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画符,一笔之差!

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仙宝最新章节!

    大道三千,旁门八百。

    符修在古代的修行界之中,常被一些自觉正统的修真者贬斥,觉得那是旁门小众类别,不是真正的大道法门。

    然而符箓一脉,能在丹鼎派声势日益浩大的情况下,依旧在修行界占有一席之地,也说明符修并不是一无是处。

    恰好相反,由于丹鼎大道入门难,不像符修这样见效快,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以符入道就成了一些人的选择。

    毕竟符箓起源很早,历史十分的悠长。早在先秦之前,就有符箓流传于世。当时的巫觋通过符箓召神劾鬼、镇魔降妖。

    到了东汉末年,太平道兴起,以符水治病救人,很快凝聚民心,然后掀开了浩浩荡荡的黄巾军起义,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不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符箓一脉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成为了统治者眼中的眼中钉,重点打压的对象。久而久之,符箓派就慢慢式微了,成不了主流。

    不是在民间潜伏发展,就是并于各大流派之中,成为了一种辅助修行的法门。

    久而久之,类似水月散人这样,完全以符箓为主,入道修行的人,就变得十分的稀少。没有前人的参考借鉴,一切只有依靠自己的摸索研究,这或许也是水月散人最终止步瓶颈,突破不了的主要原因吧。

    祁象觉得,水月散人真是天才,天资横溢,盖绝当世。他只凭借一个神异的文字,经过自己的推导,然后逐渐衍化成为一个个妙用无穷的符箓。

    现在祁象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就是在勾勒其中一个很简单实用的符纹。

    祁象提笔,动作有几分生疏。但是笔尖一动,就仿佛经过千锤百炼似的,动作变得十分的驾轻就熟,没有丝毫的阻滞。

    均匀纤细的线条,好像行云流水,十分的流畅美观。

    祁象很专心,很专注的勾勒。

    鲜红的符纹,也随之逐渐显现在黄色的纸面上。

    符纹看似简单,又十分的复杂。

    在祁象专心致志绘制之时,四周的环境悄然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空气之中,隐隐约约流动一丝丝,一缕缕躁动不安的痕迹。

    忽然之间,窗外起风了,庄园之中的花草树木,好像受到了什么力量的牵引,也开始轻轻的颤抖,枝摇叶动。

    过去了一会儿,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之中,突然逸出来一丝淡淡的白气。

    白气如丝,比头发还要纤细,肉眼难以捕捉看到。

    然而,诺大的庄园,花草树木的数量不少,叶子肯定是数以万计。一叶一气,不断积累、叠加,就是很可观的数字了。

    此时此刻,如果有外人造访庄园,就会看到一个诡异的场景。

    在青天白日,烈阳高悬的时刻,庄园的花草树木忽然笼起了一层淡淡的雾气。这些雾气如烟似云,飘浮不定,变幻无常。

    雾似云,云起而风来。

    就在这时,风势骤然一变,由淡淡的轻风,一下子就化为狂风。风起云涌,铺天盖地,风云变幻,浩浩荡荡,滔滔不绝。

    狂风席卷,转眼在客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涡旋,刮得门窗砰砰作响。

    祁象身在涡旋中心,额头渗出了一抹白毛冷汗。他不仅感觉到身体压力山大,手上的毛笔更是重如千钧,快拿不稳了。

    尽管他一早就知道,符箓之道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但是没有想到,他还是小看了画符的艰难,搞得现在骑虎难下。

    在祁象的理解之中,符箓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特定的符纹,在纸上形成一个小小的磁场,以诱导天地元气的业力变化,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但是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

    比如说现在,祁象绘画符纹的步骤是正确了,也即将在纸上形成灵场,不过他却低估了天地元气变化产生的压力。

    压力如山,迫得他连腰杆都挺不直了。笔似千钧,让他握不住,提不起,挪不动。

    纸上红亮的符纹,隐约有光华流动,似烟似云的雾气,更是不断的注入其间。在雾气的滋润下,符纹仿佛变得鲜活起来,生机盎然。

    但是符箓却没成,就差最后一笔。

    只要把最后一笔补完,灵力的磁场,就彻底封注在纸上,形成一道灵符。

    对此,祁象也心知肚明,却无能为力。他已经尽力了,咬紧牙关,甚至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上,手臂青筋迸现,血管一点一点虬结,掌心更是火辣辣的,几乎要磨去一层皮。

    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手中的笔管,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而他就是那不自量力的蚂蚁,无论他怎么提拉按拿,都撼动不了大树分毫。

    就好像下载一个文件,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但是最后的一点,却死活过不去,卡死在那里了,十分的悲剧,很是销魂。

    祁象的心情,就是这样,欲哭无泪,欲罢不能。

    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这样干耗着,眼巴巴的看着好不容易聚拢来的天地元气,再一点一点散化消失殆尽……

    半个小时之后,祁象感觉全身一松,巨大的压力消失了。他却高兴不起来,脸上露出似哭似笑的表情,然后报复似的,手中毛笔狠狠一按,才算是把纸上的符纹补上最后一笔。

    符纹成型,一道虚光闪耀,就好像水波似的盈盈浮动,跃然纸上。但是在下一秒钟,就听见扑哧一声,符纸无火自燃,瞬间化为灰烬。

    不仅如此,在火光闪烁的时候,祁象手中的毛笔,更是直接寸裂折断,粉碎成渣。

    祁象也早有预料,早早就松开了手,没受到什么伤害。

    “哎,考虑不周啊……”

    祁象也没有收拾狼藉的桌面,而是第一时间检讨自己。他经过一番反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最大的失误,就是心太急!

    急功近利,觉得得到了水月散人的传承,就可以一帆风顺。

    没有想到,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区别的。

    祁象沉思默想,反思己过,再检讨画符的得失。片刻之后,他突然想起来了,画符不仅丹砂是关键,笔和纸也不能差。

    “笔……”

    祁象才想起来,水月散人选择在太湖隐居的原因。

    因为太湖边上,不仅有苏州这样繁华的大城市,方便采购各种物资。更重要的是湖州,在古代就属于天下盛名的制笔之乡。

    湖州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并称,那是古人心目中,最标准的文房四宝配件。

    当年水月散人画符专用的笔,就是托湖州的一位制笔大师专门定制的。可惜的是,祁象在湖底洞室之中,却没有发现那杆笔的踪影。

    不知道那笔是坏了,还是被冲到了太湖底,遗失了。

    “算了,重新做一根吧。”

    祁象想了想,决定到南浔走一趟。

    主要是南浔的善琏,就是湖笔的发源地。相传秦代大将军蒙恬,曾经在善琏居住过一段时间,改良了毛笔工艺,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才有了湖笔名传后世的盛况。

    当然,对于这个传说,祁象表示很扯淡。

    毕竟在秦代的时候,江南还没有得到开发,说不定善链就是一片荒地,作为大将军的蒙恬哪有这个闲情逸致,跑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定居?

    况且祁象更加清楚,湖笔名扬天下,那是宋元以后的事情了。

    宋代之时,江南的经济大发展,逐渐形成了鱼米之乡,文风荟萃。当时的善琏,水路交织如网,车船交通十分便利,而且盛产制笔的优质竹子。

    可能是机缘巧合,也有可能是因势利导。反正善琏的百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钻研制笔的工艺,经过两三百年时间的沉淀积累,湖笔才最终名动天下,成为诸笔之冠。

    湖笔成名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许多代人奋斗不息的结果。

    那个蒙恬定居,传授百姓制笔技术,才使得湖笔名声大噪的传说,分明是在抹杀善琏百姓数百年坚持不懈的功劳。

    经过一番辗转,祁象来到了南浔。

    南浔是湖州的一个辖区,不过在明清时期,南浔的蚕丝业和手工业、缫丝业的兴起及商业的发展,使得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镇上的巨富豪绅云集,几乎都靠经营蚕丝业发迹,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之称。

    久而久之,才有了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传言。

    祁象毕竟在湖州住过几年,对于南浔也不算陌生。毕竟现在的南浔,纵然没有明清时期的繁荣昌盛,却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名镇,每年来南浔观光旅行的游客,不计其数。

    乘着乌蓬小船,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流小道,一路悠悠而下。河水的两岸,尽是朴实无华的白墙黑瓦建筑,小桥流水人家。

    游走在古镇之间,观赏的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而是在穿梭时空,在见证一段段几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代影像。

    现代与古代的时空交织,那种错乱感,反而产生了无法言喻的魅力。

    祁象漫步古镇,有几分沉醉于其中,差点忘记此行的目的……

    ..................

    推荐一本书,重生之文化巨匠,好友写的,他新书期,需要成绩。大家方便的话,就帮忙收藏一下,谢谢。

    [bookid=3547428,bookname=《重生之文化巨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