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红毯意外来客

摇曳菡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影帝的诞生最新章节!

    当然,作为首映仪式举办地,任何城市的排队人数都不可能多过洛杉矶。

    洛杉矶梅尔罗斯街剧院门口,红地毯两旁早已围满了媒体和年轻影迷们,远离红毯的另一侧,有幸预订/抽到首映门票的影迷正在等待检票入场。

    通常来说,好莱坞电影首映选择的剧院座位在几百到上千不等,如此多的票位,自然不可能被制片厂全部当人情送出去,加上再大的影院,观影位置好的座位也就那么几十上百个,所以最好的位置通常都是留给制片厂,比如制片人导演演员等人,还有投资商,或拿去赠送的,剩下的其他座位,才是留给影迷的。

    所以一般电影首映门票都会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观众票,一种是红毯票,两者分别有不同的通道入口,持有红毯票的人当然是走红毯进场了。

    梅尔罗斯剧院门口的红毯两侧,分布着大约数十家来自不同城市的媒体,《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综艺》《纽约太阳报》等综合性日报或专业、娱乐性电影杂志都有到场,不过因为现在还没什么重量级人物出场的缘故,记者们还算清闲的站着,偶尔和同行们彼此聊个天。

    每次有关注度较高的电影举行首映,走红毯的程序基本都是这样,幕后人员是最早到的,然后是制作公司、发行公司高层、投资商之类,这些人里或许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但大多并不用特别关注,毕竟公众在首映后第二天看报纸时更感兴趣的还是明星及影片质量,第二波出场的会是时尚界人士、社交界名人、特邀影评人、脱口秀主持等凭借各种关系被邀请来参加首映礼的人士,分量不重的配角们也会在这时出现好刷几个镜头,至于导演和主演,一般是压轴出场的。

    其实今天出现在梅尔罗斯剧院的媒体大多都不是被邀请前来,而是自发过来的,《惊声尖叫》在媒体心中的人气真的不低,柯特妮·考克斯虽比不上詹妮弗·安妮斯顿,但也算是《老友记》里人气第二高的女主角,《老友记》现在已经是美国全民最爱的情景喜剧了(或者说是最爱电视剧也不夸张),德鲁·巴里摩尔不用说,这个“好莱坞坏女孩”一直都是卷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威廉·布兰德利,《理智与情感》、《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版》,还有二十世纪福克斯最近流出的几张《泰坦尼克号》剧照,让不少人对他身上那种老式贵族气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很好奇像威廉·布兰德利这样截至目前短暂的表演生涯里,角色几乎全围绕着贵族少爷/富家子弟/上流社会打转的演员,真的能演好一部校园惊悚片么?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影评流出,但《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埃伯特,《纽约时报》的a.o.斯科特等全美知名影评人在看了《惊声尖叫》前期试映会后对威廉·布兰德利评价甚佳的消息却早已流传了出来,这更加挠得人心痒痒了,简直就跟当初阿尔·帕西诺接下《闻香识女人》后,媒体和影评人们对“教父柯里昂”能不能扮演好一个脾气暴躁的盲人军官感到既怀疑又好奇一样——当然,现在的威廉·布兰德利还不能跟早已功成名就的阿尔·帕西诺比,但公众对此的反应和情绪是一样的。

    当哈维·韦恩斯坦挽着女伴的手出现在红毯那头的时候,《综艺》记者连忙举起了自己的镜头,对着这位好莱坞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制片人拍摄了几张近照——1993年哈维·韦恩斯坦和他的兄弟鲍伯·韦恩斯坦创立的米粒麦克斯被迪士尼控股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韦恩斯坦兄弟已经备受瞩目,1994年《低俗走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以 平板电子书万的成本狂卷全球2亿美元票房、导演昆亭塔伦蒂诺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制片厂追捧对象的成绩,更是让好莱坞业内人士对韦恩斯坦兄弟的运作能力感到震惊,而上个月米粒麦克斯新出品的电影《英国病人》口碑也是绝佳,被各大媒体一致认为会是明年奥斯卡的夺奖热门,随着事业的越发成功,韦恩斯坦兄弟已经被看做了是能改变好莱坞权力结构的人物,对于这样的未来大佬,《综艺》《纽约客》《好莱坞报道》之类的媒体自然是敏感极了。

    拍了几张照片,觉得够用了,看看红毯上除了哈维·韦恩斯坦外,再没更重量级的人物出现了,《纽约客》记者一边举着相机准备着,一边跟旁边的《旧金山纪事报》同行八卦:“听说韦恩斯坦兄弟给《英国病人》申报了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十六项奥斯卡奖项,他是不是疯了?《英国病人》是部好电影,这所有人都承认,但是申报了那么多奖项,还每个大奖都没放过,韦恩斯坦兄弟毫无重点,难道不怕最后一个大奖都捞不着吗?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曾经遭遇的那样。”

    虽然上映后票房不佳,但影片质量的确过硬,也获得影评人一致追捧的《肖申克的救赎》在申报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的时候,就足足申报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十几个奖项,最后获得了十项提名,但可笑又可悲的是,或许是因为申报的项目太多,而制片方的公关既没有重点又不到位,十项提名里《肖申克的救赎》竟然连一座小金人都没有捧回去。

    当然,1994年是好莱坞的一个电影佳片巅峰年,正宗美国主旋律电影、最对奥斯卡评委口味的《阿甘正传》横空出世迫使题材现实黑暗的《肖申克的救赎》不得不惜败也是原因之一,但《肖申克的救赎》在发行的时候宣传就不够,“冲奥期”内公关更是没做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因素。

    “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特别胸有成竹。”《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说:“韦恩斯坦兄弟可不是蠢蛋,我敢打赌,他们既然敢这么申报,就一定是有了妥善的准备和计划,说不定他们的公关重点只有两个三奖项呢,申报这么多,一个是为了混淆竞争对手的视线,一个是为了安抚演员,反正这种情况每年也都是很多见的。”

    奥斯卡影响力如此之大,和它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称之为小事,每年的奖项申报不仅是门学问,更是让很多制片方头疼不已,哪个奖项竞争对手弱更有可能获奖,哪个奖项竞争对手强需要避开,如果是多主角戏给谁报主角给谁报配角或者不给谁报,都是需要慎重考虑均衡的事,所以久而久之,在明知某些演员(特别是大牌)几本没可能得奖的情况下,还给他们申报上奖项照顾其情绪,然后将所有公关能量朝最有可能得奖的项目上使,还能利用演员打打烟/雾/弹迷惑对手这样一举多得的把戏,在奥斯卡的历年奖项申报时也都是屡见不鲜的戏码。

    “没准儿还真是你说的这样,韦恩斯坦兄弟可不是其他什么人,他们是犹太人,还是很精明又很有权势的犹太人,我们都知道,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好莱坞要被这群犹太人彻底——”

    一个看着有几分熟悉但同时又很陌生的身影突然闯入镜头,《纽约客》记者愣了一下,止住了话头。

    《旧金山纪事报》记者听的正起兴,见忽然没下文了,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不说了?”

    “那个人我看着很眼熟。”《纽约客》记者说:“但是好像又想不起来是谁,他是个什么演员或模特吗?你看看有印象吗?”

    《旧金山记事报》记者顺着方向看过去,发现了一位特别显眼的漂亮男人,身高大约六英尺一二英寸左右,光泽感很棒的金发,紫色衬衫黑色一粒扣西服,配色低调但剪裁一看就出自大师手笔,而且最特殊的是,这位看起来大约20岁上下的年轻人,和四周的红毯客们太不同了——凡是参加红毯首映的人,无论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制片,一般都很有被拍的觉悟,镜头感也很强,不管遇没遇到媒体喊自己名字,都会时不时的朝对着自己的镜头挥挥手,比如现在的红毯上,就有好几位搂着美丽妻子正在摆拍的制片厂高层,还有几个对着镜头搔首弄姿的小演员电台主持人。

    但是这名年轻人太与众不同了,他从出现在红毯那头的时候,就一直在径直朝剧院入口走——没错,是真的“径直走”,途中不曾为任何一台照相机停留下来过,甚至举止带给人一种他在刻意躲避镜头拍摄的感觉。

    “我也看着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的样子。”《旧金山记事报》记者说:“但是好莱坞最近新出的演员模特,新人里都没见过如此亮眼的面孔呀,瞧这年轻人浑身的气派,简直非同一般,如果我看过他的作品的话,一定有印象的——难道他之前是百老汇的剧院演员?不,也不太像。”

    出于媒体人的敏锐直觉,《纽约客》记者抓紧时机调整着镜头,在漂亮男人躲避红毯上的演员而转道向前的时候,抓拍了几张对方的照片,虽然不是直面镜头的正脸照,但也足够清楚了。

    “似乎并不是在娱乐版块的脸熟面孔呢。”《纽约客》记者还在喃喃自语:“总觉得是在金融板还是社会版见过这个人……”

    红毯上台突如其来的喧哗声打断了《纽约客》记者的思路,他刚刚抬起头,就听见身边的同行大喊:“巴里·德鲁摩尔来了!柯特妮·考克斯来了!天哪威廉·布兰德利也来了!快拍快拍!”

    十几台“长/枪短/炮”一起对准了红毯尽头,严阵以待。

    ……

    “德鲁!德鲁·巴里摩尔!”

    “可以谈一下伍迪·艾伦导演的新片《人人都说我爱你》吗?听说你有机会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

    “莫妮卡!莫妮卡!莫妮卡我们爱你!”

    穿着一身白色长裙的巴鲁·德里摩尔引发了红毯上的第一个小高/潮,然后是柯特妮·考克斯,因为《老友记》的大获成功,很多影迷和记者甚至以“莫妮卡”来呼唤柯特妮·考克斯,柯特妮也毫不介意的露出招牌笑容频频回应。

    当威廉从加长林肯上走下,出现在红毯上的时候,四周的闪光灯先是此起彼伏了一阵,然后才有叫喊声响起:

    “天哪你看起来太棒了威尔!”

    “《惊声尖叫》是一部恐怖惊悚片,你在影片里扮演的是一位被杀害的富家少爷吗?”

    “威尔!威尔!看这里!”

    “听说《千钧一发》已经封镜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拍摄计划吗?”

    “看这里威尔!微笑一下,非常棒!”

    “从去年开始你一直没有在公众面前公开恋情,今天选择和内芙一起走红毯,难道你们因戏生爱了吗?”

    红毯上,威廉几乎举步维艰,只应付聚到面前的话筒都有点步履维艰。

    在威廉身边,《惊声尖叫》女主角内芙·坎贝尔的面色有点不太好看。

    自知人气不及德鲁·巴里摩尔和柯特妮·考克斯,担心被媒体忽视,内芙·坎贝尔及其经纪人特意请威廉和她一起走红毯,恰好当时威廉正想拒绝德鲁·巴里摩尔,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没想到走在男主角身边,自己这个女主角人气却更加低迷,十个闪光的照相机有九个不是拍自己的,十个问题也有九个不是给自己提问的,内芙·坎贝尔有点心塞。

    还好后来终于有记者注意到她,问出了:“内芙·坎贝尔你难道和威廉因戏生爱?”这样的问题,虽然必须要立刻给出否定回答,没法炒作更大绯闻,但好歹是有了一定的曝光率了。

    “嘿威尔!威尔!嘿!嘿!”细框眼镜的记者在人群后面挥了半天的手臂,但因为身矮体弱嗓音低,一直很没有存在感。

    红毯上,在这个位置已经逗留了好一会儿的威廉和内芙·坎贝尔已经挥手准备转身继续向前走了。

    《gq》记者懊恼的放下手臂,他刚刚才想好一个绝佳的封面专题的,但是如果拍不到角度好的照片的话,一切就都没戏了——向其他媒体人要照片?拜托,同行间都是竞争关系的好吗,而且那样做是要付钱的。

    “你看起来有点不太好。”

    《gq》记者猛地抬起头,然后剧烈的吸了口气,吸气声又响又亮——威廉·布兰德利不知什么时候又走了回来,站在他身前,眼神里带着点关心的看着他。

    《gq》记者紧张的推了推眼镜,在心里加粗标注:威尔穿着这身西服的样子真是辣透了。

    浅灰色碎方格两粒扣休闲西服外套,炭灰色埃及棉提花无领衬衫,衬衫前两粒扣子是解开的,没有领带,但是脖子上却系了条桔红、浅灰和白色交织的斜纹真丝印花方巾。服装搭配的色调本就柔和简洁,领巾的存在更是点亮了整个搭配,使整个搭配都富有层次感,既表面的朴素无华,实际上的斯文高贵。

    外套和领巾绝对出自爱马仕——《gq》记者以他在杂志社五年的工作经验打赌,而且是今年春夏的“度假中的欧洲王子”系列,至于其他的单品,他要回去对着照片好好研究才能弄清楚。

    ‘这可真是太甜了!’《gq》记者内心高喊着“哈利路亚”,说出口的话却结结巴巴的:“哈喽,威威威尔!。”

    “我可不叫威威威尔。”《gq》记者心目中的专题人物闪闪发亮的回答道:“你没事,对吗?如果不舒服的话,或许我可以让工作人员领你去休息一下。”

    “我没事!”《gq》记者抓住机会大喊:“只要你可以多停留一分钟让我拍几张照片!”

    “没问题。”

    此时威廉·布兰德利脸上的微笑,在《gq》记者眼中不亚于圣光。

    换了三四个姿势接连按了几十下快门后,《gq》记者终于心满意足的放下相机,他满脸微笑,正准备称赞一下威廉对待媒体的好态度,以及恭维下对方的时尚品味的时候,却被威廉匆忙的握了下手,说了句“再见。”就离开了。

    难道发生什么事了?《gq》看看红毯,发现一切平静。

    但是《gq》记者实在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威廉如此匆忙的离去,于是他在熙熙攘攘的红毯上四处打量,终于在剧院门口发现了威廉,以及一个穿着黑西装的金发男人一边朝剧院内走一边交谈的身影。

    虽然距离足够远,但《gq》记者还是能捕捉到威廉脸上极其灿烂的笑容——嘿,他笑的可真开心——还有那名黑西装金发男人跟一般演员模特绝不相同的气质。

    《gq》记者抓起相机连拍到两个身影并肩消失在剧院门口,他决定今天晚上回去就把照片洗出来。哪怕杂志上不能用,留着收藏也好。

    “我想起来了!他是兰斯·罗德里克!”

    当《惊声尖叫》的导演演员们都走完红毯进了剧院,影迷也都散去,记者们正在关掉相机收工的时候,一个大嗓门的声音突然爆炸般在媒体区内响起。

    《gq》记者被吓了一跳,他回头去找声音来源,发现那是《纽约客》的同行发出来的——兰斯·罗德里克?这名字真是熟悉,回去得好好查一查。赶着回杂志社洗照片,《gq》记者收拾好相机就离开了,在他走后,红毯两侧陷入了更热闹的喧闹中,其中以综合类报纸期刊记者最为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