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陆宛之蹲大牢

十二竹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之毒舌太子妃最新章节!

    其实如果张楚宁没有冲上来护住萧穆然的话,他也未必会占下风,以他的身手,自保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楚宁竟然在他还未出手之前,就冲过来给自己挡了一刀,等他反应过来就已经晚了。

    是敌军偶然看到了张楚宁,并且发现了她是一个女儿身,所以一直悄悄的尾随在她的身后,这才顺着找到了萧穆然。

    刚开始听到叫喊声的时候,萧穆然还愣了愣,随后他很快听出来了是张楚宁的声音,这才一把给她拉了进来,结果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当时,敌军就站在对面,看着萧穆然,一刀就刺了上来,他刚打算躲闪还手,却没能料到张楚宁竟然扑了上来。

    他亲眼看着张楚宁倒在了他的怀里,下一秒,手起刀落,尾随着张楚宁找过来的那个敌军小兵也当场毙命了。

    望着张楚宁的脸,萧穆然的心里涌出了很多很多的愧疚,那个时候,他偷听到的那些话又冲进了他的脑子里,乱乱的。

    张楚宁看着萧穆然,并没有露出太痛苦的表情,反而强拉着嘴角扯出了一个笑,来安慰萧穆然。

    “这就是我的命……你,你好好活着……”张楚宁断断续续的说着,声音越来越小,没了什么气力。

    看着张楚宁濒死的模样,萧穆然心里的难过像是潮水一样覆盖了上来,卷着他内心里的那一捧愧疚,翻来覆去的要他去更痛苦。

    他真的远远低估了张楚宁对他的喜欢。

    张楚宁为了救萧穆然而死的消息传到了陆宛之的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好几天了。

    因为如果让朝中知道张楚宁身为太子侧妃,竟然如此的不顾全大局,偷偷的跟着跑到了战场上的话,他们毕竟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过张楚宁的。

    所以,就算张楚宁是为了给萧穆然挡刀而死的,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对她来说,这足以让她连死都死的不安生。

    无奈之下,萧穆然只得暗地里给陆宛之传了消息,得到消息以后,陆宛之才知道张楚宁失踪了这些天,居然是偷偷的上了战场。

    陆宛之知道以后整个人都非常震惊,她都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回想起来那个看着时常会唯唯诺诺的女子,她看着并不是多有主见,多勇敢的人,可是偏偏就做出了这么一件很勇敢,很让人敬佩的事情。

    纵然是身怀武功的人,都不敢贸贸然的跟着上战场,而张楚宁手无寸铁,只不过是一个弱女子,竟然可以为了心爱的人做到如此地步,真的是让她刮目相看。

    同时,陆宛之又很惋惜,如果张楚宁没有跟去的话,那她还能活的好好的,还能像往常一样,整日能来找她喝茶聊天,也有个伴儿和她一起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可惜,可惜……

    当初发现张楚宁不见了以后,陆宛之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暗地里盘查了一番,皆没有发现张楚宁的踪迹,所以她一直都没有放弃,一直在派人找张楚宁的下落。

    幸亏她没有与任何人打听,所以除了她以外,没有人知道张楚宁不见了的消息,既然现在张楚宁死在了战场上,那就一定要让她体体面面的进皇陵里。

    所以,陆宛之悄悄的派人把张楚宁给带了回来,然后昭告天下,说太子侧妃失足跌进了花园的池子里,溺水而亡。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京城中一片哗然,大家都议论纷纷,觉得此事太过突然。

    太子侧妃,如何能好端端的就跌进花园的池子里呢?并且府上的下人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看到并可以把侧妃给救上来呢?

    这样的理由显然是很难服众的,别说大臣们,就连京中的百姓们都觉得有些牵强。

    陆宛之做的周全,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质疑声,所以特意在张楚宁的身上做了溺水而亡的痕迹。

    她在心里对张楚宁说了一万个对不起,这些都是迫不得已,并不是不想让她安息,希望张楚宁的在天之灵可以理解她。

    面对前朝后宫的纷纷质疑,陆宛之只好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解释,但是面对他们要请宫中的仵作验尸的请求,陆宛之却是咬死了都没有松口。

    虽然她为了以防万一在张楚宁的身上做了溺水的假象,可是这不代表她就会随随便便的把张楚宁给交出去,不仅仅是因为张楚宁的侧妃身份,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女子,本来就是很容易被人指指点点的,活着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被指点过,死了以后,陆宛之也要保护她不被别人当作一个物件儿一样,来查探她的死因。

    陆宛之一直费尽心思的把各路的攻击都挡了下来,可是她最终却还是没有能够护好张楚宁。

    因为朝中的大臣们发现对太子妃施压根本就是徒劳的,太子妃像是一块铁桶一般,油盐不进,怎么都不动摇,如此下去的话,他们便再也没有什么机会来胜过太子妃了。

    所以,他们边动了动他们有些缺德的脑子,把矛头对准了张侍郎,原本张侍郎就沉浸在丧女之痛之中,哪里还经得起这样的打击,所以他的心里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加上这么一激,不免得也开始怀疑起来,自己的女儿为什么好端端的在东宫里就是失足溺水而亡了。

    因为朝中议论纷纷,大多数都猜测这个事情不简单,更有甚者怀疑这件事情是太子妃做的。

    一时间谣言满天飞,对于这个情况,陆宛之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那些大臣们眼睛里,她就是一个极其不称职的太子妃,他们巴不得让她早点下台,所以对她从来都是十分苛刻的,陆宛之已经习惯了。

    但是,她可以不向别人解释,却不能不给张侍郎一个交代。

    张侍郎在朝中那些人的鼓动下,终于也开始怀疑,并且开始对陆宛之提出自己的质疑。

    为人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陆宛之却不能告诉他们女儿是如何离开人世的。

    不光是为了张楚宁自己的名声,还有萧穆然在朝中的地位。如果张侍郎知道了张楚宁是为了救萧穆然而死,心里保不齐会对萧穆然产生一些别的想法,万一有了别的不该有的念头,对萧穆然是极为不利的。

    本着这个选择,陆宛之一直没有打算告诉张侍郎真相,她相信如果张楚宁知道的话,也是不愿意让父亲知道的。

    为了一个男人而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值得敬佩,也令人惊叹她用情至深。

    可是,终归这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

    在陆宛之的世界里,是永远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的。

    所以很多时候,陆宛之都会觉得自己生性凉薄,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可言,总是清醒的算计着自己的得失,然后再考虑自己要不要付出。

    这样的心理,从一开始她就有。她永远都会衡量对方对自己付出了几分真心,才会相应的去回应几分,哪怕心里喜欢的要命,脸上也可以做到波澜不惊,她就是这样一个拧巴的人,根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或者说,她认为这样面对自己的内心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

    她和张楚宁截然相反,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她会感叹,会觉得张楚宁这样好酷,但是另一方面,她又会觉得张楚宁有点傻。

    不值得,真的没有任何人值得的。可惜,张楚宁再也没有办法听道她这句真心的劝告,已经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能够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死,恐怕对张楚宁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因为陆宛之死活不肯让仵作验尸,所以那些关于她害了张楚宁的流言便愈演愈烈,直到张侍郎也开始怀疑,她才不得不在他们近乎让她要窒息的逼迫下答应验尸。

    要么说朝中那些大臣们个个都是迂腐的蠢蛋,太子殿下还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了家国天下拼命,他们却在后方对着他的妻子这样怀疑指责,动摇军心不说,完全就是切错了重点啊喂。

    不过那些大臣们才不管这些,他们像是中了蛊一般了,就是揪着陆宛之不放。

    好在陆宛之做的周全,仵作验尸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也是认为是溺水而亡。

    如此,那些嘴碎多事儿的大臣们也没了别的话说,但是不知道死活哪个事儿多的,在他们中间开始阴谋论,说搞不好太子侧妃就是被太子妃给推下去的。

    听起来,这个猜测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像这样的事情,宫里常见的很,又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所以有些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的人,就开始听风就是雨,觉得真的是太子妃干的。

    张侍郎不知道是真的就是耳根子软,还是被他们洗脑了,也开始这样怀疑。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陆宛之真的要被气死了,这满朝的文武都是不带脑子的么?怎么随便就上钩了?丝毫没有一丁点儿自己的判断力。

    就这样,人云亦云,个个都开始猜测,那一段时间里,陆宛之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背地里对她指指点点的。

    她倒是不大在乎这些人的看法,早早的把张楚宁葬进了皇陵里,让她入土为安了。

    萧穆然虽然远在前线,但是也听说了京城中的这些糟心事儿,他虽然知道真相,却是不能说的,他只能让陆宛之自己应对,所以他对陆宛之是心存愧疚的。

    虽然,他也动用了人脉,让朝中那些自己的人给太子妃平反一下,可奈何对方好像就是铁了心要让太子妃付出代价一样,卯足了力气,让萧穆然远在前线,也束手无策。

    陆宛之就这么一个人在这偌大的朝廷里扛着,没有人替她说话,没有人敢。

    因为这件事情好像怎么看,怎么都是她的嫌疑最大,太子在家的时候一直是好端端的,怎么前脚一走,后脚侧妃就死了呢?

    这样的巧合,任是谁看了都会觉得有猫腻,况且这些还都是在太子和太子妃恩爱的前提下,本来太子就不愿意立侧妃,是被逼的无奈才立了。

    侧妃进府以后并不受宠,反倒是和太子妃更加的恩爱起来,可过了一段时日,一向对侧妃冷冰冰的太子竟然温和了许多,反倒是和太子妃闹了脾气。

    紧接着,太子亲征,带着人上了战场,刚走没几天,侧妃就一个不小心跌进了池子里死了。

    这么一连串的事情下来,怎么看都好像是有预谋的,而且这样看下来,除了陆宛之,好像真的没有别人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宛之就是浑身长满了嘴,也是说不清楚的,现在看起来,她的嫌疑是最大的。

    朝廷里以顾玄牵头,纷纷开始向陛下请奏,要求彻查这件事情,以还侧妃一个公道,还张侍郎一个公道!

    听了这些破事儿,陆宛之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她真是服了朝中这些大臣们的想象力了,一个两个,仿佛没有脑子一般,就会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他们就附议什么。

    而且,陆宛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这样的反感她,但凡是和她搭个边儿的事情,都会不依不饶,非要把她置于死地。

    得罪了一个两个,好像也不至于会是这样的场面吧?陆宛之有些怀疑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身上有什么特质,让这些大臣们看了就反感吗?

    想不通归想不通,但是陆宛之还是要努力自保的,结果没想到这次还是低估了那些人的能力,她还没有来得及反抗,就被抓了,然后锒铛入狱。

    这一点,是得了陛下的准许的,不过他到底还是顾忌着陆宛之的太子妃身份,所以交代了看守的人,不让对她用刑。

    除了用刑以外,别的都行。

    陆宛之再一次进了刑部的大牢里,作为太子妃,能天天跟进自己家一样蹲牢房,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每次到这种别人会很绝望的时候,陆宛之就会出现一种莫名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