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初到建德郡(五)

看泉听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隐凤朝阳最新章节!

    大伯只是去梁国给她挖工匠, 谢知见他还不觉得太惊喜,看到三姨她是真惊喜,起身迎上三姨叠声问:“三姨你怎么来了?”

    “我来伺候姑娘。”三姨看到瘦了的谢知, 眼泪差点没掉下来,“姑娘怎么这么瘦了?”她听到姑娘这些天的食谱,越发心疼,对谢知说:“我这次带了不少粮食过来, 姑娘尽管吃米饭, 我们吃得起!”

    谢知:“……”她不就是改个健康食谱么?怎么大家都跟发生大事一样?“三姨, 我现在还是吃米饭, 就是夹杂着别的粮食吃, 这样对身体更好。”

    “是吗?”三姨将信将疑的看着谢知。

    “真的。”谢知保证说:“不信你们今天陪我用午膳。”

    三姨道:“正好我们也有事要跟姑娘说。”

    谢知让人上茶,先问甲一两人路上顺利不顺利?甲一说:“姑娘, 您要的人我给你带回来几个, 不过除了一个年迈老朽的,余下都只是那些老小子的徒子徒孙, 只造过船,没造过海船。”

    谢知并不意外, 毕竟她现在这情况, 还没好到达到让人愿意背井离乡投奔, 有年轻人愿意被自己高薪引诱而来已经很不错了, 谢知说:“那就先让他们去学堂授课,教人怎么造船。”

    甲一问:“姑娘不准备出海吗?”

    对大伯和三姨,谢知没什么好隐瞒的, 她坦白说:“我预算不够,没钱造船,手上也没海图。”造海船很贵很贵,谢知没狂妄到现在就造海船,她的计划是五年以后再说,现在先培养人手。

    甲一和三姨互视一眼,甲一犹豫道:“我们这次回梁,发现广东港很多商道都停了,港口闲置了几艘海船……”

    谢知听得眼睛都亮了,“大伯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船买过来?”

    甲一说:“官府肯定不会卖海船,我们可以通过谢家换几艘半旧的小海船。姑娘要的也不过是跟扶桑贸易,可以先用小海船。”

    谢知问:“那海图呢?”她还没有海图。

    “海图我带来了。”三姨将身后的一只箱子说:“谢太傅当年就曾主持过海上商道,家里就存有海图。”不过这些都是谢家珍藏,秘不示人。

    谢知问:“叔祖父是不是有什么吩咐?”

    三姨说:“族长说扶桑人极喜爱丝绸和茶叶,姑娘如果想跟扶桑做生意,丝绸和茶叶可以由谢家来提供。姑娘如果缺粮食,也可以由谢家提供。”有了谢知的占城稻,谢家去年试种二季稻,粮食产量不说翻倍,也增加了七八成。

    谢知扬眉:“他有什么要求?”

    三姨说:“他们要琉璃镜子的做法。”

    谢知摇头,一口回绝:“不行。”玻璃镜子的做法,谢知不想告诉任何人。

    三姨和甲一互视一眼,三姨问谢知:“那做法可有不好之处?”

    谢知颔首道:“琉璃镜子的做法有毒,我一年只准备做六百面,一百面内销,五百面外销。”谢知说的一面镜子都是巴掌大小的,她不做大镜子,技术也不过关。她现在有十个知道核心技术的工匠,六百面镜子,每人六十面,可以做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她还给他们准备防毒面具、护目镜、手套……保管他们不会有职业病。可十个人她可以这么准备,一百人她勉强也可行,一千人就就没法子,所以谢知只准备把这个当成奢侈品。

    三姨有些为难,毕竟现阶段谢家对他们的支持还是很多的,谢知微微一笑:“我可以告诉他烧琉璃的法子,就是那些西域商人带来的琉璃器,西域的商人可以用来赚钱,我们也可以用来赚钱。”谢知知道现在华夏用的玻璃器皿都是通过商人运来的,价格昂贵,只有贵族才能用。

    “你说那些西域商人带来的琉璃器?”三姨吃惊的问:“你已经知道怎么烧制了?”

    “知道。”谢知是记得古代烧玻璃的配方的,她只是现在让工匠在研究浮法玻璃,这是需要用锡槽和锡液。因为太危险,谢知让人全副武装,只搞了一个小锡槽再研究,要是研究不出来就继续用普通方法制造平板玻璃。

    三姨眼睛一亮,“那再好不过,我这就让人去给谢家送信。”

    谢知说:“以后谢家都会给我送粮吗?他们怎么过来?”

    三姨道:“从长江出发,然后出海走海道运过来。”建康跟扶桑也有海道,走的就是这条路,陆运粮食消耗太大,还是用海运方便,十来条船一年运两趟,就够建德郡这边吃上一年了。

    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谢家只是官职在梁国不显,本身的家底还在,谢简早把族长之位给了自己亲叔叔,现在谢氏族长是谢简的堂弟,谢知给谢家送来占城稻种,谢家这点粮食还是愿意提供的。这对谢家来说也是一条退路。

    谢知若有所思的问:“这一路上有海盗,不太平吧?”

    三姨说:“我们有侍卫。”

    谢知道:“我跟五哥去商量,让他练一支海军出来,让亲卫也适应海上航行。”万一他们将来逃亡日本,要是亲卫都是旱鸭子就闹笑话了。

    甲一问谢知:“姑娘,我听摇光说,你想在海边开盐田?盐如何开辟田地?”

    谢知盐田大致方法跟甲一说了一遍,时下的盐都是粗盐,谢知等人用的盐是直接从盐井里的盐,相对精细些,但还达不到谢知的要求,谢家的盐都是谢知再次提纯过的。甲一听说盐居然不用铁锅熬制,只要放在海边晒盐,不由道:“姑娘为何不现在就开辟盐田?”

    谢知苦笑地说:“我人手不够。”这些事谢知不想跟五哥说,省得加重他心理压力,可对大伯、三姨没什么不好说的:“这里气候冷、日照长,顶多能种些粟米、豆子,别的或许也能种,但收成肯定不好。我缺粮食,只能让人多开田。”

    甲一皱眉:“这里就没可以种的作物?”

    “种棉花倒是可以,且棉花还是蜜源植物,能养蜜蜂。”

    “养蜂?”甲一和三姨面面相觑,“蜜蜂还能养?”

    “蜜蜂当然能养,养了还能采蜜。”谢知轻拍额头,“我都忘了,这事你也跟叔祖父说一声,江南天气比这里好,紫云英、枇杷……都能采蜜。”说起枇杷蜜,谢知面露向往,“我好久没吃到枇杷蜜了。”她以前最爱吃枇杷蜜了。

    甲一暗忖,你什么时候吃过枇杷蜜?蜂蜜还不是野外采来的,谁知道是什么花上出来的。不过他也习惯姑娘没事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了,“若这里能种棉花,也不用多种粮食,粮食可以从江南运过来,我们用棉布交换。”

    谢知听说叔祖父肯支援她粮食,她就开始打这个主意,“怀荒适合养牲畜,我们还能用肉来换粮食。”如果是冬天运的话,风干的肉也能保持不短的时间。

    甲一说:“姑娘,我们先把盐田办起来。”历来盐才是发财之道,因为是个人都离不开盐,他一开始不知道姑娘还会利用海水晒盐,如果知道,他早让姑娘开辟盐田了。

    “可是我们没人啊。”谢知说。

    “我去抓回来。”

    甲一的话让谢知张口结舌,“抓?怎么抓?”

    甲一淡淡道:“高句丽、库莫奚、契丹,再往前一点就是柔然,哪里没有人口?”

    谢知讷讷的说:“这样不好吧。”

    甲一了然的看着谢知:“姑娘没把这是跟秦将军和五郎说。”

    谢知偏头想了一会,“我不记得了。”

    甲一笃定道:“你就算说也没说清楚,要是让秦将军和五郎君知道你是这么晒盐的,他们肯定让你先把盐田办起来,这事必须要跟秦家合作。”只有跟秦家合作,才能弄出盐田。

    谢知迟疑好一会,“找秦家也要抓人吗?”

    甲一知道姑娘心善,解释说:“光是控制盐田就需要大量人手,秦家恐怕也一时分出那么多人,肯定要去抢。”甲一笃定的说,他说的大量人手是安排护卫盐井的人手,苦力可以让奴隶去做。

    “那我告诉陛下,是不是就不用控制盐田了?”谢知问。

    甲一和三姨轻咳,要不是对姑娘脾气熟悉透了,他们一定怀疑姑娘对陛下余情未了,两人无奈道:“姑娘,这事你跟五郎商量了没有?”

    谢知摇头,她怎么好跟五哥商量这种事,这事要大人来说,这样也能增加秦家的份量。

    “就算你告诉陛下,陛下也会去抢人的。”甲一实事求是的说,鲜卑本来就是一个奴隶制民族。

    “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可我们这里不能抢人。”谢知沉吟了一会,还是想严守自己的底线,“我们先小范围的试验盐田,等成功了再招人。最晚也要明年了,明年我们手头就有不少东西,可以跟人换奴隶。”谢知觉得自己来古代以后,已经打破了很多以前的思想,她确实在被这个世界同化,但是她不想自己被彻底同化,有些底线她必须坚持,哪怕这些看起来有些可笑。

    谢知坚持,甲一只能答应,他又跟谢知说了一会话,陪谢知用完午膳,就去看亲卫了,他离开这么久,不知这些小子有没有偷懒。三姨则拉着谢知的手跟她说两人分开后的事。

    杨媪去江南后,也住在谢知的农庄,她是干惯活的,一下空下来也有点不适应,三姨就把手头的事务都交给她,她则跟甲一来建德郡伺候谢知。这里苦寒,三姨生怕谢知过不惯。

    谢知则把这段时间的事都给三姨说了一遍,说着说着才发现,时间过去似乎不久,但她身上却已经发生这么多事。

    三姨欣慰的看着神采飞扬的姑娘,以前她就觉得姑娘在京城过的压抑,这里虽然苦寒,可只要姑娘过的自在,她就开心。

    谢知想着后日还要去建德王府,就同三姨一起给建德王妃备礼物,谢知给建德王妃准备了用玻璃瓶装的蔷薇香水,用棉布织成的绚丽黎锦,还有一匹天蚕丝。

    三姨看着被装在玻璃瓶里美不胜收的香水,不禁脱口而出:“这也是你让人烧制出来的?”

    谢知笑道:“对,三姨你觉得我拿这些去跟外商做生意如何?”

    “一定能赚大钱!”三姨不假思索说,就是她看了都心动,别的说别人,她相信任何女人看到这瓶香水都会疯狂的。

    谢知眉眼弯弯一笑,先跟柔然、高句丽和扶桑做生意,等将来自己实力雄厚了,再给罗马做生意。谢知在建德郡信心满满的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安城谢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