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动工

更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之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区常委会议很快通过推荐梅溪钢铁厂进行股权改制试点工作的决议,连同梅溪镇政府、梅溪钢铁厂提交的股权改制方案书一起,再度上报市计委。

    作为东华市第一家股权改制试点企业,梅溪钢铁厂于五月十八日拿到市计委的正式批函。

    拿到股权改制的准入证之后,股权改制迅速展开,梅溪钢铁厂改注册梅溪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信银行分别向赵东、钱文惠、汪康升、徐溪亭、徐闻刀、潘成、胡志刚等集团管理层及核心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总数计八百万元的股权抵押贷款,注入梅钢集团,持股10%。

    海外私人公司众合投资注入外汇资金一百万美元,持股11%。

    包括何清社、李锋、黄新良、郭全、褚强、陈桐等镇政府行政人员以及钢厂的部分职工,也是尽可能的筹借款项,参与这次的股权改制,总计持股7%。

    镇资产办代表梅溪镇,持有梅钢集团72%的股权,确保对梅钢的控股权。

    改制后的梅溪钢铁厂,总资产上升到一亿六千万,净资产上升到八千万,负债率,也由之前的70%,下降到50%。更为关键的,改制后梅钢现金储备高达三千六百万,为接下来电力供应扩容以及生产线技术改造,筹备了相对充足的资金。

    改制后,成立股东大会,沈淮代表梅溪镇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赵东、钱文惠、汪康升分别担任副总经理,徐溪亭为集团总工程师,其他管理层也都在职位名称做了相应的调整。

    此外,郭全代表镇资产办,进入董事会;褚强作为股东代表进入监事会。

    照沈淮的设计,这次筹集股权资金,不对外部人员开放,不过褚强还是要算政府工作人员,褚家一共拿出四十万元入股,算是除了钢厂管理层之外,最大的个人股东。

    陈丹也是通过弟弟陈桐,拿八万元入股改制之后的梅钢集团,持股千分之一,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到五月下旬,鹤塘、梅溪两镇行政区域调整,李社、蔡家桥两村整体并入梅溪镇以及江港码头项目,也同时拿到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批文。

    梅钢在改制后,有三千六百余万的现金储备,但都将主要投入电炉钢生产线改造及发电机组扩容,确保月产能在九月之前,增加到一万五千吨。

    也唯有如此,梅溪钢铁才能达到今年产值突破四亿的目标。

    与此同时,业信银行将向梅钢再提供两千万的贷款,用于货运码头建设的前期所需。

    截止到五月底,梅溪钢铁已经实现两个季度的稳定高盈利,正式进入振兴;而通过股权募资,整体的负债率也降到安全线以下,再次向金融机构追加贷款用于快速扩张,也是自然之举。

    对银行来说,吸纳储蓄、并储蓄作为贷款发放出去,才能获得稳定的息差收入。而为了控制风险,银行正常情况下,更愿意把贷款放给盈利稳定的企业。

    其他金融机构反应要慢半拍,孙亚琳整天跟沈淮厮混在一起,梅溪钢铁财务指标达到要求之后,业信银行就迅速提高对梅溪钢铁的授信额度。

    钢铁产业,是资金密集性的产业,具备生产规模大、劳动效率高的特点,想要快速发展,前提就是要有金融资本的支持。

    有了业信银行提供了两千万贷款支持,货运码头及连接码头跟下梅公路的梅鹤公路项目,也迅速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

    六月上旬,已是黄梅季节,隔三岔五就是一场雨,对整个工程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场新雨后,沈淮坐车从泥泞的泥土赶到码头项目地。

    邵征看着昨天新洗的车身,给甩得满是泥垢,摇头叹气,跟着沈淮、黄新良一步三滑的爬上江堤;汪康升与工程人员从别处往这边赶过来。

    梅溪钢铁目前要同时上两个项目,两个项目都是大工程:

    生产线扩容由赵东负责,货动码头这边由江康升负责。

    与汪康升、朱立以及市港口建设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见过面,沈淮在他们的陪同下,一起看现场。

    “梅溪镇什么时候能把农户迁出去,我们的工程队到那时才能大规模进场啊!”

    货运码头及堆场工程项目交给市港口建设公司总承包,其中的土建、土方工程再转由渚江建设分包。

    市港口建设公司派出的项目负责人叫任巍,跟朱立相熟,朱立也时常分包市港口建设公司的工程项目;这使得项目组成立之后,不需要太多的磨合时间就进入状态。

    在大堤下,渚江建设的工人正在用轻钢龙骨跟彩钢瓦搭建临时的项目管理办公室。

    当然,需要先把码头前期所用的一百亩地以及梅鹤公路沿线的农户迁出去,工程队才能正式进场。

    行政区域刚刚调整,李社村并入梅溪镇还没有几天。

    鹤塘镇要分享梅塘公路,但无力承担拆迁安置责任。这些事丢过来,梅溪镇要迅速的化解掉,才能为工程展开铺平道路;不过鹤塘镇前期也是配合做了一些宣传工作。

    拆迁安置的事情,本来由镇上做出决定,命令村里配合执行就可以了。

    不过,考虑到李社村刚刚并入鹤塘村,僵硬的行政命令,很可能会让李社村产生外来户的心理困境,故而沈淮这次亲自过来,找李社村的干部谈安置工作,打算还是由李社村跟梅溪钢铁来主导拆迁工作,镇上配合。

    还没有到约定时间,李社村的村主任宋晓军跟其他两名村干部骑自行车赶过来,路上不好走,裤脚管都是泥水。

    宋晓军是个魁梧汉子,从部队转业回家,从副支书做起,今年才选上村委会主任,今年三十岁刚出头。

    沈淮也是这两天才跟李社村的人接触,也不知道宋晓军是什么脾气,站在工地边上,看着宋晓军他们走过来,握了握手,直接说道:“李社村现在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都没有,梅鹤公路、货运码头将直接打开李社村跟外界联系的口子,你们的工作也要加快……”

    “这个我们知道,镇上发文,我们这几天都在连夜做村民工作,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愿意配合拆迁工作,不过补偿安置的话,更希望能重新批宅基地建房……”宋晓军说道。

    国内官场,所谓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指的是利益牵扯深的中上层集团,而到基层,上级的权威相对要弱得多。

    像宋晓军这些穷困村的村干部,拿工资都比不上外出打工挣的钱多,想捞钱也没有机会,身家也清白;沈淮要是拿官帽子压他,这些村干部脾气性脾气火爆的,说不定甩屁股就不干了。

    基层工作难做就在这里。

    “整个梅溪镇都要重新规划,乡镇及村干部也要有发展的眼光,”沈淮捡了一根树枝,蹲泥地上,一横一竖先画出梅溪河跟渚江来,又画出下梅公路跟将铺建的梅鹤公路,指给宋晓军跟其他两名村干部看,“梅鹤公路两边将是新规划后的工业区。在工业区往西到梅溪河东岸,将是新规划后的居民区。从规划中的工业区往西到梅溪河东岸,也就四平方公里。今天重新划批宅基地,分散建房,过两年能经济发展起来搞住宅区建设,又要再拆迁,村民到时候会指着谁的脊梁骨?”

    “沈书记,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也都有想过,”宋晓军说道,“不过,李社村窝在角落里,除了外出打工的年青人,留下来的村民大多数种地为生。修路建码头,长期是好的,但拆迁工作马上就要展开,靠种地为生的村民生计马上就成了问题。这也是工作最难做的地方。”

    “你们担心什么,我知道;我来找你们,就是为了谈这个,”沈淮说道,“镇上讨论了一下,要解决拆迁农户的后顾之忧,才能叫拆迁工作顺利执行下去。现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上的,可以推荐到钢厂当工人;二,我建议李社村要成立劳务公司,跟渚江建设、梅溪钢铁、紫萝家纱以及镇置业公司等进行劳务合作,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第三,国家正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次镇上打算从土地补偿款里专门拔出一部分来,为拆迁农户建立一个养老基金账户……”

    李社、蔡家桥两村,总面积不过八千余亩,是梅溪镇区往南发展的最后空间。

    沈淮的雄心,是要把梅溪钢铁往千万吨的超大型钢企发展。不过九三年淮海省的钢铁总产量不过三百余万吨,眼下显然不是公布这个雄伟计划的时机。

    沈淮现在还只对外公布梅溪钢铁三年五十万吨产能的发展计划,包括货运码头、发电站在内,从李社村征六百亩地,已经够用了。

    不过,要在渚江北岸建设数百万吨级的电炉钢基地,就要以工业地储备的形式,将李社村的土地都征集过来,这是今后三五年间要逐步去做的事情。

    不仅不能在李社村重新划批宅基地安置拆迁农户,村民集中居住区,甚至还要更西边的蔡家桥征地建设,这样才能跟规划一致起来,不至于今年建了、过三五年再拆。就算浪费一点无所谓,但村民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镇上讨论过,后期会考虑将李社村跟蔡家桥合并成一个行政村,”沈淮跟宋晓军吐露镇政府对未来的建设规划,“新规划的居住区在西片,李社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也将在蔡家桥村居委会附近划出一块整地来。这样,镇上只要沿梅溪河东岸往南建一条柏油路,就能让李社跟蔡家桥同时跟镇区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