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龙之海上帝国最新章节!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规模航海活动,至今已过去整整600年了。郑和下西洋87年后西方人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然而,中西方大规模航海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社会影响却大相径庭:郑和的航海活动由于耗资巨大,后被当作“弊政”革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仅仅成了教科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而西方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并由此促进了殖民地的开发,促进了科学和贸易的发展,而且从此持续下去,一直影响到了当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为什么中西方航海活动会导致如此迥异的结果呢?
中西方航海的不同结果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明成祖遣“三宝太监”郑和率27800余人分乘62艘大船,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出使西洋。郑和率船队先后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今印尼苏门腊岛东南岸)、满刺加、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西南沿海一带)等地,一直到1407年10月才返回。此后,郑和又六次出使西洋,最远已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今收稿日期:2005—09—25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1405—1433),是人类航海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
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后的87年,即1492年,意大利热亚那人哥伦布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国王,同意资助他进行穿越大西洋的远航。于是哥伦布率3艘船和87名水手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启航,经过7O天的漫长艰苦航行,终于在同年10月12日发现了“新陆地”——圣萨尔瓦多(即“救世主”)。此后又陆续发现了古巴、海地等新陆地。或许是受到这次成功远航的鼓励,哥伦布于1493、1498、1502年又连续作三次跨大西洋航行,先后又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特立尼达、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地。
哥伦布对新航路的重大发现,刺激了葡萄牙人重新沿迪亚士的航线绕非洲向印度的航行(因为哥伦布误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东方的印度)。1497年8月7日达伽马的船队从里斯本的雷斯特洛港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率船5艘、船员265人,先横渡大西洋,再沿南美大陆海岸向南航行,穿过麦哲伦海峡,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在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由于介入当地的部族纷争,被土著人杀死。剩下两艘船在他的助手卡诺的带领下继续向西航行,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印度洋,于1522年9月7El回到西班牙。这时仅剩l条船和l8名船员。
至此,人类终于实现了环球航行的梦想,而且也证明地球的确是一个球。
尽管中西方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而且中国郑和船队的规模、人数、所携带的财宝物品和船的载重量都是西方人所望尘莫及的,但是今天看来,郑和航海所产生的结果(或后续影响)却远远不及西方人。郑和下西洋虽然扩大了中国人的世界地理的视野,增进了同亚非许多国家的国际交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威望,但是这些正面影响却并没有能够维持多久。由于郑和七下西洋,耗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被许多人指责为劳民伤财之举。后不久,“皇帝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此后又下敕命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大运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战船因搁置而烂掉”[1]。
“因此,郑和下西洋就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也成为古代中国交通史上的最后辉煌”[2]。这样一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的航海事业就由鼎盛急剧走向衰落,刚刚向世界敞开的大门又重新关闭起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小,它“没有也不可能引发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把欧洲导向资本主义的类似的结构性社会变迁”[3]。更令人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非但没有成为激励中国人继续从事更大规模的航海事业的动因,却成了实行闭关锁国的充分理由——航海的花费太大,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哥伦布完成的横跨大西洋,并发现新大陆的远航不仅直接刺激了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活动,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大地的确是一个球,而且从此以后,西方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航海时代,并由此逐渐强行地把世界各地各国联系在了一起。
l8世纪末英国人侵入澳大利亚,1840年英国人用炮舰打开禁闭的中国大门,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难理解,西方人在全球范围内的航海活动,不仅大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贸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136·来越紧密,而且更重要的是,西方人把他们发现的“新世界”(先是整个美洲,后是整个澳洲及新西兰)强行地宣称和“改造”为他们自己的家园,从而大大地拓展了西方世界的地理和势力范围。这样一来,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大约ll亿西方人不仅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整个澳洲及新西兰,而且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的绝大多数大大小小的岛屿也全都归西方人所有。
此外,西方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明显地促进了造船工业的发展和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并且也为海洋地理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事实上,哥伦布的《航海El志》内容非常丰富,被人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4]。哥伦布还第一次详细记述了马尾藻海,后来人们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如果没有乘“贝格尔号”军舰进行长达5年时间的生物物种考察,是不可能写出巨著《物种起源》的。总而言之,以哥伦布进行跨大西洋的航行为起点,西方人开始把航海作为一项重大的事业来完成,并且一直未间断过。正是这种持续的航海活动,一方面导致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融合和交流,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另一方面也大大地促进了测量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
------------------------------------------------------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2]林友华.中国古代国际地位的历史转折——郑和下西洋意义新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1):104.
[3]李庆新.再议郑和下西洋:以两次从广东启航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03,(3):l12.
[4]字田道隆.海洋科技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