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天启风云最新章节!
刘宗周看起来是个认死理的人,但那是指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也是知道变通的。 只见他想了一会儿,突然笑道:“臣明白了,中庸之道之道如果真如皇上这样具体解释,确实可算得上是治国之道。不走极端就能让政策始终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时俱进就能使大明的各方面都处于前列从而减少威胁。臣想就算子思所作的中庸原本不是这意思,皇上这样解释也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做本身就符合中庸之道。”
天启也笑道:“假如子思复活了说朕的话不符合他的本意,朕就把他抓起来说他是假的子思。有用的才是好的,别说他只是圣人之后,就算孔、孟等圣人复活,其言论也得符合大明的国家需要。”
见天启对圣人不敬,刘宗周咳嗽了一声岔开话题问:“皇上的解释让臣受教了,不过最开始我们好像商讨的是在全国办学的事。皇上执意要先让泰西知识与大明知识相结合,话中的意思是分开学习容易让学生成为泰西门徒,这又是从哪里考虑的呢?”
天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朕前一阵看过邓玉函翻译的一本介绍泰西历史的书,在他的书中朕知道在孔子办学的同时,泰西也有个办学的人叫柏拉图,不过这个泰西人跟孔子的办学思想不一样。孔子的办学理念是思想的传承,这个思想专指某一个人的思想,后人只有把这种思想不断完善的权利,否则就是欺师灭祖离经叛道。泰西人好像不反对学生怀疑老师,他们也认为一种思想在一开始是不完备的,不断怀疑才能不断完善。”
徐光启也点头说:“大家都承认一种思想在一开始是不完善的,大明的人是在肯定中完善,泰西人是在怀疑中完善,这两种不同方式确实会引起不同的治学思想和习惯。”
天启说:“这一阵朕经过仔细分析,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说出来也许你们这些圣人门徒不喜欢听,真相就是孔子的教学是排他的,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杀了跟他竞争讲学的少正卯。在诛杀了少正卯以后,全国就只剩下一个声音了,他为了树立他的一贯正确形象,巧妙地把儒家思想转到修身上,以人为标准但没有唯一标准。”
高攀龙等人听了略显尴尬,他们比天启更清楚这件事,正史记载说的是少正卯妖言惑众毒害青年,孔子杀他是替天行道。但是现在天启的意思是孔子因为讲学竞争不过少正卯才下黑手的,跟孔子高大光辉的形象不符合。刘宗周想了想问道:“臣不评论皇上这么说对不对,只想问一下泰西的那个柏拉图就不排斥异己吗?”
天启说:“柏拉图有很多师兄弟,也许他觉得人太多一时杀不完所以没有排斥异己,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泰西人讲学不以某人为标准,而是追求一种叫真理的东西。朕在想这个真理应该是大家都承认或者是经验证很有用的道理,这个道理不存在于某个人身上,而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大家都用一个理来区分对错,而不是以某个人或某个人的话为标准区分对错,比较起来泰西人的这种做法好像要好一些,他们的结论往往有唯一性让人信服。”
刘宗周想了想问:“皇上既然这么推崇泰西人的教育方法,为什么不按臣的设想用两种不同方式办不同的学校呢?两者都有所长就应该比较一下结果看一看。”
天启摇头说:“如果是种田当然可以试一试看一看,但是教育百姓就不能这样,因为朕说过两种教育方法各有所长。泰西人的教育其优点就是能够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于寻求他们说的那个真理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真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不仅仅在人身上,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类。但是也要看到,泰西人的教育方法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喜欢怀疑除了他们信奉的那个上帝外的一切权威,这样容易使国家分裂。”
徐光启问:“皇上说怀疑一切就容易使国家分裂,这其中有必然联系吗?”
天启点头说:“有,儒家的思想讲的是师承,就是学生要无条件服从老师的思想,就算有异议也只能对老师的思想进行完善和补充,任何全盘否定老师的人都不得人心,这就保证了大明的人对老师、对君主都有着绝对的忠诚而少背叛。泰西人敢于怀疑老师也肯定敢于怀疑君主,这样的教育思想教育出来的学生忠诚度肯定不高。去年山东出了个徐鸿儒,他在山东蛊惑人心造反称帝就是对朝廷没有忠诚度,难道我们还要自己去教育一些反贼出来跟我们作对吗?”
徐光启低头想了想问天启:“既然这些泰西人的学说这么危险,皇上是不是要赶走他们或者把他们都杀了?”
天启说:“这没有必要,朕需要利用他们教育方法的优点,只是要避免他们的缺点在大明生根芽开花结果。儒家的教育方法对把人团结在朝廷周围是很有效果的,但对寻求存在于天地万物中的真理帮助甚少。现在内部缺衣少吃外部强敌环视,如果讲道理能够讲出粮食衣物来,或者说讲道理能够把蒙古人和女真人讲得俯称臣,朕就没必要想那么多。问题是杀敌人需要先进的武器,满足百姓的要求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所以还得跟泰西人搞好关系。”
徐光启点头说:“臣明白了,皇上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主,目的是确保大明的稳定。同时要用好泰西的先进知识,还要学习泰西的先进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能让大明也拥有各种新技术。”
天启点头说:“正是这样,这也是朕坚持要把儒家学说和泰西知识结合起来教育百姓的用意,只学一样是不行的,就像人吃饭时要吃些菜,两样都吃一点比专门吃一样要均衡些。”说完看着刘宗周问道:“刘大人想明白了没有?”
刘宗周点头说:“臣明白了,不但明白了皇上要把儒家学说和泰西知识结合起来教育百姓的原因,臣还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皇上想把全局谋划这一摊子丢出来,只是不知道皇上丢出来以后准备做什么,皇上能不能说说?”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不愧是刘大人,能够知道朕的打算。朕确实早就想脱开身去做别的事,但不把人手安排好这体系就不能正常运转。原来的内阁、吏部等是朕一手取消了的,朕又没有太祖那样的能力和精力,必须要找一些可用的人来帮忙。说实在话,你刘大人的性格并不适合谋划全局,谋划全局者必须要不拘小节懂得取舍,你在细枝末节上投入的精力太多。但是你的优点是忠诚与谨慎,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刘宗周点头说:“臣让皇上失望了,既然皇上这么说臣就先做着,有了合适的人选臣再让贤就是。”
天启摇头说:“有合适的人也不必让贤,好好用他让他挥作用就是了。想三国时蜀国最合适的用人是让诸葛亮主管内政,让庞统主管军务,但庞统意外身死后诸葛亮主持全局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刘大人要记住不要有诸葛亮事必躬亲的习惯,用人用得好比自己亲自干成果大。”
高攀龙见天启有托付责任的意思,大惑不解地问:“皇上准备把什么事务丢出来?臣怎么听不明白?”
天启说:“这国家就像是一条船,朕就是这条船的船主,一个船主不可能亲自去划船,得管理好手下的水手让他们划。在国家事务上朕让孙承宗孙先生主管军务,保证没有外来势力侵害大明这条船,确保大明的外部稳固。在政务方面朕让信王主持,加上众多有经验的能臣帮持,就能将大明管理得井井有条。治国先要治吏,朕让高大人及众多的东林党人管理都察院,保证官吏们不会以权谋私,这些就是在旧秩序打破后新秩序的形成。”
高攀龙说:“皇上此举开始臣不理解,现在看来比以往的制度要好。”
天启说:“朕的意思也是让制度越来越好,为了政务院、军务院、都察院不走错路,朕成立了博学院和圣学院,博学院管具体事务上的辅助,圣学院管全局方向上的把握,如此一来就能正常运转了。但是这还不够,现在的制度运行起来只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朕还要想办法保证尽量多的人之利益,虽然这事很难但这是朕的责任朕别无选择。”
见刘宗周等三人都看着自己不说话,天启对刘宗周说:“过两天朕会把圣学院和博学院中的一些职能组合起来,方便朝廷及时获得帮助,刘大人在想问题是要记住运用中庸之道,以儒家的团结凝聚精神为主体,不走极端与时俱进,如此大明才能长久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