书,真的是感觉惊为天人啊!居然还有人和我们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他居然认为土地应该是全国百姓共有。这点和我当时所弄的天擦后田亩制度有不少的神似。不过他认为未来的道路,是依然走向一种叫做彻底公有制的方法,大家一起生产,财富一起共有,一起享用,将会逐步想着彻底公有制过渡。”
“我看了,这个简直是跟我们的圣库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认为这个陈顶天,居然和我们是一路人,想到了一起了。”
在场的人有议论纷纷,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居然有人和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居然赞同彻底公有制,还有类似的天朝田亩制度。居然这个还别人有如此赞同,让他们也都奇怪了。
不过杨秀清其实对于成顶天还有不少的好感的,因为当时在永安突围的时候,杨秀清曾经用了一句陈顶天在老残游记里面的名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作为鼓舞士气的借口,结果骤然发生了奇效。
现在居然看到了陈顶天和他的想法居然非常相似,让杨秀清颇有几分见到了知己一样啊!本来有几分好感,那再加上这么形似的治国理念和社会理念,这样让杨秀清对于这个陈顶天都颇为感觉想要见面。
“他在这个《论持久战》里面虽然关于土地所谈不多,不过却对我有着深刻启发。他说短时间之内彻底实行公有制,那是不行的,因为还有非常严重的私有制残余。再加上如果-贸然把土地共有,那这样百姓种植的热情并不会提高,反而会打压百姓的种植热情。”
“他举了几个例子,我也都是深受启发。他虽然赞同日后逐步向着公有制方面进发,可却不能操之过急,而我们原先的那个圣库制度,明显是操之过急了,明显是太急于建立我们的理想的天国,所以忽略了很多东西。”
“这个陈顶天的《论持久战》虽然文字不多,可是却让我深受启发。我非常希望能尽快获得他所写的更多资料。不过我却已经打算改变了,先不实行过去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收回之后,将会采用类似于福建和浙江的那种给予使用权的策略,而不是世代继承。”
“并且,关于圣库制度,全部缴纳给圣库,这个也不合适。我们原先规定的缴纳圣库的方法太过于粗糙,所以今后我打算明确一下。今后缴纳给圣库两成,别的可以自己进行处分财富。在保留一定程度的私有财产的同时,实行重大的产业,比如说土地等等重要的命脉进行共有,也就是归属于圣库所有。其他的日常,可以保留部分私有。”
杨秀清自从得到了这个陈顶天的《论持久战》以后,立刻开始深入研读。这个简直是如获至宝,虽然里面关于土地制度的方面并不多,可是却明显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让杨秀清知道了自己所指定的天擦后田亩制度和圣库制度明显是有着很多不足的。尤其是杨秀清没有考虑到私有制贸然进不到全盘公有制,会造成很多问题。
甚至,杨秀清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原先历史上,也读腐朽变质了。杨秀清自己在原先历史上也都腐朽变质,成了一个权臣和贪婪的人,早就把那个过去的理想都给扔到了太平洋。
不过目前他及时的得到了这个《论持久战》,甚至进一步的知道了自己的制度里面的各种不足,这也让他及时的进行了不少的工改。尤其是那种过去的土地制度,将会模仿陈顶天在浙江和福建那种采用授予承包使用年限的方法,而并非是一直授予给百姓。并且在主要生产资料保持公有制的前提之下,允许部分私有制。
而关于圣库制度,也都只是缴纳两成财富,而不像是过去全部缴纳。这样保留一些私有制的存在,有利于将来过度。而天国圣库以后不负责百姓日常吃穿生活,只是负责重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军队等等保卫支出。
这样杨秀清感觉到了,居然还有人跟自己有着同样的想法,居然还跟自己有着同样的社会体系改良的想法,让杨秀清颇有几分“吾道不孤”的感觉。
“谨遵东王九千岁法旨!”
大家一起听从命令,因为大家对于杨秀清这个权臣也都畏惧。杨秀清这些日子以来权力越来越大,这样大家都不敢反对。反正大家对于这个所谓的拜上帝会,也都没有多少信仰可言。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能不知道这个拜上帝会是一个什么破玩意吗?不就是糊弄底层百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哪里会造反。
其实这个目前太平天国真正的教徒所占比例已经不高了。绝大部分都是湖南人为主。这个湖南人为主的士兵,并没有多少人信教。那些真正的教徒,要么已经升官,要么已经战死,几乎基层里面找不到几个真正教徒。哪怕有几个所谓洗礼入教,不过是一个伪信徒,并不是真信徒。
对于这个所谓圣库,他们才不信呢!其实他们也都对于这个圣库非常不满,因为要把所有财富交出去,则以作为一个长期享受了私有制的人,显然是很难直接过渡的。杨秀清决定废除这个全部缴纳圣库的制度,改称缴纳练成,保留了大部分的财富,也不是不能接受。至于所谓圣库制度职能也都跟着改变,不会继续负责日常吃穿,只是负责大事情了。
杨秀清这个想法,其实也是一个废除符合大家想法的,大家自然要拥护。至于那个陈顶天,大家也都开始在心里准备打听,这个陈顶天到底是哪路神仙,居然如此能“猜透”东王九千岁的想法,这个可是不简单了。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们一定非常清楚,以后这个陈顶天一定会成为东王杨秀清最重要的客卿,哪怕不是客卿那至少也是在治国学术方面的重要朋友。
杨秀清拿着这个《论持久战》然后小声说:“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跟我有了同样非常相似的想法,虽然在具体细节有些不同,我主张快速改变,而他主张逐步变革。不过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建立一个大同的天下。那如此说来,我们都是有着相同志向的‘同志’啊!我现在,真的想要尽快见一下你这位‘同志’了,让你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和你有着同样想法的‘同志’。”
“命令,凡是陈顶天所写的所有书籍,全都给我尽快搜集一份!”杨秀清说。
(别想歪,猪脚不搅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