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天启大帝最新章节!
朱由校把鸟铳之事安排完毕后,就接着让众人开始商讨大炮这个更重要的火器的事宜。他说了一声众位有何高见之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抢先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老臣就先抛砖引玉说下自己的想法。老臣早年曾经在山东剿匪,在剿匪过程中发现大炮之神威。于是前年臣管理北京三大营戎政之时,让侄孙黄调焕从同安募得十四名工匠,臣自己出资铸造,共铸造了二十八门吕宋炮。黄调换还带三十名炮手和其中七门大炮,参见了三月的辽阳之战。在此战中,七门大炮大发神威,据说打死了敌军两名将官和数百人。本来以为三十人都已经殉国,前不久臣接到黄调换消息,还有二十六人幸存,现在孙经略手下效命。臣听说兵部还有大炮十七门,佛郎机十二门,如果能招募百人训练使用,可当数千人用。”刑部尚书黄克缵侃侃而谈道。
朱由校看到颇有些意气风发的黄克缵,心中还是挺赞赏的。这位黄大人已经快七十岁了,但是颇为廉颇之风。本来黄克缵是刑部尚书,主管的业务和火器根不是八竿子打不着。只是他上个月在商议辽东军事那次早朝上,推崇火炮给朱由校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朱由校还专门对其进行了了解,深入一了解。他知道这个黄克缵也很算是个人才了,他虽然已经快过古稀之年,可是他并不固执反而对大炮之上很有兴趣。原来黄克缵铸造的吕宋炮,其实就是红夷大炮,只是质量比起西洋之人铸造的红夷大炮要查些,但是比起原来明朝的铸造的大炮要好很多了。
原来黄克缵是福建人,而福建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百姓到南洋谋生了,而到西班牙控制的吕宋谋生的人也很多。于是一些在吕宋谋生的人,就学会了西洋铸炮技术。黄克缵三年前被起复之前,曾经福建老家居住了几年,就了解到了这些情况。等黄克缵回北京管三大营军政时,就让自己的侄孙从黄安老家招募工匠铸造大炮,因为这些工匠是吕宋学到的铸跑技术,故名吕宋炮。
朱由校通过档案了解到黄克缵这些陈年往事,对其评价改变非常大。之前他只是认为黄克缵是个普通的浙党成员,与东林党不合而已。没想到黄克缵大炮上还有如此表现,要知道黄克缵当初铸造吕宋炮时,开始完全是自己捐钱铸造的。而且黄克缵铸造的吕宋炮虽然质量比红夷大炮质量差些,可是还是国内首次自己铸造仿制红夷大炮。
就是因为以上两点,朱由校下旨让黄克缵这个刑部尚书参加了今天的火器会议。然后现在说到大炮问题的时候,黄克缵还打响了头一炮,抢在兵部尚书王象乾之前发言。
“黄尚书此前自己捐资铸炮,并在辽阳战役取得战果,黄尚书此忠君报国之举,让朕很欣慰。我大明要是人人都如黄尚书一般,建州女真人何足为患?”朱由校对黄克缵大加赞赏到。
“谢皇上谬赞,老臣不敢担此盛誉。老臣只是做了臣子应该做的事情。”黄克缵听到当今皇上竟然对他三年前的事情称赞他,虽然心中颇为自得,但是表面依然表现的很谦恭。
“你把之前铸造的吕宋炮的工匠重新召集起来,准备为朝廷再铸大炮。”朱由校就对黄克缵吩咐道。
“臣遵旨,臣回去就去做此事。”黄克缵答应道。
“启禀皇上,还望皇上听臣一言。吕宋炮的确比制造朝廷自己铸造的大炮要好上不少,可是比起从西洋人哪里买来的红夷大炮还是差不少的。眼下刚经历三月辽沈之战,虽然孙大人已经在稳定了阵线,可军情依然急迫。臣建议再从澳门西洋人那里买些红夷大炮应急。”兵部尚书王象乾虽然对黄克缵并无意见,可是身为兵部尚书他还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徐侍郎,对此你怎么看?”朱由校直接点名让一直没发言的徐光启发表看法。
“红夷大炮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所以很少炸膛。在其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发射角度,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而且设有铳规瞄准,精度也很不错。黄克缵铸造的吕宋炮其实也是一种红夷大炮,只是少了铳规,质量也稍微差些罢了。臣的意见是,一方面在吕宋炮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另一方面去澳门购买红夷大炮应急。”徐光启着重的说了红夷大炮的优点,然后来了个综合方案。
朱由校听完徐光启的话后点点头,又问另一人,“李之藻,你现在是工部主事,专门负责铸造红夷大炮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臣现在负责铸造的红夷大炮其实就是在吕宋炮基础上进行改进,想防止红夷大炮的。黄尚书当初铸造吕宋炮之时,有三个工匠当初留在了工部,所以臣进入工部后,得到了他们三人的帮助。臣现在铸造的一门红夷大炮,效果还是不理想。皇上之前下旨让耶稣会修士重新进京,等有了他们的帮助,铸造红夷大炮此事应该会顺利很多。”李之藻说了现在自己的情况。
“黄尚书把之前铸造吕宋炮的工匠从来找来之后,让这些人一起进入工部和李主事一起改进吕宋炮仿制红夷大炮。等耶稣会修士进京之后,也让他们第一时间去提供帮助。然后兵部负责派人去澳门,购买红夷大炮。”朱由校综合了几人的意见后,做了决定。
“启禀皇上,皇上之前让孙元化进呈的火炮瞄准之法,臣已经句读好并矫正过了,还请御览。”徐光启拿出一本书来,交给曹化淳递给皇上。
朱由校都快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件事还是当初孙承宗举荐孙元化为下属之时,徐光启为了让人们了解孙元化的才干说起来的。朱由校当时对对孙元化这个可以提高一倍精度的大炮瞄准之法颇感兴趣,就下旨让其句读好后呈给自己。只是孙元化接着要跟着孙承宗去辽东前线,于是就让交代徐光启代为句读矫正。
朱由校拿过书来看,原来孙元化这个大炮瞄准之法书名是西法神机,他一目十行的翻了十几页。翻到一页时候时,一段文字吸引住了他。原来这个西法神机书中,孙元化说的瞄准之法,其实就是对炮弹弹道的研究。这段问题中他更是提出射程随着俯仰角的渐增而渐远,当俯仰角在量铳规上反映为权线中分直角即45度角时,射程最远;当炮口仰过量铳规直角的中分线即大于45度角时,射程逐渐缩短。
朱由校看到之后简直是难以置信,虽然孙元化并没有提到抛物线的概念,可还是得出了大炮发射仰角为45度时射程最远。并且还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说明了大炮操作时候,铳规是权线中分直角时,就是射程最大。虽然四十五度抛物线最远在后世是初中生都知道的常识,可是眼下在这个时候能提出这个观点,并应用于大炮上确实可以称为天才了。
“这本书中所言之法,应该好好的进行的推广。如果军中炮手能熟练掌握此法,那么火炮威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增强。正好徐侍郎,你之前也有练兵的经历,就由你来负责训练负责训练两队炮手。训练好后,朕会亲自去观看,如果效果显著,就在全军之中进行推广此法。”朱由校迅速意识到了这个瞄准方法的价值,出言赞叹到。
“臣谨遵圣谕,臣一定尽快选好两队炮手进行训练。另外臣还有一个请求,是不是在从澳门买红夷大炮的之时,同时雇佣些熟练的西洋炮手?臣想让这些西洋炮手组成一个炮队,成为一个示范炮队。”徐光启答应下来之后,又说出了一个请求。
“西洋之人的确在火器操作上有所长,那就也招募些西洋人为我朝效命。不光是炮手,朕听闻西洋之人在鸟铳操作上也甚有办法,那就都招募些好了。”朱由校没想到徐光启竟然有这种想法,他当然是乐意了。一方面此时欧洲人在火器使用上的确比较先进些,另外他突然想到了一些更深的意义,于是他就很快答应了徐光启。
看火炮的问题也基本差不多了,朱由校突然想起火药的问题。他后世在化学上学过黑火药反应的化学式,也还记得黑火药的最佳比例。黑火药的化学式反应三种比例是一硫二硝三木炭,质量比应该是质量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虽然不是最佳比例,但是也很接近了,他记得这个比例还是后世工业生产黑火药的比例。而且他还记得火药如果制成了颗粒状,不但爆炸反应充分,而且还不会像粉末状容易因运输三种物质分布变得不均匀。
不过朱由校经过明朝人给他的震惊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先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先问了问众人,“无论是大炮还是鸟铳,火药是二者的基础。如果能改进火药,那么就直接增强两者的威力了。不知道诸位,有此有何高见?”
这是一直没有说法的戚祚国做上前说到,“启禀皇上,关于火药问题,臣家父的纪效新书中倒是有详细记载。家父在书中记载的火药比例大约是七十六斤硝、十斤半硫、十三斤半碳混合成一百斤的火药。”
“启禀皇上,戚将军所说这种火药的配方应该是极好的比例了,不过兵部生产火药时候为了方便用的比较多的配方是七十五斤硝、十斤硫、十五斤碳。当然还有种火药配方,不同的作坊采用的配方不尽相同。”工部军器局大使焦勖见皇上问道火药,又听到戚祚国说的火药配方的细节,正好是他的主管方面之内的事情,他这个正九品官也只好硬着头皮的上前说道。
朱由校听到戚祚国和焦勖说的火药配方时,心中一边惊喜一边庆幸。他惊喜的是,戚祚国说的纪效新书中记载的配方已经非常接近了黑火药的最佳比例了,而焦勖说的用的最多的一种配方就是后世工业中生产**,明朝这个时候人的已经掌握了。庆幸的是,还好他说出来自己自鸣得意的想法之前问了问,要不然自己就丢人丢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