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生存[末世]最新章节!
走进收容所内, 里头已经住了不少人,看着还挺乱的。
俞蘅接了林奶奶他们之后, 带着他们去了宿舍区。说是宿舍区,其实只是沉云乡体育馆附近的伴生区中的一个建筑, 就在三楼。
这栋楼其实是还未投入使用的商场,并不是住宅区。楼内的空间被隔成一间间的店铺,俞蘅他们分到的就是其中一间中型店铺。
大是非常大了,不过四周都是玻璃墙,不太方便。
“找点报纸什么的蒙上吧!”林双凤说。
“一定要的,不然太透了。”家里在干啥都被人看见,也太别扭了。
“那我去问问有没有报纸。”
俞蘅走出房间, 四周都是昏暗的, 只有走廊有暗淡的黄光。这一层似乎只住了他们一家。
沿着走廊往外走,他找到记忆中在楼道口的执勤岗,这里有两个执枪士兵。
他客气地询问之后,得到一楼有后勤室的消息。
来到一楼后勤室, 听到他的要求, 工作人员说:“系统里没有你们一家的名字,按照规定不能直接批物资给你。你需要去找一下批你入住的负责人,询问一下今后你们一家的物资领取走哪一边的后勤部。”
“好,谢谢你。”
等俞蘅找到刚刚那位女士问清楚之后,他才到后勤处领到需要的东西。
回到房间之后,他跟林荣标他们说了一下这件事:“我们虽然住在这里,不过领物资的地方还是跟其他幸存者一样, 这栋楼一楼的后勤部我们是领不到东西的。”
几个人一起工作,很快就把玻璃门窗全部糊了一层旧报纸,处于这个房间终于给人一点安全感。
一家之主林荣标大手一挥:“先睡一会儿吧!”
俞蘅秒睡了,今天一天都精神高度集中,现在早就很累了。
第一天醒来之后,他又出去打听消息。此时是早上七点半,而食堂已经排起了长队。在进入收容所之后,每个人的行李物资都需要接受检查,同时数量也会被登记在案。
这跟上个毒雾世界中安全区的管理很像,收容所不会收缴你的物资,不过在你自己的食物没吃完之前,收容所是不会给你提供食物的。
而林家拿出三分之一物资换房间之后,剩下的三分之二也被工作人员登记为:四十六天自给,计算依据是每天每人最低消耗。
而不管是领取食物或是其他物资,目前都是免费的,当然,这些记录都会被登记在册,以后收容所肯定会让他们有所付出。
观察过食堂之后,俞蘅又把其他地方逛了一圈,还遇上了喷洒车,与五道水雾瀑布来个面对面,差点被刺鼻的药剂味道冲晕过去。
“小伙子,要习惯这种味道啊,这是虫子讨厌的味道,好东西呢!”
面对其中一个中年司机的调侃,俞蘅也只能苦笑着点头,让到一边去。
他已经跟林双凤他们说过如果自己没回家,不用等他吃饭,因此他巡查过收容所之后,开车外出了。
收容所内并不限制外出,只要你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收容所甚至支持幸存者外出自行获取物资。
沉云乡的收容所建立半个多月,一切都还处于初建阶段。再加上新发出去的广播又招来大批的幸存者前来投奔,因此运作起来更加繁忙。
离开沉云乡收容所的一路上,俞蘅和大批的车辆擦身而过。
出门来,他并不是想找食物这类物资,直接看着牌匾广告牌找书店。
沿路的商铺果然都空了,书店无人问津。
俞蘅即使再沉稳,忍耐了这么久终于找到机会再赚薪火点,此时也无法抑制住心中的高兴。
沉云乡收容所目前正忙于物质方便的建设,还远不到能够腾出手到文化知识抢救工作上。
留下每一本书的孤本到书店隐蔽的地方,俞蘅花了一天的功夫把沉云乡收容所附近所有的书店和图书馆都走了一遍。
虽然也遇到虫子,不过数量并不多,他应付得过来。
这一趟得到了近三千万薪火点,返程之前,他往车里放了一点物资,打算以后慢慢借着从外头获取到的名义,将储物戒指里的东西慢慢地拿出来。
回到收容所之后,俞蘅先收到林双凤一个拥抱。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要吓死妈了!”
现在是晚上七点,并不算晚,不过俞蘅理解父母心,连连保证:“下次我早点回来,妈对不起。”
“好了儿子大了,他的本事你也知道,别哭了。”林荣标说,“恒安饿了,你去给他盛饭吧!”
林荣标显然也深谙此道,两句话就把林双凤安抚住了。
哄了妻子,林荣标才悄悄跟俞蘅说:“下次我跟你一起去。”其实他也不放心哩~
俞蘅应了:“好啊。”
林双凤已经急急地跑回家去盛饭了,俞蘅就和林荣标一起把车里的东西搬回家。
晚饭是焖饭,从家里带来的米饭还剩下两桶呢,加了牛奶后拿酒精炉灶去焖热,最后再加上海苔火腿和肉松。
林双凤一直小火焖着,很快就盛了一大碗过来。
俞蘅吃饭,林荣标他们就去看他带回来的物资。
“那个麻袋里面是玩具,顺手拿的,给周平玩的。”有一家书店隔壁就是精品店,他就顺手抓了几样。
“哟,都湿湿的,奶奶给你晾一晾。”麻袋一倒,滚出来两个毛绒玩偶和一个积木套装。
“肯定是门口消毒过了,晾一下吧!”
周君芳对周平说:“哥哥给你带了玩具,要跟哥哥说谢谢。”
周平就哒哒哒跑过来,用仰慕的小眼神看他:“谢谢哥哥。”
俞蘅呼噜一把他的头发:“不用谢,去玩吧。”
吃饱了,众人互相说起今天的见闻。
俞蘅先将外头的情况说了:“之前我们急着赶路,没下车去过店铺商店,今天我出去一看,几乎都空了,找食物很难……”
“我也有件事儿告诉你!今天有军队从外头回来了,卡车上一只超级大的虫子,我远远看了两眼,跟小轿车的长度也没差了。听说那是被杀死掏干净内脏的,就剩那幅壳,围观的人那叫一个多……”
“那么大啊?”俞蘅也吃惊。
“没错。肯定很难杀,我看那些兵,一个个都带着伤裹着绷带。”激动过后就是担忧了,林荣标说:“那么大的虫子,也太可怕了。”
“能杀一只,就能杀两只三只,再怕也得过日子呐。”林奶奶说着拍拍俞蘅的肩膀,“奶奶的乖孙子哎,不要再出去了,待在家好不好?奶奶吃少一点,东西够吃的。”
为了安抚老人家的心,俞蘅点头说好,就见林奶奶笑出一口金牙。
不过一天的功夫,家里就被几位女士收拾得井井有条。离开家的时候,一些生活用品也有带上,于是林双凤她们拿窗帘将房间隔开,主要割出三个床位:林荣标夫妻、俞蘅一个人、林奶奶和周君芳母子。
剩下的空间又割出一个卫生间,里头放了一个塑料桶做马桶用。
这么一隔,房间显得齐整,还宽敞,隐私性也强。
这一天里,三楼搬进来好几家新住户,因此夜晚降临之后,并不像昨晚那么安静。
这栋楼已经通电,现在用作宿舍楼,当然不可能用以前装的大灯,太浪费电了。因此房间里是没有电的,只有走廊安装了低瓦数耗能低的黄光灯。
要看书或者缝衣服这些精细的活儿肯定做不了,不过足够看清房间的路了。
不过很显然,其他房间里的住户并不再怎么满意,一晚上都在碎碎念,抱怨环境太差。
在这样在空旷环境下被无限放大的噪声中,林家这边却不受影响,一个个都睡熟了。
第二天俞蘅还见到了昨天林荣标说的那只超级大虫子的虫壳,算是弥补了遗憾。
这大虫子,可是十二集团军派遣出来,至沉云乡建立收容所后猎取到的最大一只。经过测量,长度达到三百二十二厘米,宽度和高度有两米,比寻常一辆车都大。
而且这只虫子是母虫,肚子满兜兜的都是虫卵,极其骇人。猎杀过程中的血腥和牺牲就不细说了,可称得上一句为民除害!如果让这只母虫顺利孵化幼虫,就会输送数万只新虫,不需多少时间就又会成为致命威胁。
隔天,沉云乡收容所就为此事开了简短却庄重的哀悼会,以战利品——大虫壳为祭,送此次任务中牺牲的战士。
“……虫子不可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管多大的虫子,不管数量多大的虫子,我们都能够全部消灭掉!”
“以我们永不言败的勇气,祭英灵!!”
“吼!!”
这一场动员性质的哀悼会,极大地鼓舞了收容所内的士气,新投奔而来的人们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归属感和使命感。
在哀悼会之后,每日例行的科普会议上,幸存者听会更加专注和认真了。说到科普会议,这是每天都会有的,主要演讲内容有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包括沉云乡的政策安排和虫子的知识。演讲的士兵还提来虫子标本,示意虫子的弱点在哪里,以及在对抗中怎么样才最安全,以及攻击最有效……
俞蘅他们一家是第一次听,听着觉得受益匪浅,很多关于虫族的认知以前都是他们自己琢磨的,难得听到这么系统有效的总结,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
在会上,俞蘅还听到了一直很好奇的“虫巢”问题。在沉云乡门口接受检查时,只听看守的士兵说了大概,当时的情况也不好多问,此时一听,心情非常沉重。
原来所谓虫巢,就是虫子将虫卵寄身在人类体内,借人体为虫卵提供营养。今天看到的那只大母虫被称为母虫王,它是特例,怀孕期间有虫卫为它保驾护航提供营养,但是也有很多中小型的母虫,它们没有这样待遇,因此会选择建立“虫巢”。
“如果你们在路上见到这种虫巢,绝对不能随意靠近,也不能随便攻击!不然的话会被虫巢转移,作为新的母体!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远离它,然后上报我们安全区,我们会立刻派出专门的处理人员前去剿灭……”
不少幸存者跟俞蘅他们一家一样,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一下子都有些受不了,惊呼声叠起。
回到房间之后,林双凤的情绪一直不高。俞蘅知道她心情不好的原因,任谁听到那样的惨剧,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虫灾的残酷,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力不敌虫子可以慷慨赴死,可是这样的折磨,直击得人心崩溃。
“这么说,咱们之前在路上遇到那几个,都是——”林荣标也只敢小声地跟俞蘅讨论,“造孽哦!”
为了让气氛好一点,林荣标率先打起精神,招呼他妻子:“双凤啊,刚刚开会的时候不是说虫壳很值钱吗?你把我们家的虫壳找出来,挑我们用不着的去换东西。”
虽然现在他们不缺物资,但是找点事情给妻子做分散她的注意力还是不错的。
林双凤应了,因为虫壳堆放得比较深,她就招呼周君芳一起翻找。
慢慢的,加上周平天玩玩偶时发出的天真笑声,家中又恢复了往常的气氛。
有些伤痛只能压在心里,然后继续将日子过下去。
说要去兑换物资,林荣标还真去了,顺手拉上了俞蘅。
出去之后,他对俞蘅说:“你奶奶说的没错,我们家东西够用了,你就不要出去冒险了,啊?嘿别以为我看不出你那是在哄你奶奶呢!”
俞蘅苦笑:“爸,奶奶年纪大了,肯定得哄。”
“那你还哄我?我年纪不大吧!说真的,先别出去了,太危险了。现在一想,我们家真是幸运,离沉云乡不远,来的路上也比较太平。真是祖宗保佑!”
“好,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