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心不忿因念亲情,话已明天伦不永

沈燕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奸臣与妖妃最新章节!

    话说沈宁安只愈发被父亲说的无地自容,只低着头听他数落,旁的自然无庸顾及,只当自己纵性惹祸,使爹娘分忧,又听那一会子话,愈便愧惧甚多。

    自始乃为恭默守敬,喑声无语之态,实是无话可接,早已将悔意显之于面,却对仕途经济不可松口半分,足可见其决心已定,难生焚舟破釜之心。

    沈秉文自也无话,只叹息一声道:“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本也无甚好说,但你一女子何故偏要去争那一口气,打量人世不平,若是争了气又能如何?既是托生于世,便索性尽了该尽之责,再图来生求报。

    可你分明倒行逆施、逆天而为,甚至来了一出乾坤颠倒的戏码,倒真好大的能耐。”

    这沈秉文从前本也是习过书的,其族亦有光耀门楣、棠棣并茂的念想。奈何其子虽是聪颖,到底于官场龃龉多过灵通,反倒对商贾诸事兴致勃勃。

    且本朝商人倒不似前朝般地位卑微,朝廷守望千里山河、风光连横,国库虚空也是万万不能,因此并不打压。此番宽裕政策,着实予了那些行商坐贾喘息之机,因此富商豪贾愈见多长,但凡战乱遣将之际,便少不得要他们发挥。

    如今这沈秉文能说出这一茬茬的道理,自是无甚奇怪,正因其祖上多有诵读诗书者,且他并非迂腐之辈,又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心念,便也推崇沈宁安习书。

    “爹也是诗书颇通,女儿启蒙之时全赖您亲自教养,向来不信怪力乱神之语,今日如何反又提起这前世今生?

    倘真有这般,世人何不就着今生及时行乐,索性来世还有,到底能够赎尽罪孽。岂不知如此生生往复,何时尽头?你且拉一个人出来问问,他若能够叙言今生来世因果,我也佩服你。莫说是没有,就是有,谁能记得?

    爹总要我如何,可您从来不知女儿心底所想,此番我虽有万分的愧疚,却从未后悔如今结果。古时多少女中豪杰,偏我想要就不能够?如此不公,又凭什么?原您也并未拘紧了我,幼时如愿以偿,今日一切顺遂,才能让我任意施为,成就今日。”

    说罢,又是跪下与他磕了个头,便再不肯起,眸眼通红,却忍着不再掉泪。

    沈秉文哪里想到他能如此回应,本是气结于心,悒郁不忿,如今更是大不乐业,一时红了眼眶,只抬头仰望平棊上的贴络华纹。却不想叫沈宁安瞧见,也终究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

    他只缓了一阵,将思绪整了过来,才说道:“你年纪尚轻,不知世路,又能明白我的担忧?人生来便是受苦的,如何同命争得。你虽是不世出的能人,究竟女儿身,体面光彩能福泽几时?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也。

    到底是我纵了你,更害了你啊!”

    叹息一声,又是缄默半晌,便去观察沈宁安的面色,见他只一味跪在地上是低头喑声,却也不知面色。

    他只当是无话可说,便又道:“你说要识字断文,我便请了先生来,却没想到将你教的如此无法无天,不知分寸了。我要是知道你如今这样,当日凭你怎么求,也断不该同意了。女子就该相夫教子,归于门庭,让你学书本是希望你懂的更多,日后才不至像个深宅妇人般没有依凭,纵使旁的不能够,也有些志趣,不至于临到丈夫不慈、子女不孝时,便一味俯就,全然没有了活下去的指望。

    更不该为图你的好,纵着你终日男装示面,因此存了希望,便以为我们是支持的。从前我们说话尚且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必定是我疼你,你敬我的,如何今日竟是半句话也说不到一处?更多的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且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目今一旦舍我们离去,如何再寻相见之机,到底忍心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自是为你计了,却也没深远到这程度。你是有大志的人,我们那样的地方,恐难留住,只怕日后都是要分道扬镳的,再不相见了。”

    沈秉文说完,只满眼悲凄的望着她,也自知如今说再多,也断无回头之力,偏只是堵着一口浊气,不吐不快。他背着手走来走去,一时拿去茶盏来喝,一会儿又走到窗边瞧尽底下风光,后来又走到沈宁安面前蹲下身来,将她扯起来,却说:

    “我自知你不是普通闺中女子,自也知道你是为了什么,既已然到了这般田地,也断无回旋余地。今日过后,为父便回了,你娘那处我自会好生劝诫,哄的也罢,骗的也成,总能稳住。

    她是最疼你的人,如何不会伤心,但我与她相濡以沫半生,她自是舍不得离了我而去。最多便是哭一阵子,料也不会大碍,且家中素来有些生意,倒颇过得。你也不必忧心,只管好自己才是正经。如今最大的期盼,便是你能平安。”

    须臾便走开,又是背着手,眼中噙泪无语望上头。沈宁安听罢,只如万箭簇心,虽父亲如今态度到底好转,想必已将怒与心伤悉数掩盖,不让她察觉,可自己偏是最对他不起的人啊。

    沈宁安听罢这一席话,不自觉滚下泪来,只不住喃喃自语:“是女儿对不住你们,从未有过一天的承欢膝下,还尽是找的气受。父亲临到今日,还为我着想,可让女儿无地自容啊。”

    沈秉文背着手说道:“索性如今木已成舟,说再多也是于事无补,只望你日后好自为之,女儿身的事只要不外道,也能瞒的过去,总归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是日后这天伦之乐,怕是无福消受了,你我父女情谊、家族长短也是见不得光了。”

    忽然又四处踱步,竟想到从前的时日,他家的院子里栽了一棵桃树,每年三四月份时便芬芳满地,沈宁安总爱掬一捧桃花送到他的书房,却总不让他瞧见。直至他后来躲着瞧了一会儿,才被捉了个正着,他便将沈宁安抱到自己身上,笑着问是为何,沈宁安那时天真的话语犹在他耳边回荡,她说:

    “爹爹每日忙,都不能欣赏院子里的景物,宁儿便想将花儿送给爹爹,这样爹爹也可以看到了。”

    如今忆起,却是温暖回味,只那样好的日子为何过得这样快,不禁一阵落寞。缓一阵后,他又回过头来,冲沈宁安笑道:

    “我明日便回了,宁儿今日可否陪爹吃一次饭,也好让我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