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朝堂争论

十二竹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之毒舌太子妃最新章节!

    “儿臣此次前来,是代替太子殿下,向诸位大臣交代的。”陆宛之并未起身,仍旧跪着。

    “哦?”皇帝疑惑的瞧着她。

    “儿臣自知后宫女眷不得进朝堂妄议政事,今日之举实属无奈,过后也自然甘愿受罚。只是,心中的话却不得不说,不仅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大梁。”陆宛之伏着身子,不卑不亢的说道。

    “说来听听。”皇帝看着,颇有兴趣。

    “我进来之前,就已经听到了诸位大臣们的争议,大家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容我多说一句,太子至今生死未卜,尚无定论。若此时另择了太子人选,随后太子安然无恙的回京来时,又该当如何呢?是废了哪个才能让你们满意?太子此次遇险,甚为凶险,诸位不是为他祈福,反倒是一个两个的嚷着另立太子,不知各位究竟是何居心呢?再者,陛下膝下唯独有一子,如今你们叫嚣着换太子,那请问诸位,又打算立哪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子呢?陛下身为人父,得知自己的儿子遭遇此等祸事,已然是伤心至极,你们不考虑圣上龙体宽慰也就罢了,还举着刀子往他心口里扎,请问,这又是哪门子忠臣之道!“

    陆宛之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起初还有人低声反驳,后来却再也没了声音,她的话字字珠玑,砸在了朝堂上。皇帝听完后,并未表态,看不出他的想法。大臣们过了一阵子才开始窃窃私语,他们都没想到太子妃今日会来闹这一出,若说前几个问题尚可好回答,最后的那个问题,却是万万不可沾上的。当今陛下心思深沉,若是被他认为有了异心,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所以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的问题。

    “太子妃这话,说的未免也太冠冕堂皇了些吧。”半晌,一个男子缓缓说道,语气里满是戏谑。

    这个声音不用猜也知道是谁,谢念安的声音很有特点,带着一丝邪气的魅气,很难说的清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总之,是很有辨识度的声线。

    “谢尚书,此言何意?”陆宛之背对着他,冷声道。

    “诸位大臣说要另择太子,也是为了大梁着想,这都过去这么些天了,人还是下落不明,想必太子妃心里也该有个数吧。这个提议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自然也是要立的。而另一边的大臣所言也是有理,贸然立太子,实在是不妥,若不是个合适的人,只怕会断送我大梁。所以,等消息也是没错。只是太子妃这三言两语的,就给我们这些忧国忧民的臣子们扣上了不忠之名,实在是有些荒诞,若都像太子妃这般断言,那往后这朝中,怕是就没有敢说真话的人了。”

    谢念安的一席话,赢得了朝中众人的心,纷纷低头表示认同。陆宛之倒是没想到谢念安会说这些话,她原本猜测萧穆然落水失踪之事可能会与谢念安有关,他这一番话下来,听着并不偏倚任何一方可却让陆宛之更加确定,谢念安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要是他不这么佯装公正的说,陆宛之或许还不会如此确定。

    她跪在大殿上,在心里冷哼了一声,“谢尚书真是有一副好口舌,三言两语倒变成我的不是了。我所说并非是故意要为难诸位,那些事本就是诸位要考虑面临的问题。在场的诸位臣子,哪位没有父母,哪位没有妻子儿女,若是遭遇了这种事情,试问又有几人可以做到铁石心肠,波澜不惊的商量这些事?”

    要说朝臣都是墙头草,可如实是没委屈了他们。陆宛之一语既出,他们也没什么可反驳的话。只能低了头,在心里祈祷着别被这两尊大佛给捎带上。

    “太子妃为自己的夫君做到如此地步,可真是感人至深呢。”谢念安突然笑了,对她说道。

    ”过奖了,在朝堂上,你我皆是臣子,倒也不必说什么感人至深,不过是为了家国大义,不得不说罢了。“陆宛之不甘示弱的反唇相讥。

    “呵。”谢念安哼了一声,却没再反驳什么。

    顾玄全程都没说话,他是个老谋深算的,眼前的境况看起来,并不明朗。皇帝没有表明自己究竟更赞同哪方,若是下错了赌注,可就满盘皆输了,所以他迟迟未表态。

    “顾卿,你有何意见么?”皇帝冷不丁的开口问道。

    “回陛下,臣以为,太子妃与谢尚书所言皆有道理。”顾玄恭敬的俯身答道。

    “哦?此话何意?朕怎么听不太明白呢。”皇帝昂了昂头,并无什么大的情绪波动显露出来。

    “从朝臣的角度看,自然是只能看到朝中暂时无太子之事,从夫妻角度看,则是看到了自己最亲近的人遇难,而从陛下的角度看既是暂时失去了一位肱股之臣,又是暂时失去了骨肉至亲。所以,相比之下,陛下所承受的苦痛更甚。自古天家先君臣后父子,这两重身份压在陛下身上,是双倍的沉重。臣以为,大家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看都不曾有错,只是考虑的不周全罢了,唯有陛下这双重的身份才能客观公正的看待并决断此事,所以,此事唯有陛下定夺,才能令人心服口服。“

    这一番话说下来,皇帝的脸色终于稍稍有了波动,眼神里流露出了一种很复杂的情绪。陆宛之观察着皇帝的脸,便知道他已然有了决断,却还是在犹豫着。顾玄这个老狐狸的话说的是滴水不漏,在场这么多人,愣是没得罪一个,还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还回了皇帝的手里,临时应变的这样周到,不愧是在朝中稳坐着的人。

    虽有不共戴天之仇,可陆宛之不得不承认,顾玄确实很有计谋和手腕,能在这等进退两难之事当众斡旋已是不易,像刚才那般风轻云淡的就解决,普天之下恐怕也没几个人有本事做到了。深谙伴君之道,顾玄可真对得起他这么些年的虚伪劲儿。

    众人都等着皇帝裁断,谁知皇帝久久未作声,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静谧的如同寒冬腊月的深夜,冷冽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