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化龙升天最新章节!
为了让杨佺期安心,桓玄特别找了一个周围是树林的地方,盟台旁边还有乱石,特别能藏人。
终于到了结盟那一天,布置好祭坛,就开始歃血为盟,盟誓是很庄严的过程,点上香烛,杀完牛羊,再把羊血涂在嘴唇上,宣读誓言。三个人虽然互相不信任,依旧朗声宣道:今桓玄、殷仲堪、杨佺期结为同盟,互相扶持,永不背叛,如若有违,人神共弃。
寻阳边风声猎猎,宣誓声也不比风声轻。
为了显示庄重,桓玄特地“请”王愉做结盟的见证人,这个姐夫,他还没放他回去。王愉眉目间和王忱有点相似,只是不如忱洒脱。殷仲堪和杨佺期又互相交换儿子和兄弟,表示信任,桓玄觉得这不是摆明了两个人互不信任,自己是幼子,儿子还不知道降生了没有,就免了此事。
对于建康的形势,桓玄暂时没什么心情去管。在回荆州的路上,家中就有人来报夫人诞下男婴,桓玄觉得对不住妻子,前两个女儿降生的时候,刘清疼得厉害,自己在一旁也心疼。
嘱托冯该几句,桓玄就直奔家中。仙期等已在门口迎接,哥哥桓伟、侄子《,桓胤都在,桓玄说不出的感动,尚未寒暄,哥哥就说:“弟妇和小侄子还在房中等你,你先进去吧。”周围的人都点头。
推门进房,清儿正低声和一个孩子讲话,见丈夫进来,起身迎接,旁边的孩子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呆在原地。
桓玄看这孩子,大概有五六岁,他不会是自己的儿子吧?难道烂柯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再次确认自己离家只有五个月而不是五年,桓玄问道:“这孩子是?”
这时候,那孩子答话了:“我叫王昙亨,亡父将我托于南郡公,故来投奔。”
王昙亨?亡父?桓玄思考,昙者,佛教用语,亨者,《周易》玄语,起名之人应该既好佛,又善于清谈……亡父,难道……
桓玄声音颤抖,问道:“你是孝伯的儿子?”
男孩点点头,眼圈红了,强忍住泪水。
桓玄却忍不住蹲下抱住孩子,念道:“昙儿受委屈了,没有谁为难你吧,你又是怎么到这里的?家里还有谁吗?还需要什么?”
在一旁的刘清说道:“你问这么多,叫这孩子怎么回答?”
此时,一个哭声从一旁的小床上传来,刘清赶紧过去,抱起床上的婴儿,桓玄才突然想到自己还没见过儿子的面,迫不及待地走过去。
小孩子粉粉嫩嫩,玉琢一般,桓玄看着喜欢,就逗弄起来,婴儿第一次见到父亲也不陌生,咯咯笑了。
在一旁懂事的昙亨已经悄悄退下了,桓玄倒觉得这孩子见外了。
桓玄从妻子手里接过儿子桓升,就问妻子昙亨的状况,刘清摇摇头,说具体情况她也不清楚,仙期比较了解。
桓玄也就不再问了,注视妻子良久,说道:“清儿,你消瘦了不少。”言语里含着难以掩饰的心疼。
刘清微笑,说道:“怎么会?我这几天一直在吃,又没怎么动。倒是你,满脸风霜,胡子都没弄清楚。”
桓玄下意识地腾出一只手摸摸自己的脸,把脸蹭向自己的儿子,刘清赶紧去阻止,把升儿抱过来。
本想和妻子再温存几句,门就被推开了,女儿桓简跑进来,桓玄抱起她,问道:“这几天在家乖不乖,有没有整天乱跑?”
见父亲一来就先质问自己,简儿撅起小嘴回答道:“女儿忙着思念父亲,哪有时间听母亲的话?”
桓玄想这女孩子嘴巴上好强,也好动,以前还缠着自己叫她舞刀弄枪,这孩子,倒像足了一个人,不知道那人现在怎么样了。
和妻子儿女叙完后,桓玄就找仙期了解情况。根据仙期的叙述,大概整理出来就是王恭战败后与弟王履骑马打算到曲阿重整兵力,恭很久不骑乘,大腿内侧生疮,不能再去。幸好遇到王恭以前的参军曲阿人殷确,用船载着他,藏在苇席之下,想要投奔进军京师的他。只不过到达长塘湖的时候,遇商人钱强,强以前和殷确有矛盾,就向湖浦尉举报这件事。尉就逮捕王恭,把他送至京师。
至于昙亨,是王恭刚刚被捕后,遇到以前的手下戴耆之,耆之为湖孰令,恭偷偷告他:“我还有庶出的儿子没被查出来,在乳母家,卿为我送去桓南郡。”耆之害怕孩子被查出,就立即这孩子送到夏口。当时,桓玄还在和仲堪等人结盟,不知道这件事,仙期听说后就去夏口迎接这孩子了。
桓玄暗暗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心里,记得很牢。
另外,仙期还告诉桓玄让他很在意的事,就是那天仙期去借昙亨的时候,还见到了谢若云,。谢若云已经成亲了,还是这样毫无顾忌地跑出来?难道被休了?不过,也没听说谢家和袁家闹出什么矛盾。桓玄满腹疑惑,却也不敢明着打听这些事,后来问昙亨关于送他来的女子的事,昙亨说他和另一个本来要被抓住,是那女子带着他们躲过的。
当晚,桓玄就找昙亨谈话,耆之交付完孩子后就走了,他庶母已经悬梁,乳母不方便跟过来,现在孩子在这里是举目无亲。桓玄也差不多也是在这个年纪失去父亲,相较之下,自己就幸运多了,有叔父、堂兄弟还有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
盟完誓,三人共同拒绝朝廷的任命,作为盟主的桓玄起草奏章,联名上书皇帝,诉说王恭忠心耿耿,求诛刘牢之和司马尚之,还质问朝廷殷仲堪没有过错,为什么朝廷单单降了他的官衔。
直到一切都顺利完成,杨佺期还是不见周围有任何异动,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僵着脸,真佩服桓玄还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再到军营一看,本来准备埋伏的士兵已经索元拉倒教练场上,在比试骑马射箭,面对苦着脸的士兵,杨佺期哭笑不得,告诉他们暂时什么都不用做了。
收到桓玄等人的上疏,朝中又是一阵骚动。这显然是殷仲堪不高兴了,看来殷的实力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强。
元显还想继续和他们对峙,司马道子已经不想再做计较,解决掉王恭,对他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再问问其他同僚,都说这次王恭已伏法,其他的人不再追究就好。至于诛杀刘牢之、司马尚之之类的就先不管,先恢复殷的官职,如果还要诛杀他们,就再去讨伐殷、桓等人。
总之,在众人的商议下,朝廷对他们三人做了最大的让步。桓、杨依旧是上次诏书所宣的职务,殷依旧为荆州,桓修可以回来了。
并以皇帝名义对殷仲堪下诏于曰:间以以将军凭寄失所,朝野怀忧。然既往之事,宜其两忘,用乃班师回旆,祗顺朝旨,所以改授方任,盖随时之宜。将军大义,诚感朕心,今还复本位,即抚所镇,释甲休兵,则内外宁一,故遣太常茂具宣乃怀。
皇上如此好言相劝,殷仲堪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和桓玄等一同回去了。本来,诛杀司马尚之兄弟的条件附在那里的意义就是为了显示我们荆州这边也没有占尽便宜,也做了很大的让步,自欺欺人的举动,早就见怪不怪了。
差点忘了一个人,那就是庾楷,司马道子虽然常常退让,可还是对这昔日好友的背叛耿耿于怀,就没有赦免他。对于王恭的死,桓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迁怒于庾楷,但人家毕竟来投奔自己,就任命他为武昌太守,显然这个官职太小。卞范之劝他不要这样,多个人怨恨自己,没有必要,如果真讨厌庾楷,把他扔给殷仲堪安排就行了,桓玄不听。
桓玄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见好就收,最后,为了尊重姐夫的意见,他问王愉是愿意跟着自己会荆州还是重回建康。
这可把王愉给难住了,他知道,若跟着桓玄,以后肯定只能看他脸色行事,回建康,肯定会被建康的大臣们小瞧。
桓玄看出他的心事,道:“姐夫不比多心,你是我姐夫,我肯定不会亏待你。”
亏待?看庾楷的后果就知道了,王愉不答。
桓玄有道:“这次举兵,死于乱中的无名士卒尚且不算,王孝伯身亡,庾楷败走,司马尚之兄弟从未赢过,司马元显临阵脱逃,最后太傅也委曲求全,姐夫你只是被我请过来商议而已。”
王愉一听,他这样说也没错,确实,比起来,总会有更狼狈的人,于是,他回到了建康。不出桓玄所料,建康的人除了善后之外,对这次的殷仲堪起兵闭口不谈,王愉官复原职,在去江州以前的职位,在王珣的失意下,他连罪己表都不用写,总之,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个劝阻殷仲堪起兵被革职的江绩,朝廷听说他的事迹后就任命他为御史中丞,他也不闲着,又参了桓修一本,说他受了杨佺期的怂恿,没弄清楚状况就胡乱出主意。而司马元显等也怀疑他是为自己的堂弟桓玄说话,就下旨免去了他所有的职位,而桓玄那边也没收到桓修怎么帮助自己的消息,最后把桓修搞得里外不是人。
即便如此,桓修到底还是抱怨桓玄联合殷仲堪,不让自己入荆州,明明都是桓氏的人,而桓玄却帮助外人,亏他还向朝廷为他讨了江州刺史的位置,于是,桓修和桓玄的间隙也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