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惊掉一地下巴

紫塞寒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龙腾紫塞最新章节!

    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卧龙山练兵场上,不同实力的各支队伍,开始进行着各自科目的训练。段正风等社民党人,也开始起来活动筋骨。

    但是当他们看到场中队伍的训练时,都震惊的下巴几乎掉在地上。

    只见场中,有的队伍全身负重,绕场跑圈,他们步伐整齐,呼吸协调顺畅,长长的跑道上,很快就洒落了不少汗水。段正风等人很清楚的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不小心跌倒,本就有些破损的背心流出了铁砂。这样估算下来,每一个战士全身的负重怎么也得有几十斤。

    有的队伍在一大片布满荆棘、铁刺,尖木、还有不少动物内脏、死尸的铁丝网下练习匍匐前进、战术规避、行军闪躲,不时有人衣服、皮肤被划破,但竟然没有人吱声。

    有的队伍在练习格斗、拼刺,古怪的队形、古怪的招式,但却是招招见效,式式不落走空,不时有人受伤倒地。但很快有医务人员视其伤势轻重进行依次救治,不少轻伤的战士,竟然忍着伤痛继续训练。

    而远处的山谷,或急或舒的传来阵阵枪声,可一听就是实弹射击。

    段正风等人走了过去,只见不同的队伍,采用不同的射击训练方式。有的枪口吊着一块石头,或站、或蹲、或趴着一动不动的练习瞄准,有的飞快的打着移动靶。那枪支更是五花八门,见过的、没见过的,步枪、狙击枪、冲锋枪、机关枪,几乎各式型号的枪支应有尽有。

    这是一支怎样的铁血队伍啊!所有社民党人都开始思考着。

    “段书记,这支队伍也太可怕了,这样训练出来的战士,谁是他们的对手呀!而且我看他们也不像是故意装出来给别人看的样子,似乎每天的训练都是如此。”一个社民党员感慨地说道。

    “哎,怪不得能在半天之内消灭了10000蒙古军和3000苏军呢!”段正风终于叹了口气。

    早晨开饭的时候,段正风等人,同样惊讶的合不上嘴。

    在硕大的食堂里,每个人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粗细两样儿干粮,一碗粥,一碟子咸菜,一碟子腌肉干。只见每个战士都非常迅速的吃着自己的早餐,有没吃饱的,还可以继续去拿。

    “兄弟,你们每天早晨都吃这些吗?”段正风拉着一个龙卫军战士问道。

    “是呀,我们每天早餐就是这样的。有时候还有鸡蛋和豆浆呢!”

    “什么?那中午和晚上呢?”

    “中午和晚上基本上都是一荤一素两个菜,米饭、干粮随便吃!”

    “啊!那一天的伙食费要花多少钱呀!”

    “呵呵呵!我们龙卫军训练强度大,所以后勤部总是想法的给我们调样的做吃的。在我们这吃饭不花钱的!要是你立了功,还是可以吃小灶呢!”

    “吃小灶?”

    “是呀!只要你不耽误训练,不耽误执勤和出任务,甚至还可以喝点小酒,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伙房专门有为立功人士开设的小灶、雅间。”

    “啊!”

    带着不可言状的心情,段正风等人匆匆吃过完了早饭。

    穆函这几天却是头大如斗了。

    原来,从打回到卧龙山稳定下来以后,穆天豪和张霞姑就开始把“儿媳妇!抱孙子”的事情提到日程上来。

    “函儿,这几姑娘,你到底喜欢哪一个!”母亲张霞姑开始念咒了,“我看啊,这几个姑娘都不错,要不咱都娶了吧!反正现在咱们家大业大的,不在乎多说几房,咱老穆家,现在就你一根独苗呀!”

    穆天豪端坐一旁,也是一副理应如此的表情。

    “娘,你说什么呢?现在世道动荡,日本人又要很快入侵了,我们随时都得准备上战场,怎么能耽误人家呢?”穆函俊脸通红。

    “啊!那更得把事情办了,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的,老穆家可就断了香火呀!呸呸呸!瞧我这话说的,娘和你爹这不也是着急吗?你说这个陆姑娘、陈姑娘、还有你的师妹岳姑娘,还有奉天那个陆姑娘,以及守龙一族的苏姑娘,再加上最近上山的那个外国妞儿!你到底中意哪一个呀?”

    “娘,您就别乱点鸳鸯谱了!我去军校了,这几天我还没正经八百的去看看呢!”

    “你这孩子!”张霞姑和穆天豪一脸关爱的看着穆函落荒而逃。

    转眼又是一天的早上,黎明的第一丝曙光刚刚照射到卧龙山上。

    但此时通往山上的马路上,已有不少挑着担推着车像进城赶集一样的身影往山上匆匆急行。

    王老汉驾着他家的牛车,装着满满一车新加工的棒子面,抽着旱烟,悠哉游哉地随着上山乡亲们赶路。

    临近山口的时候,王老汉忽然听到一阵整齐而有节奏的脚步声,隐隐传来。 脚步沉重的踏地声越来清晰也越来越震耳。路上的行人开始纷纷往两旁让道,不过没有一个人呈现出惊慌失措的害怕模样。因为他们已经对这种阵势习以为常了。

    “大姑父,这个时辰,应该是山上的队伍正在出操吧?”牛车上面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坐在麻包袋上一边伸长脖子朝前瞅一边问道。

    “二宝,来过一次记性不错啊。”王老汉将车往边上赶,满脸笑容地道:“现在山上的队伍可不像承德城里的那些丘八和别处的土匪,他们买卖公平,说话和气,他们隔三差五的还会帮那些没有壮劳力的人家劈柴打水。老汉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队伍。他们能成大事呀!”

    “大姑父,这话你老上回就跟我讲过了,要不是知道你专门给他们军营送粮食,我才不会这么大清早地跟过来呢。”二宝脸上充满了希望,央求着说道:“大姑父,你跟他们当官的熟不?我想上山入伙,听我表哥说,他们穿衣、吃饭全管,每个月还能拿到两个大洋,这要是一年攒下来,够给我哥盖房说媳妇儿了!”

    “行,回头我帮你问问。”王老汉甩起鞭子继续赶路,“不过二宝,一会儿到了山上,你最好把家里的情况说清楚,山上招兵可严了,你要是没什么能耐,岁数又不够,估计够呛!”

    这时,一队整整齐齐的士兵,排着四列纵队,踏着整齐的脚步,不快不慢地小跑着从山道上下来。士兵们清一色的背包负重,肩上背着步枪,在凉意十足的清晨里,都光着健壮结实的上身,穿着花里胡哨的军裤踏着绿色的帆布军鞋。

    待队伍接近了,排头四人赫然是穆函、张震岳、陈少安、江海云。

    经过王老汉身边的时候,穆函还主动地打招呼道:“王老伯,早啊!”他这话刚落,身后的士兵们也齐声吼道:‘王老伯早!”吓得车上的二宝浑身一激灵。

    “啊!二虎啊!这位是少当家的吧?”王老汉赶忙停下车,“啥时候回来的?这五六年不见了,真是越来越俊儿了!”

    “呵呵王老伯,我也最近几天才回来,怎么样,身子骨儿还硬朗吧!早就抱上孙子了吧!”穆函也停了下来亲切地唠着家常。

    “哈哈!托咱山寨的福儿,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没有人敢到咱卧龙山十里八村儿撒野,老当家的给咱分了地,你大山哥也说了媳妇,你大侄子都两岁了!”王老汉笑得合不拢嘴。

    “少当家的,我想上山参加队伍,您就收下我吧!”二宝见场中人等个个气势不凡,心想肯定是当官儿的,又一听是少当家的回来了,连忙翻身下车,跪在穆函等人的面前。

    穆函见状示意身后的队列继续训练,扶起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刚要开口询问,只见王老汉急急地跑到跟前说道:“少当家的,二虎啊!孩子不懂事!你们别见怪!这孩子也不是外人,他叫二宝,是我家里头的老家的邻居,按辈分管我叫大姑父。前些日子,这孩子老家抓壮丁就偷偷跑到我这儿,可自打见识了咱们的队伍,这孩子就一直央求我想上山,所以我才把他带来。”

    “王老伯,看着孩子也就十四五岁,年龄不够呀!”张震岳看罢说道,“等再过两年吧!”

    “长官,少当家的,你就收下我吧,虽然我年纪不大,但是我会做炮仗,配火药,我做的地雷威力可大了!”二宝连忙说道。

    “少当家的,二虎啊!这孩子家里也是怪可怜的,父母都是做炮仗炸掉了胳膊腿,他哥也被炸瞎了一只眼睛,家里也是急等着钱治病呢!咱队伍穿衣吃饭全管,还有饷银和安家费,要是二宝能留下,家里可就有希望了!”王老汉满脸希冀地说道。

    “哦!那好吧!震岳,这孩子看着透灵,你先带着他去后山工厂试试,要是可以,就把他当做爆破手来培养吧!”穆函仔细打量了二宝一番,然后对张震岳说道。

    “是,穆函哥!”说完,张震岳领着二宝去了后山。

    “谢谢少当家的!谢谢少当家的!”王老汉连忙致谢!

    “呵呵,王老伯,乡里乡亲、老街旧邻的说什么谢呀!快去送粮吧!一会儿我还等着吃你打的棒子面呢!”

    “哈哈!是少当家的!大伙房的老李头还等着这些棒子面呢。等你们操练完回来,一定能吃上最好的棒面馍馍和棒面粥。我老头子这回把村里去年留下来的最好的棒子都挑出来了,磨出棒子面可细夫儿可香了!”

    穆函等人和王老汉道别继续训练。这是穆函两世灵魂融合之后开始特训队伍时就定下的规矩,所有人员每天早上都要进行负重二十公斤五公里越野训练。至于其它的训练课目,像二百个俯卧撑,二百次蛙跳,二百个仰卧起坐,一千米障碍跑等等,每天都要在早饭前完成。在穆函的练兵理念中,不管是什么兵种,骑兵也好,步兵也罢,哪怕是炮兵,炊事兵,医护兵,没有充沛的体能到了战场上,肯定无法适应自己制定的快速机动灵活的作战要求。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穆函不计成本的把队伍的饮食营养标准制定的极高。同时,他也把藏兵于民的理念投入具体实施。在卧龙山队伍实际控制的所有地区周边的所有乡村都实施了预备役民兵制度,让村村都组织了民兵,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练兵。一方面是为了有充足的兵源补充,一方面也是为了日本侵华时,让更多的老百姓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而不至于任由日本兵轻而易举的屠杀。而按照世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动的军规军纪,更是让所有部队严格的执行下去。

    这样的举措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土地、税收政策,使卧龙山的队伍真正做到了植根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