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送亲

十二竹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之毒舌太子妃最新章节!

    也不知道陆宛之具体在信上说了些什么,总之,那赵老爷果真开始给他的小儿子张罗婚事,说着说着,便定下了盛家这门亲家,只不过这人选,成了盛晚烟。

    这其中的缘故,只怕都是因为那天李氏的那番话。盛晚烟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哭天抢地的闹了几天,加上赵家在京城打听了几天,知晓了盛晚烟的跋扈事迹,便犹豫着要退婚,中间曲折了几次,最终才定下了盛采蘩嫁给赵家的三少爷做正妻。为了给盛晚烟留点面子,李氏无奈之下,不得不将盛采蘩记到了自己的名下,名义上,盛采蘩也成了盛家的庶女。这般既不慢待赵家,又能保全盛晚烟的颜面,只说与赵家定亲的是嫡女就是了,时间久了还不影响盛晚烟议亲,一举多得。

    就是凭空的把盛采蘩变成了嫡女,李氏和盛晚烟的心里估计都要恨死了。

    “自作孽,不可活。”陆宛之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徐的吐出了这句话。

    婚期很快就到了,陆宛之作为长姐,要亲自去将盛采蘩送到婆家,这也是她愿意与盛采蘩加盟的原因,正好有借口能名正言顺的去江南一趟,好好的查一查熹明轩。

    “此去江南,有生之年怕是再难回京城一趟,你可有不舍?”出发去江南当天,陆宛之在盛采蘩的房中问道。

    “有什么好不舍的呢?大家都很开心,皆大欢喜,不是吗?”盛采蘩没什么波澜,冷静的说道。

    “我已经向父亲说了,让秦姨娘随你一同去江南生活,他也答应了。”陆宛之继续说道。

    “多谢大姐。”盛采蘩欠身道谢。

    “我还有一样东西要交给大姐。”说着,盛采蘩便招呼身边的丫鬟取了个盒子来。

    “这是?”陆宛之不明所以。

    “我答谢大姐的报酬。”盛采蘩勾了勾唇,笑道。

    离月接过盒子,打开递给了陆宛之。

    盒子里躺着一个小瓷瓶,陆宛之盯着瓷瓶看了看,又疑惑的看了看盛采蘩。

    “你们先出去吧。”盛采蘩吩咐道。

    陆宛之也让离月和云疏道门外候着,待人都出去后,盛采蘩才开口。

    “大姐就不好奇当年的事吗?你的母亲,以及李氏?”盛采蘩问道。

    “好奇,说说吧。”陆宛之吹了吹茶碗里滚烫的茶水说道。

    “当年的事情,我也不过是略知一二,其余的,还要大姐亲自去查证了。”

    “长宁郡主身份尊贵,嫁给我们的父亲后,便一直安安心心的做着盛夫人。我们的父亲借着长宁郡主的势,才有了今日的这等辉煌,后来不知从何处结识了李氏,便纳为了妾。自从李氏进门,后宅里的宠爱便都到了她的身上,长宁郡主不屑于和一个妾室计较,便没理会。可谁知道李氏竟然胆大包天,盯上了盛家主母的位置,在不知不觉中,给长宁郡主下了药,才致使长宁郡主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直至殒命。“

    “你如何知道的?”陆宛之皱了皱眉头,警觉地问道。

    “这个,大姐句不必管了,只要知道我所说的句句属实就好了。若没有这些诚意,我又怎么敢斗胆请大姐帮我这个忙的呢?”盛采蘩勾了勾唇,嘴角划出里一个好看的弧度。

    “你继续说。”陆宛之说道。

    “从此以后,李氏便被扶上了盛家主母的位置。此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知晓,但这个瓶子,是李氏下药的直接证据。里头还残留了些药,大姐不妨找人验一下是何毒。”盛采蘩说道。

    “你从何处得到这个瓷瓶的?”陆宛之问道。

    “做了坏事得逞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消灭证据。当年我顽皮,偷偷的溜去花园玩,为了避开姨娘,总是在草丛里扒着走,结果有天晚上,正好碰见了李氏鬼鬼祟祟的出来,将一个小瓷瓶丢进了花苑的湖心里。许是做贼心虚,她随手一丢便匆匆离开了,结果她力气小了些,药瓶正好掉在了我面前的草丛里,我就将它捡了回来。我姨娘看了那个瓶子,便悄悄的把它藏了起来。”

    “这些事我也是听我姨娘说的,她曾经伺候过长宁郡主,长宁郡主卧床的时日,李氏殷勤的很,总爱去嘘寒问暖,一次我姨娘去给长宁郡主端药,正好撞见了李氏取着一个瓷瓶鬼鬼祟祟的走进了小厨房里。那个瓶子与我捡到的瓶子是一样的。“盛采蘩说道,她将自己知道的全盘托出了。

    “那你又如何认定是李氏干的呢?”陆宛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整个盛家,也只有李氏干得出来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了。她当时已经生了一子一女,盛祁虽是个庶子,但也是整个盛家唯一的男丁,以后家中还是要靠他的。可你觉得,庶子掌家和嫡子掌家,哪个更能让人信服呢?毕竟还有二房和三房的人盯着,他们又怎么会让个姨娘生的孩子凌驾于他们之上呢?“盛采蘩说道。

    “你今日的话我记住了,山高水远,在江南好好生活。”陆宛之真心说道。

    “好,多谢大姐。我也祝大姐能早日查清真相,让那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盛采蘩施礼道。

    送亲的路上,陆宛之的脑子里一直都在环绕着盛采蘩的话,久久不能挥散。关于长宁郡主的这些事儿,她也略有耳闻,加上原主的记忆重叠在一起,她也感觉出来这件事的不对劲,虽然知道李氏很有可能就是始作俑者,可是苦于没有证据,她便一直耽搁着这件事。

    今日盛采蘩的话如同一张白纸黑字的诉状,亲口印证了她的想法,并且还拿到了李氏销毁过的证据,只是她医术不精,不能判断出来这究竟是什么药。这次出来,是要送盛采蘩出嫁,所以她并没有带上青罗。如此,她只能收好那只瓷瓶,回京后再让青罗辨别一下究竟是何物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京,行至京郊时,他们休息了片刻,又继续赶路。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夜里赶路很是不安全,所以送亲的队伍便就近找了个客栈休息了。因为怕招来什么祸端,所以队伍并不十分张扬,只是普普通通的,没什么惹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