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权倾天下:千古一后最新章节!
仇尼道盛和任城两人,离了天牢,直奔皇宫找太武帝复旨。路上仇尼道盛与任城商议道:“太子殿下暗示我们要力保宗钦,虽然他身无分文,可他为太子器重的人,我俩当在皇上面前为其美言。崔浩素与太子不合,理当罪灭三族,我俩当于皇上面前言其在牢中怨声不断,对皇上甚为不满,则崔浩必死。”
任城也道:“虽然《国记》由闵湛和郗标主笔,罪不容赦,但两人极其会做人,我俩当于皇上面前力陈,言闵湛和郗标为崔浩所逼,不得不为之。若皇上开恩赦得两人,则他俩的家产则为兄与弟所得,这可是天大的美事。”
两人心花怒放,不一会即抵皇宫。太监通报之后,太武帝召见两人。仇尼道盛与任城两人在太武帝面前极力维护宗钦、闵湛和郗标,太武帝不露声色淡淡地道:“朕已得知,汝等退下。”
两人走后,太武帝又召宗爱问话。宗爱答道:“皇上,臣已差人在天牢之中打探清楚。太子府给事仇尼道盛与侍郎任城,仗太子之威,横行京师,多受贿赂。此番奉皇上旨意,入天牢试探宗钦。”
“不曾想两人不思报君恩浩荡,反而于天牢之中向众犯官勒索钱财。《国记》主犯著作郎闵湛和郗标二人,因修史贪国库所拨之银,又因刻碑工程浩大,大肆收受贿赂,敛得许多钱财,置办了大量家产。”
“此二人在天牢之中,许以全部家产贿于仇尼道盛和任城。两人得贿,许诺于皇上面前为他俩求情以保得身家性命。宗钦虽无家产行贿,然太子于昨夜急召仇尼道盛与任城入东宫,言收买天下文人之心,得知此二人奉旨巡视天牢,严令二人在皇上面前为宗钦多多美言,以保其命,望圣上深察之!”
太武帝拓跋焘闻言大怒,即下旨命宗爱领宿卫御林军数百人抄查仇尼道盛与任城官邸。
宗爱奉命,急领宿卫御林军查抄了仇尼道盛和任城府邸,并从二人身上搜得闵湛与郗标图买命而所写之字据,呈于太武帝前。
太武帝大怒,遂下旨立即将崔浩灭五族,闵湛和郗标灭三族,其他秘书府官吏尽皆斩首,更将仇尼道盛与任城两人夷灭三族。
崔浩及秘书府所有官吏一百二十八人,在被宿卫御林军押送前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在囚车旁对着崔浩撒尿,极尽羞辱之事。崔浩哀号不已,诸多百姓不忍卒见,皆掉泪送行。
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太武帝借《国记》而杀崔浩,实为平息鲜卑皇族与汉民之间的矛盾,崔浩只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高允也至法场送别崔浩,他以酒菜摆于崔浩面前,崔浩却一言不发,不理高允。高允来到了宗钦面前,宗钦接过高允递过的酒杯,一饮而尽,对崔浩拜谢大呼道:“高太傅真是圣人也,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保得了秘书府诸多犯官不灭三族。高大人,宗钦就此拜别,朝廷有高大人在,必天下太平。”
‘国史之狱’后,宗爱知太子必恨自己,若太子即位,便是宗爱性命不保之时,便在太武帝面前进谗言道:“皇上,太子殿下行监国之事,多罗列豪杰之士,欲主天下。仇尼道盛和任城虽已伏法,只恐太子殿下知事已急,于皇上不利。”
太武帝正当英年,豪气勃发,深知史上太子急于登大宝之位而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在宗爱谗言之下,不免生疑。
太武帝颁下诏书,令宗爱肃清***羽,并收回太子拓跋晃的监国之权,将其软禁于东宫之中。
左昭仪冯娘娘得知此事,密对冯媛道:“冯媛,从今天开始,你就不要再去太子府了。宫闱争斗,太子已落不妙处境,而南安王拓跋余最近四处活动,与宦官宗爱多有勾结。依本宫看来,太子之位必不长矣。你今后就安于姑姑宫中,不去太子府走动,以免惹杀身之祸。”
冯媛脸色坚毅地道:“姑姑,冯媛愿去太子府,不惧刀兵之祸。”
左昭仪大惊,忙问其故。冯媛道:“姑姑,宗爱乃冯媛灭门之仇敌,就算我不想报仇,宗爱也不会放过冯媛。宗爱现在不敢动我,是因为太子未废,冯媛更得姑姑庇护。若日后太子被废,姑姑百年之后,谁来保冯媛之命?”
左昭仪细思之下,不由得点点头叹道:“冯媛,我等女流之辈,居于深宫之中,若真有此命,亦无可奈何耳!”
冯媛道:“风筝游于天上,却为一细线所控。我虽女流之辈,若得君王欢心,何惧宗爱?小女亦知太子不保,南安王蠢蠢欲动。日后若南安王得登大宝,宗爱必得权势,此时便为姑姑与冯媛罹难之日。”
左昭仪大为惊讶,知冯媛所言非虚,急问冯媛道:“既如此,我等怎奈何?“
冯媛道:“太子必废,南安王未必能登大宝。天子之位,自古便是子承父位,立长为继。皇上虽有意废了太子,可南安王为皇上幼子,立南安王恐群臣不服,皇上必将顾虑天下之计而不立南安王。”
“我观皇上深爱皇孙拓跋濬,拓跋濬又为太子的长子,立拓跋濬则群臣必无异议而拥戴。宗爱与太子争斗,若果废太子,日后皇孙拓跋濬即位,必报父仇而杀宗爱。”
“宗爱亦深知此理,便在太子被废后欲除皇孙拓跋濬。若姑姑与乳母常氏力保拓跋濬,则可免宗爱之毒手。倘日后拓跋濬即位,后宫之中,唯姑姑与常氏为尊。冯媛浅见,望姑姑三思!”
左昭仪惊喜之极,密与常氏商议,采纳了冯媛的建议。左昭仪向太武帝提出,欲收皇孙拓跋濬于己宫中,言亲自教拓跋濬读书识字。
太武帝知左昭仪聪慧贤德,正心中厌恶太子拓跋晃,闻左昭仪之言大喜,传旨令拓跋晃居于左昭仪宫中以习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