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第870章 倭国武士(一)

钢城小草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李烨只是路过倭国,并不想在倭国多做停留,还准备急着赶回辽东半岛,更不想引起倭国上层的紧张。

    曾士冠急忙安慰倭国的官员,告诉他们李烨只是路过倭国,顺便来看看石见银山,不会在石见银山停留。

    倭国的官员一颗心算是放到了肚子里,一个渤海国的王爷到了倭国,按照礼仪应该马上汇报给藤原基经,并有倭国的关白或者专门接待的部门出面接待,自己一个看管石见银山的小官,那里敢参合这件事情。本着多一事不如一事的原则,倭国的官员选择了暂时性的失明,没有人出面接待李烨,也没用人将这件事情汇报给藤原基经。

    李烨和曾士冠站在一处小山头上,望着山脚下如蚂蚁爬行的倭国劳工,心中不由得感慨道:“人力是如此的渺小,看着这些劳工,让某不由得想起当年秦始皇建造长城的情景。士冠,为什么不用畜力,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曾士冠那里不知道使用畜力方便,“先生有所不知,倭国少有牛马,百姓耕种也都是手种土刨,就算有牛马,价格也比辽东半岛贵上二三倍,自然没有直接雇佣人力划算”。倭国本土的马匹矮小,跟北方草原的马匹根本没有办法相比,牛羊更是稀罕之物,贵族出行都是用人抬着出行,很少能见到牛车、马车,这当然也跟倭国的习俗有关,但是也从另一面反应倭国的牛马的确不多。

    没有牛马还说的过去,要是只看重经济利益,榨取劳工的血汗钱,李烨的心里就会很不舒服。李烨倒不是同情这些倭国的劳工,倭国劳工死活跟李烨一点关系都没有,用最少的时间开采出最多的银矿,这才是李烨想看见的,李烨太缺钱了,恨不得把石见银山搬到辽东半岛去。

    李烨和曾士冠走下小山坡,想亲眼看看石见银山的坑道,一路走过来,李烨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士冠,工地上怎么还用妇孺老幼,难道倭国还缺少年轻力壮的男子不成”。

    曾士冠看了看身边背着一小箩筐的老人、孩子道:“坑道的挖掘速度太慢,青壮男子都下坑道开采银矿去了,只剩下这些妇孺老幼运送银矿,本想多招募一些年轻人,可是这些妇孺老幼都不肯走,就算给他们每天三文钱,他们也愿意留在工地上干活,他们图的就是这里的一天三顿饭”。

    李烨彻底没有话好说了,是啊!平安时代虽然是倭国最好的时代,据说几百年都没有处死一个犯人,可是却为了一天三顿饭,情愿累死在工地上。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善良、勤劳是这些倭人的代名词,可是他们的善良和勤劳却换不来一顿饱饭和一身暖衣。

    李烨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大辛,还是他们的不幸,望着佝偻的脊背,看着幼稚的孩童艰难的拖着一筐银矿,脸上竟然没有仇恨的目光,而是带着一丝的喜悦和满足。一个孩子漆黑的小手上拿着一个雪白的满头,揪下一块塞给身边的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口中,小女孩脸颊上满是灰尘,单薄的灰布麻衣在初春中显得是那么的伤感。

    李烨的鼻子一酸,强忍着自己不去看那个瘦弱的两个孩子,他们真的很容易满足,他们跟中原的百姓一样,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善良的一群人,穷苦的百姓没有错,他们是那些高高在上,手握生杀大权的统治者手中的棋子,他们只有走到绝望的边缘,才会拿起手中的木棒和锄头,喊出最震感人心的呐喊,让世界不寒而栗。

    慢慢的走在崎岖不平的工地上,到处都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银矿,一堆一堆的竟然有几十座之多,一群群佝偻的倭人脊背上驮着一二百斤的银矿,走到矿堆前面,将背后的背篓中的矿石倒进矿堆中,紧跟着就撒丫子往坑道中跑去,生怕今天少背了一筐银矿。

    一群妇人蹲在银矿堆旁边,用小锤不停的敲打着那些银矿石,把银矿石敲成更小的碎块,方便冶炼也更容易提炼银矿石中银锭。没有人愿意停下手中的活计看李烨一眼,那些堆在一起的银矿碎石就是她们一天的劳动量,每一堆只能拿到二十文钱,还要跟其他几个妇人分,李烨感觉自己现在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

    “先生,她们这些人都是志愿的,就算不给她们钱,她们也会来工地上干活,要不是工地容不下许多人,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人来工地干活。现在只要站在石见镇一喊,马上就有上千人来干活,他们都在心里感激先生,要不是先生,他们可能已经饿死了”

    就这样还能让人感谢自己,“没天理啊”,李烨把眼一闭,只能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至少自己后世加班领导一分钱都不给,自己不是也干的跟狗似的,也没有看见李烨拿刀去砍人不是。既然这些人累的跟狗似的,还要感激李烨,那就让他们心里保持一份最原始的淳朴吧。

    突然,一阵吵闹声从远处传了过来,几个穿着青衣,手拿棍棒、头戴乌帽的倭人衙役好像在殴打一个年轻人,“怎么回事,我们过去看看”,工地上维持秩序的是倭国的小吏,李烨的护卫主要是保护石见银山的工匠,并不参与日常的管理事务。

    走近一看,一个粗壮的倭国男子趴在地上,手中正拿着两个馒头,拼命的往嘴里塞。旁边的倭国衙役视乎怒气未消,手中的棍棒不停地招呼地上的男子,口中还不停的说着什么,李烨听不懂便回头看着一个倭国翻译,“他们在说什么,为什么要打这个男子”。

    倭国翻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跑上前去询问,很快便回来道:“郡王殿下,地上的男子多吃了一个馒头,所以要接受惩罚”。

    因为多吃了一个馒头,就被打成这样,简直就是没有王法了,不过李烨发现这个世界还真的没有王法,自己好像也是触犯王法的人,窃珠者盗、窃国者君,犯了小罪是要砍头的,但是把天捅破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

    “他不就是多吃了一个馒头吗?”,李烨看见的倭人身材都很矮小,可是地上趴着的男子却身材魁梧,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本王看此人身强力壮,可能是饿了,就多给几个馒头吧,皇帝还不差饿兵,吃饱了可以有力气干活”。

    李烨发话了,倭国的衙役虽然不知道李烨的身份,但是看见曾士冠在旁边,也都没有反对的意见,随手又丢下两个馒头给地上的男子。

    “走吧,我们去坑道里看看”,李烨准备转身离去。

    突然看见地上的男子跪行了几步,爬到李烨的面前“梆、梆、梆”,不停的磕头,口中不知道说些什么。

    李烨以为地上的男子只是感激自己便道:“告诉他,不用感谢”。

    倭国翻译站在李烨的身后道:“郡王殿下,这个人想投靠郡王殿下,他说他有一身的武艺,想做郡王殿下的死士,只要能给他一口饱饭吃就可以”。

    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把自己的命出卖了,“这是什么世道,不过某喜欢”,李烨看看身后的翻译道:“你看此人能用吗”,李烨想看看倭国翻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倭国翻译猥琐的表情立即换成一脸的严肃道:“某看他像一个武士,武士说出来的话,就算死了也要追随他的主人,郡王殿下现在要他死都可以,否则他一生都会被人瞧不起的”。

    日本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然而这一准则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

    李烨没有想到武士的起源竟然是在平安时代,这时候武士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集团,不过这时候的倭国武士应该跟中原世家豢养的死士差不多。虽然李烨对倭国的武士很感兴趣,但是并不想豢养什么死士,“告诉他,想跟着本王就要拿出一点真本事来看看”,说完李烨从身边的护卫腰中拔出一柄横刀,丢到地上的男子面前。

    李烨身后的倭国翻译把李烨的话告诉地上的男子,地上的男子一脸兴奋的捧起地上的横刀,眼睛里流露出一阵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