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杀无赦

白色十三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好莱坞之路最新章节!

    随后的数天时间里,许多偏向于天主教的媒体都在攻击墨菲和《迭戈-罗斯》,娱乐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到这场报道当中,不过很多娱乐媒体与墨菲和CAA都有联系,立场也不可能完全偏向于天主教会,于是出现了一部分媒体攻击墨菲,另一部分媒体替墨菲说话的争议局面。

    想必这种局面,那位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很喜欢看到。

    墨菲的圣诞节就在这样一片纷扰中渡过,相比于波浪庄园外面乱七八糟的声音,庄园内部显得非常平静,与往日没有任何区别,墨菲和盖尔-加朵的生活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进入好莱坞这么多年,被媒体抨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别说是墨菲,就连盖尔-加朵都习以为常了。

    媒体关于影迷与天主教徒之战的争论还在继续,有说‘墨菲策划了这次事件的’,也有说‘墨菲毫无关系的’,还有说‘宗教不该干扰世俗事务的’。

    总之,就是争议不断出现。

    互联网上面,墨菲的影迷都与铁杆的天主教徒也吵成一片,双方唇枪舌剑,互相攻击,尤其是墨菲的影迷,受到黛西等人的影响,一副要跟攻击了墨菲的天主教不死不休的架势。

    但这些都被波浪庄园的高墙大院隔绝在了外面,圣诞节招待过前来北美度假的盖尔-加朵的家人之后,墨菲一边继续关注这次事件,尤其是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的动态,另一方面并没有耽搁自己的正常工作。

    圣诞节的第二天,墨菲与湾流公司正式签订了一份订货合约,以六千五百万美元的总价格,从该公司订购一架G650公务飞机,交货期限为一年。

    也就是说要到2013年的新年,这架飞机才可以交付使用。

    不过,湾流公司为墨菲提供了租赁服务,墨菲暂时从湾流租赁了一架G550公务机,以便于未来一年使用。

    接下来的两天,在盖尔-加朵结束了与奈飞公司的谈判之后,墨菲代表斯坦顿工作室与代表奈飞的里德-哈斯廷斯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各自出资四千万美元,用于拍摄根据迈克尔-多布斯的小说改编的政治剧,项目暂时定名为《纸牌屋》!

    一个全新的剧组也准备开始组建,墨菲和盖尔-加朵担任制作人,保罗-威尔森担纲导演,男主角弗朗西斯-安德伍德基本确定由凯文-史派西来出演。

    女主角方面,就像墨菲预料的一样,查理兹-塞隆以要出演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4》而档期不合适为理由,婉拒了墨菲的邀请,墨菲倒也没怎么意外,大导演和大明星本身就有拒绝任何项目的资本。

    这也不是难题,墨菲已经跟保罗-威尔森商议过,等剧组正式成立之后,会为女主角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试镜,好莱坞有一定名气的合适女演员还是不难找的。

    除此之外,墨菲关注更多的还是剧本的编写和后面的拍摄制作。

    尤其是剧本编写,每一集的剧本内容他都会仔细审看,斯坦顿工作室投资这么大,当然不能搞砸了。

    跟好莱坞电影一样,美剧同样有自己的流水线模式,存在着很多不成文却通过多年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能有效的避免很多雷区,墨菲很清楚其中存在的审查禁忌。

    美剧的诸多审查禁忌,本质上讲来源于市场,如果不绕开这些禁忌,不遵从这些潜规则,那观众就会“用脚投票”,不看你了。如果说美剧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操控,那这双手,来自观众。

    好剧可能各有各的好,但烂剧都是相似的——故事烂。

    故事烂的话,那从编剧到演员再到导演都会统统被观众骂,这种时刻如果像墨菲曾经看过的一些人那样回击,就会闹出天大的笑话。

    比如观众质问:“这什么破片啊,剧情能再弱智点吗?编剧没带脑子写剧本!”编剧回应:“你行你上啊,这也不让写,那也不能写,我有什么办法!”

    一个激烈的交锋回合就这样以观众骂编剧,编剧骂审查太严而告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空间太小,禁忌太多”都是编剧为自己找的最大说辞,那边的每部影视剧面世前,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片,但如果编剧就此把剧情弱智的“锅”都扔给有关部门,则实在说不通。

    美剧编剧很少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但很黄很暴力的美剧也有一些禁忌不能碰,哪怕是墨菲都不会例外。

    其实无论是电影剧本,还是剧集剧本,墨菲在某些方面都比较注意。

    比如少数族裔的问题,他确实不喜欢让黑人担纲主要角色,但每部影片中重要的拉丁裔和亚裔角色都不少,尽管很多媒体炒作他歧视黑人,却没有任何人说过他歧视少数族裔。

    虽然《纸牌屋》是部主要角色都坏到流脓的剧集,但这方面的情况还是要避免。

    除了少数族裔,LGBT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

    LGBT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四种人群的合称,以前这些都是美剧和喜剧电影里面调侃的对象,但到新世纪之后,随便调戏这些人极有可能会惹来大麻烦。

    一般情况下,面向大众的美剧,每部都有那么一两个主要角色不是白皮肤,同样每部都有那么一两对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有些还有变性人或双性恋。

    这不是巧合!

    事实上,在每部长篇美剧里安排进少数族裔和LGBT人群,是当下美剧编剧都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如果缺了这些,就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

    换到《纸牌屋》上,男主角弗朗西斯-安德伍德在后几季的性取向,也颇为耐人寻味。

    如同墨菲策动的计划一样,这与好莱坞的特质分不开关系,好莱坞地处美国民主党最大的票仓——加州,圈内人员普遍标榜自由追求解放,所以就形成了美国影视界的政治正确——无条件支持LGBT,所有族裔亲如一家。

    于是就看到了各种肤色齐备,一对同性恋作为标配的各种美剧,其中“标配”同性恋的风潮大概从2006-2008年左右开始,有一些剧目在此之前并没有安排同性恋人物出镜,怎么办?

    常言道,没有麻花现给你拧,没有拉拉现给你掰!

    这一点,别说是大众的剧了,就连有线台播放的电视剧都不例外。

    《纸牌屋》主要用于网络点播和DVD销售渠道,尺度会比无线台的大众剧宽,但墨菲不会让它像《权力的游戏》那样又黄又暴力。

    所以,像《权力的游戏》那样画面中直接出现死小孩的场景,是非常不适合在《纸牌屋》出现的,甚至有些关于小孩受到伤害的场景,他也不允许直接出现在画面中。

    正常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好莱坞的影视作品的画面中,是会被严格保护的。

    既然《纸牌屋》的定位就是大众剧,墨菲当然不会让剧本中直接出现关于小孩严重伤亡的画面,在某些地方的影视剧里面,很多编剧和导演都会用小孩的死亡来烘托气氛,甚至有些画面的尺度非常大,却从来都不考虑这些东西可能是给未成年人看的。

    所以《纸牌屋》的编剧们,如果想用力煽一下情,烘托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有多坏之类的,必须想另外的办法,如果想写死个把小孩实现这一点,不说别人了,墨菲就会立刻炒了他。

    这部剧严格说起来是一部网剧,但墨菲制定的标准,不会比无线台的大众剧标准宽太多。

    在审查中,他就看到了一段可能会让人联系到歧视同性恋的弗朗西斯-安德伍德的台词,立即打电话给负责编写的编剧,告诉他必须在十个小时之内修改完毕!

    因为根据这几年的经验,黑人角色固然重要,但保护同性恋不被歧视更为重要,无论是谁,歧视同性恋都要“杀无赦”。

    就在几年之前,好莱坞出现过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的设定中,男一号、女一号是白人,两人是一对情侣;男二号是黑人,女二号是亚裔韩国人,他们这对情侣则构成了剧中种族方面政治正确的根基。然而这位男二号继承了脑袋秀逗的特质,在某一次接受采访中,不小心流露出了一些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这下舆论炸锅了。

    媒体和观众纷纷要求这名演员赔礼道歉,并从剧中消失!

    结果呢?结果就是剧组乖乖按照观众要求,先让这位黑人演员诚恳道歉,再与他终止合同,踢出剧组。因他是剧中男二号,所以给他安排了一个结局:在婚礼现场“悔婚”,突然脑子断篇,说“我不想结婚了,给你自由吧,拜拜”,然后从教堂走出去,自此彻底从本剧消失,留下那个韩国新娘在教堂的风中凌乱……

    合理吗?从剧情上讲,很不合理。必须这么做吗?必须,因为观众有呼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观众倒逼剧情的例子,而美剧中几乎所有的审查,都来自观众,所有的禁忌,也都来自于观众“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