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拂郁

窗下清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虚妄殿最新章节!

    赵修远问法明寺主持普济:“法师,圣尊后何时起驾回宫的?

    普济合十作揖礼:“回太子殿下,圣尊后走了约半个时辰了。”

    赵修远噤声,怔怔向寺院大门投去目光,隐匿在山林中的皇寺圣神庄严,竹林石径,禅房花木,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此刻看来统统都是无声的叩问。

    普济诚邀:“太子殿下,如若有闲,随老衲一同进去喝杯茶吧。”

    赵修远施合十礼:“有劳法师了。”

    入方丈室,普济亲自取出茶饼煎茶,又命僧人焚了檀香,那香氛从白瓷莲花三足炉中袅袅升腾,氤氲缠绕,赵修远终忍不住询问:“法师,圣尊后可有说什么?”

    普济替他舀一碗茶汤,徐徐回道:“圣尊后说:‘大昜王朝,孝制天下,太子殿下为母禅修祈福,德以对天,孝以对祖,轨物范世,乃万民之福。”

    赵修远叹口气:“圣尊后定对我此举心存芥蒂,否则不会不肯见我。”

    普济亦不言语,折回内室,取来一锦盒,双手呈上。

    赵修远不明,问:“法师,这是何物?”

    普济回:“这是太子妃殿下为皇后殿下刺血抄的心经,圣尊后要老衲转交于殿下,”他将锦盒放置到赵修远身侧的案头,复言道:“太子妃殿下为新婚当日不能像太子殿下一般亲力侍奉于皇后殿下榻前抱有歉意,于是,刺血抄经诚心发愿,求诸佛菩萨佛力加持,让皇后殿下转危为安,逢凶化吉;太子妃殿下说这是她所能为皇后殿下所尽的一点绵力。”

    赵修远却嗤笑一声,用手背随意将锦盒推至另一旁,讥讽道:“不愧为俞相之女,做戏,也知演全套。”

    普济不声响,思揣片刻后,便提手舀了一勺茶汤自顾加到他的茶碗里,茶汤满,缓缓溢出,赵修远看一眼提醒:“法师,茶已满了。”

    普济依旧不言语,提勺又舀了茶汤,继续往里加。

    赵修远略提提声:“法师,茶碗里有旧茶汤,新茶何从入?”

    普济莞尔,放下茶勺,捻起手中的佛珠,终于开口道:“敏敏如殿下,可殿下又可知,殿下不肯舍弃的成见便是这旧茶汤?”

    赵修远一顿,半晌无言。

    普济又道:“从片面知,从他人知,不可知全貌;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殿下不会不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道理。”

    赵修远噤声。

    大殿内传来朗朗诵经声,周而复始至日暮。赵修远负手站在窗口,眺望远方寒月下薄雾环绕的群山峻岭。

    思及往事,心绪澎湃。

    依稀记得,那是幼时的端午家宴,一家人其乐浓浓;母亲抱着浅笑盈盈的胞妹,替他夹了最爱的红烧肉到碗里。

    内侍报:俞相参见。

    须臾,气氛凝重。丝竹歌舞戛然而止,爹爹收敛笑意,立刻起身相迎,二人至内堂密会;赵修远无意中瞥见父亲的面孔上,有敬畏、有怯弱,亦有愤懑;只是他身边拥有不世之功的开国辅臣熟视无睹,这种藐视天家的行为直至开成六年变本加厉。

    犹记当年,北有大旱,他父亲徒步至祖庙祭祀求雨,求雨不得,俞相便令其下罪己诏,诏曰:朕以凉德,缵以大统;然继位以来,懈怠政务,乐不思蜀;今降天灾,民不聊生,罪在朕躬。

    当晚父亲酒醉呓语:“吾儿可知,爹爹权力实有未足……”

    每每念及,苦不堪言;每每念及,深恶痛绝。

    于是这种情绪不免根株牵连至俞陶,所以他才会在迎亲时,冷若冰霜;所以他才会在洞房时,选择逃离。

    只是案头锦盒内的《心经》,时不时又来侵扰,他体内便有两个自我开始了争执。

    有个小和尚进来替他添香。

    赵修远转身问他:“小师傅,如何才能缓解心头积郁愁苦?”

    小和尚回:“殿下恕罪,小僧不敏,无法替殿下授业解惑,不过小僧常听师傅用《心经》里头的一句偈语劝慰他人,说的是:‘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小师傅,那如何才能心无挂碍?”

    小和尚答:“师傅常教我们: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赵修远浅笑:“小师傅,所有人都这样。”

    小和尚摇头:“不,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他们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赵修远顿一顿,笑语:“我知道了,夜阑更深,我此刻便去睡觉。”

    小和尚合十揖礼道:“殿下,好生歇息。”语毕转身预备离开。

    赵修远问:“小师傅,你叫什么名字?”

    小和尚转身,恭敬作答:“小僧法号易秉。”

    “好,我记下了。”

    “殿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殿下,好生歇息。”易秉退去。

    佛得无上正等正觉,无我无他,众生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摄受度化,无分别心,只是佛度有缘人,而非此刻的他。

    所以赵修远,依旧辗转反侧。

    七七四十九日转瞬而逝,赵修远告别普济、易秉,登上轺车告辞离去。

    一行人缓缓下山,经过山脚的竹轩桥,赵修远依稀记得,这座桥原本叫段家桥,因为此地有座段家庄,段家饼铺闻名遐迩,他胞妹赵养颐,最喜欢吃里头的桂花松糕……

    如今,物是人非。

    赵修远唏嘘一阵,挑开帘子往外望去,天地间一片盎然,绿柳轻拂,清香扑面,俱是看花人簇拥;远处有少女打着秋千,落樱驾着穆穆春风翻转而下,流连于她的鬓角眉间,而后徘徊在衣袂裙边;温润如玉的季节里,她银铃般的笑声伴着容容流云,流淌萦绕。

    他的妻也会有这样稚气的笑靥吗?他的妻也会这般无拘无束吗?

    他遐想着,将目光投向了香灰胎色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