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谢安之死

伍辛老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北方突现如此剧烈的变故,东晋政府岂有不动心的道理,早在384年5月,就已经着手恢复领土。

    但都是局部的小打小闹,并没有长期和大方向的规划。

    考虑到政府首脑谢安是个无所事事的清谈家,这种事倒也并不稀奇。

    虽是小打小闹,因为前秦江河日下,所以倒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竟陵郡长赵统,率先出动,进攻襄阳,前秦荆州督导官都贵,直接放弃城池,逃回鲁阳。

    接着前秦洛州督导官张五虎,也放弃抵抗,不等晋军讨伐,就主动献出了州政府所在地丰阳,宣布归降。

    没多久,长江上游的官兵也开始行动了,东晋梁州督导官杨亮,率大军五万人,进攻前秦所属的巴蜀,并让巴西郡长费统,率水陆联军三万人担当先锋,杨亮则率军进驻巴郡,作为后继。

    前秦益州督导官王广,派巴西郡长康回等人抵挡晋军攻势,但秦军已无斗志,康回屡战屡败,退回cd梓潼郡长垒袭更是直接献城投降。

    东晋荆州督导官桓石民也不甘示弱,领军攻打鲁阳,很快便攻克,然后派河南郡长高茂北上进驻洛阳。

    进展固然算不上神速,前景总是好的,就算这么一点点地收复故土,只要能坚持下去并保持势头,喊了多年光复中原的终极目标还是有望实现的。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各地将领大显身手之际,61岁的崇德太后褚蒜子不幸病逝,也因此国丧而耽搁了两个月的北伐进程。

    一晃到了8月底,在谢玄的百般催促下,谢安终于向司马昌明上疏请求乘着前秦瓦解的机会,收复中原。

    难得谢老爷子亲口说出这种话,司马昌明当然不会驳他的意,当即批准北伐,并让徐兖二州督导官谢玄为前锋司令官,率豫州督导官桓石虔一起讨伐前秦。

    谢玄早已准备充分,收到任命后就立刻进抵下邳,前秦徐州督导官赵迁,放弃州政府所在地彭城,落荒而逃,谢玄大军于是顺利进驻彭城,并擢升爱将刘牢之为彭城郡长。

    前秦此时已无威胁,晋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黄河以南的各城池纷纷归附。

    眼见北伐顺风顺水,谢安也有些跃跃欲试了,当年桓温都没能完成的事业,搞不好自己竟能实现了,这是何等荣耀,越想越激动,上疏请求亲自统军北上。

    司马昌明只觉好笑,这货一大把年纪了还凑什么热闹啊,但也不好拒绝,便加授谢安为扬江等十五州军区司令长官,再加授黄铖,并不限定日期,准许他择日出发,也就是只给个头衔,做不做事情根本无所谓——料想谢安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实际上谢安也确实并没有北伐的决心,领军打仗岂是儿戏,远比在家花天酒地要辛苦千倍万倍,因此半年过去了,谢安还在广陵滞留,并已萌生退意,可又担心面子上过不去,便于385年4月15日,在广陵郡的步丘,兴筑了一座新城先住下,能拖一时是一时。

    他虽并无大志,但前线的将士们倒是屡传捷报,谢玄自出征之日起,接连收复了徐豫洛兖青五州,蜀郡郡长任权则终于攻陷cd收回了益州,朝廷暂时调任广州督导官罗友为益州督导官,镇守cd至此衰败的前秦领土已几乎被东晋和新兴几个国家吞食殆尽,而晋军接下来想要与几个新兴国家争锋,难度就大得多了,北伐事业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难有更大的突破。

    即便这样,东晋也总算没有重复后赵大乱时寸土无功的尴尬。

    当然这一切对谢安来说,丝毫没有杯中酒和盘中肉更具吸引力,他在新家住了一年多,已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打着北伐的幌子,过着逍遥的日子。

    若在淝水之战以前,他这样的状态只怕还有不少人吹捧,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不变应万变”云云,但经过淝水之战的洗礼,谢安早从神坛上黯然坠落,时人再不会对他那么盲目崇拜。

    在国人都迷糊的时候,谢安总是最清醒的,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本事和处境,当国人渐渐恢复清醒,他则是最迷糊的,仍然沉溺在自己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现在的奢靡生活之中。

    因为朝中并没有新兴的强势人物,当年对他极力赞扬的那群人,注定又不可能立时扭转态度,那岂不是自己打脸,所以谢安虽然招人嫉恨,但却并不会受到任何公然的指责和非议,仍旧安然无事,一如过往。

    直到8月22日,所有这些都大不一样了,因为谢安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住处溘然长逝,享年66岁,关于他的葬礼规格,完全依照桓温的前例。

    “死去原知万事空”——确实如此,谢安死后,举国上下表现得极其安静,既没有人表达惋惜,也无人表示恼恨,仿佛从来没有过这个人的存在,又仿佛死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么无关痛痒,无足轻重。

    谢安的族人不知对这样的局面,会做何感想,谢安本人若是泉下有知,又不知会做何感想?

    几天后,司马昌明下诏让22岁的宰相、琅邪王司马道子兼任京畿卫戍总司令、主管朝廷机要、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任命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谢石为首都卫戍司令官。

    东晋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没有谢安的朝廷注定会大不一样。

    然而是福是祸,并不好立刻下定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国人自己的感触最为深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