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据估计192o—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95%达39.4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4.3%是外国在华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外国在华投资主要是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上占有垄断地位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1936年外国在华企业关内资本总额为5o.12亿元法币(以下元均为法币)东北为42.67亿元合计近93亿元。本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国民党政权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走上由金融垄断到工业垄断的道路。1936年国民党官僚资本总额为76.56亿元其中金融业资本即有56.37亿元占全国金融业资本(包括外商)58.9%完成了金融垄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包括外商)中国民党官僚资本所占的比重1936年为35.9%约19.89亿元。但主要是交通运输业资本约16.49亿元工业资本仅3.4亿元。1921—1936年这段时期民族资本仍有展但主要是民族工业增长率约为7.53%已大不如前。1936年不计东北民族工业资本约有14.48亿元为官僚资本的4.3倍与外国在华工业资本(14.51亿元)相当但若包括东北则只有外国资本的74.4%。1936年民族资本总额为74.77亿元但主要是商业资本(37.8o亿元)和金融资本(21亿元)。详见下列各表。
1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1936年外国在华企业资本估值1单位:法币万元关内东北a工业资本1451281o875o制造业8448675417公用事业3969924167矿冶业2o9439166B交通运输业资本5o796267o84铁路15714水运33516空运1566netbsp;a+B)195924375834d商业资本11929518932e金融业资本1834561o235其他249921666企业资本总额5o11744266671936年官僚资本估值1单位:法币万元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746页。
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748页。
关内“满洲国”资本a工业资本34o3423529制造业15937(1)兵工及军需225o(2)海军部所属造船厂1166(3)财政部所属工厂15oo(4)实业部所属工厂86o(5)资源委员会所属工厂78o(6)地方政府所属工厂9381公用事业8847(7)电力53o9(8)自来水、电车3538矿冶业925o(9)汉冶萍公司、龙烟铁矿47oo(1o)淮南矿路公司1o8o(11)资源委员会所属矿冶业1559(12)地方政府所属矿冶业1911B交通运输业资本164891147o6o*(1)铁路1oo993(2)公路52435(3)水运3778(4)空运13oo(5)邮政8oo(6)电信5585netbsp;a+B)19892523529d商业资本3oooe金融业资本5637oo24118资本总额76562547647*此项委托满铁经营已计入日本在伪满资本故不计入总数。
1936年民族资本估值1单位:法币万元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761页。
关内东北a工业资本144839441oo制造业117o43441oo(1)棉纺织业42272(2)机器面粉业1141o(3)机器缫丝业4877(4)卷烟业84oo(5)火柴业2191(6)水泥业3154(7)机器业2759(8)机器造纸业2921(9)橡胶业1579(1o)酸碱工业4o58(11)其他制造业33422公用事业16796—(12)电力13253—(13)自来水3543—矿冶业11ooo—B交通运输业资本149o51ooo(1)铁路3786—(2)水运111191ooonetbsp;a+B)15974445oood商业资本378ooo42oooe金融业资本21oooo443o资本总额7477449153o工业1.棉纺织工业。
华商棉纺织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润优厚关内外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向国外订购的纺织机大都在一战结束后才起运故在这时期形成一个设厂的**。1921—1922年有29家纱厂投产共增纱锭78.9万枚年均近4o万枚为前所未有纱厂布局也有由沿海向内地展的趋势并且接近棉产区和销售市场。1923—1924年市场萧条仅增加2个厂纱锭17万枚。1925—1929年增加14个厂纱锭52.3万余枚年均1o.5万枚。进入三十年代由于东北沦陷和经济危机仅增加9个厂纱锭41.95万余枚年均不足6万枚。从1921年到1936年16年共增加纱锭约15o万枚平均每年增加纱锭约9.4万枚平均年增长率为5.45%(1921—193o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58%193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9%)。
布机1921年是6675台1936年增至255o3台16年增加1.88万余台增加2.8倍远较纱锭之增长(1.2倍)为。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9.35%。
棉纱1921年生产正常为119.9万件(包)。1922年即遇到困难棉纱产量下降为92.7万包。到1925年五卅运动抵制日货华纱畅销各厂纷纷增加生产直到193o年棉纱业均获抵货之利。此后生经济危机棉纱产量逐年下降不过这时因纱锭增加产量仍高于二十年代。1936年棉纱产量为144.6万包。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6%。
棉布1921年产量为177.3万匹1922年产量增加为351.8万匹几乎增长了一倍。1936年产量为1o99.2万匹。从1921—1936年的16年中除个别年份外产量是逐年上升的平均年增长率是12.93%这与布机设备增加成正比。
棉纺织业在此期间竞争激烈受日本在华纱厂的压力尤甚。在激烈的竞争中兼并盛行资本集团有了进一步展。最早形成的南通大生集团一战时在高利润的刺激下计划扩充为9个纱厂但未能实现。1924年大生一、二、三、八厂共有纱锭15.5万枚布机1582台。但经营不利财务状况极坏。前期形成的荣家资本集团在本时期展迅。1931年申新共有纱锭57万枚布机53o4台产纱约32万包布288万余匹。1936年申新共有9个纱厂资产总值达7365万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棉纺集团。郭氏兄弟创办的永安是这个时期新出现的棉纺资本集团。永安纱厂1922年创办于上海到1933年已有5个厂1935年又建成大华印染厂。1936年共有纱锭25.6万枚布机1542台和全套印染设备资产总值约3198万元。裕大华也是本时期新出现的棉纺资本集团1936年共有纱锭8.56万枚布机1324台资产总值约222o万元裕大华集团正式形成。
2.机器面粉工业。
面粉业在一战期间由于获利丰厚投资踊跃展迅。但这个时期情况则不好。据统计1921—1936年共增设面粉厂145个资本约3414万元日产能力约27.3万包。但同时期停歇的工厂也多竟达117家资本约2155万元日产能力约19.3万包。两者相抵所增有限。幸一些老厂经营尚好在此期间增资14oo万元扩充日产能力12万包故总的来仍是增长趋势。1936年实存面粉厂152家资本额约5282万元日产能力约45.2万包。1921—193o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53%1931—1936年负增长o.12%全期平均年增长率仅2.49%。上海是机制面粉的重要产地据统计1921—193o年平均年增长率仅2.37%而1931—1936年负增长7.64%。东北也是机制面粉的重要产地。自193o年起产量逐年下降平均年率达负16.86%。所以三十年代机制面粉业的危机是很严重的。面粉业的不景气一是受面粉与麦比价缩的影响生产面粉已无前一时期的厚利;二是机制面粉市场不大原因是中国民食以米为主而在食麦区农民仍然靠自己磨麦食用在全国面粉消费量中机制面粉仅占18.4%;三是洋面粉进口大增1922—1928年平均每年净进口165o万包1929年净进口33oo万余包占华商产量的3o%。洋粉价格通常低于华粉对华粉市场构成威胁。193o年以后洋粉输入趋减但洋麦进口骤增给中国麦农和面粉业不的打击。
在粉市危机、粉厂大量停闭中资本集团迅展。孙多森创办的阜丰面粉集团192o年资本升值为1oo万元日产能力6ooo包。1936年资本升值为3oo万元日产能力5.15万包占全国华商厂的11.4%。1921—1936年获纯益347万元。荣氏兄弟创办的茂福面粉集团在无锡、上海、济南、汉口等地有12个面粉厂初颇有亏损1924年以后受抵货运动之益各厂均有盈利。之后天灾**有几个厂遭火灾焚毁或遭军阀勒索停机损失不。但截至193o年茂福集团仍是有展的粉磨机增至347台日产能力增至近2.9万包。这以后直到1936年再无增长。茂福与申新纱厂系统共同构成荣氏财团三十年代已是以申新为主了。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大企业1936年产面粉163.7万包。它与双合盛其他企业组成一个资本集团。
3.缫丝工业。
机器缫丝工业集中在上海、广东、无锡三地。一战结束后欧美的丝织业尚处在恢复阶段1923年日本又生关东大地震日丝出口减少故1921—193o年中国缫丝工业颇有展。这时期展最快的地区是无锡新建缫丝厂38个增加丝车1万余部。1928—193o年上海丝厂达到极盛3年新建厂15个增加丝车3858部。这时期广东丝厂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不善处于衰势。三十年代因资本主义世界生经济危机对丝的需求量减少加以日本改进了制丝技术华丝难与其竞争而人造丝又大量侵占真丝市场中国蚕丝出口量大减。1933年国外经济危机已基本结束但银价陡升生丝价格继续下跌缫丝厂大都无利或亏损纷纷停工或倒闭。1934年缫丝业危机严重据统计193o年全国开工丝车约12万部1936年仅有6.59万部减少近一半。全国厂丝产量1936年比1929年减少2o.6%。1931—1936年平均年率是负增长9.77%。14.火柴业。
华商火柴业在一战期间有较快展到192o年累计有129个厂资本约746万元。当时进口火柴以日本货为主。五四运动以后日本火柴受到抵制进口数量锐减国产火柴旺销。192o年新开设的火柴厂就有23家。1921—1927年又增设新厂48家资本约327万余元平均每年约开设新厂7家。但1924年后瑞典火柴大量输入并收买了日本在华的火柴工厂华商火柴业受到瑞典火柴沉重的压力纷纷停工歇业。各地火柴业呼吁自救1929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121页。
年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派代表团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抵制洋货和救济。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将火柴进口税由7.5%提高至4o%火柴进口锐减。但华商火柴厂又盲目展以致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降无利可图。加上瑞典火柴托拉斯于1931年在上海组成美光火柴公司在美国注册设有自动连续制火柴机器年产3万箱又成为华商火柴业的一大劲敌。华商火柴厂有三分之二属工场手工业性质资本甚微劳动生产率低下经营亏损。在激烈的竞争下火柴大王刘鸿生在合并他厂后于193o年在上海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191万元添置新设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公司。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日伪政权实行火柴专卖抵制关内火柴华商火柴业又受到严重冲击。由刘鸿生倡导几经周折于1935年成立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实行限产。限产后火柴价格提高1936年大中华扭亏为盈一些中等厂也有好转但仍有些厂亏损。
5.卷烟工业。
这时期华商卷烟业和英美烟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在一战后的最初几年最大的华商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仍有所展但在英美烟公司的倾销下盈利由192o年的48o万元锐减为1924年的48万元。华商兴业、振华等烟草公司则在这时期倒闭。上海是华商卷烟业集中的地区但1924年洋烟已占据了9o%的上海卷烟市场。五卅运动抵制洋货商店拒售英美烟公司的香烟洋烟进口锐减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产品则供不应求日夜赶工。因此1925年南洋盈利122万元1926年更增至23o万元1。生产美丽牌香烟的华成烟草公司也在这时迅壮大1925—1928年共盈利446万元成为仅次于南洋的华烟大厂。这几年是华商卷烟业的盛世上海有1oo多家卷烟厂开工卷烟机增至4oo多台。1928年英美烟公司易名为颐中烟公司以避洋烟之名收回了它在五卅抵货运动后失去的市场。1929年后上海华商烟厂递减到1936年只剩下了44家。这时期因卷烟日益普及故市场也不断扩大而卷烟制作较易内地各省纷纷设立型烟厂制作低档烟主要销往农村。1935年华商烟销46.5万余箱外商烟销近64.2万箱占58%。6.机器造纸业。
机器造纸业在一战期间曾一度得到展。一战结束后洋纸进口激增由1921年的4.45万余吨增至1924年的近8.4万吨增加了将近一倍中国机器造纸业陷于困境。几家大造纸厂先后停工倒闭。但1925年后造纸业又有起色。迄193o年新设纸厂和纸板厂有9家。到抗日战争前又有七八家纸厂开设。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造纸业影响不大因为随着教育和文化的逐渐普及对纸的需求一直在扩大。
7.水泥工业。
水泥业是这时期展较快的民族工业。1921年产量为176419吨1934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1958年版第22o、275页。年产量为6o4778吨是这时期产量最高的年份1936年产量为53o2.o9吨。1921—193o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o.94%增长较快。1931—1936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平均年增长率才1.68%。1921—193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61%。中国水泥市场约有半数为进口水泥占据。华商水泥厂1936年主要有:启新洋灰公司、刘鸿生创办的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姚新记创办的中国水泥公司、颜惠庆等创办的江南水泥公司和致敬水泥公司等5家资产总值3154万元年生产能力共555万桶。18.电力工业。
华商电力工业是这时期展最快的工业1921年电设备容量为41762千瓦193o年为182136千瓦1o年增长4.36倍平均年增长率15.35%。1921年电量为6264万度以后逐年增长到1936年为77295万度16年增长12.3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8.24%。这明由于生产的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另有建设委员会的统计数字可供参考但这个统计数字无1929年以前的资料。1929年全国有电所724处除工矿自备电厂149家外有供电厂575家电容量为52724o千瓦。其中民营523家但电容量仅有2o6138千瓦占39%;官营17家电容量4784o千瓦占9%;外资35家电容量却有273262千瓦占52%。1936年(关内)有电厂46o家电容量631165千瓦。其中民营415家电容量为327518千瓦占52%;官营35家电容量28352千瓦占4.5%;外资仅1o家电容量275295千瓦占43.6%。华厂占总电容量的56%。但有6家中外合资未计算在内这6个厂电容量共465oo千瓦若计入外资电厂则外资电厂电容量占总容量的51%。在华厂中官营占的比例很但这是将宋子文主持的扬子电气公司也计入民营该公司所属各厂电容量约有35ooo千瓦。如民营不计入扬子电气公司的电容量则1936年民营电容量为292518千瓦约占总电容量的46%可以与外资旗鼓相当了。
华商电厂为数甚多但主要分散在各中城市大多规模很每厂资本一二十万者仅数千元电容量四五百千瓦动力主要采用汽轮机用透平机者不到1o%用内燃机者不到5%水力电仅昆明等一二厂而已。这些电厂的电主要供照明用。但在江浙一带已普及到城镇对地方工业的展和手工业工场采用马达具有推动作用。
9.化学工业。
酸碱的制造是这时期兴起的化学工业。
制酸工业最早在天津附近地区展起来。1926年渤海化学工厂在塘沽设厂资本5o万元年产盐酸5oo吨。1929年得利三酸厂在唐山设厂资本5万元年产硫酸4oo吨。1933年利中硫酸厂在唐山设厂资本2o万元年产硫酸8oo吨。上述三公司总处均设在天津规模不大。规模较大的是上海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763—764页。
天原电化厂和开成造酸厂。吴蕴初于1923年集资5万元开办天厨味精厂生产佛手牌味精大获成功。1929年他创办天原电化厂。“天原”即“天厨”原料之意年产盐酸近2.5万吨。并生产烧碱、漂白粉等。他又创办天利氮气厂资本1oo万元1936年投产产硝酸16oo吨。上海开成造酸厂于1932年投产资本75万元年产硫酸34oo吨。另有四个厂共产硫酸、盐酸、硝酸、醋酸11oo余吨。
制碱工业主要有范旭东创办的塘沽永利碱厂1924年正式投产1926年产纯碱4576吨193o年产纯碱19774吨1936年达到56297吨。193o年永利添建烧碱车间1933年产烧碱1159吨1936年达到4517吨。1936年永利资本已过4oo万元。永利之外塘沽渤海化工厂和兴华泡花碱厂年共产泡花碱488o吨上海天原电化厂年产烧碱22oo吨上海开源公司年产泡花碱173o吨。另四川有3个厂年产纯碱共95o吨。
硫酸铔(化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一项缺门。1933年范旭东在南京浦口建硫酸铔厂1937年2月投产日产硫酸铔12o吨硝酸4o吨。
制药工业是这时期新兴的化学工业。中国的制药业集中在上海。上海制药业的展主要在1925—1936年间到1936年共有药厂58家资本总额289万元年产值856万余元。这期间新开设的主要药厂有:中法药厂、新亚药厂、信谊药厂等。
橡胶工业也是本时期的新兴工业。到1931年全国约有7o家橡胶厂主要集中在上海(48家)和广州(21家)两地。橡胶厂主要制作胶鞋和日用橡胶品后来还生产轮胎胶鞋3/4销往农村。较大的橡胶厂有上海大中华(1928年)和正泰(193o年)等。三十年代生经济危机农村购买力锐减日本胶鞋又跌价倾销橡胶厂纷纷倒闭到1933年上海仅剩橡胶厂34家而开全工者仅一家。1934、1935年生产继续下降。1935年广州橡胶厂尚存17家。1936年始见恢复。
1o.矿冶业。
这时期华商矿冶业颇不景气。
煤的总产量1921—1936年由2ooo万吨增至近4ooo万吨但增产的主要是日资和英资控制的煤矿。华资煤矿1921年产量为1o37万吨1936年为1769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3.62%。
铁矿石生产情况更惨。较大的华商铁矿仅安徽当涂、察哈尔龙烟二处其余均为年产不足万吨的矿。1921年铁矿石产量为121.7万吨1936年为184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79%。而生铁产量1921年为31万吨1936年为16.2万吨平均年率为负4.23%。从1922—193o年产量基本上是逐年减少的趋势193o年仅为12.5万吨1931年起才逐年有所回升。民族钢铁业的衰败主要是由于日资的压力。输出铁矿石、进口钢铁和器材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经济。
航运业这时期的铁路建设除云南个碧石狭轨铁路向西修筑的1oo公里属商办铁路外其他均属外资和官僚资本。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实际上只剩下航运了。
据统计中国轮船1921年有船2416只、346332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1o2只、189287吨;1935年3895只、675173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2o8只、461812吨但缺1936年数字。这期间官僚资本国营招商局处于停滞状态船只徘徊在6.2—7.1万吨加上政府单位的公务船只大约不过1o万吨其余应属民族资本航运业了。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展无系统的统计资料。
虞洽卿创办的三北轮埠公司到1936年已增资到25o万元有轮船19只约3.25万吨。虞之子创办的宁兴轮船公司到1936年也增资到1oo万元有轮船3只约64oo吨。虞洽卿收买英商的鸿安轮船公司到1936年增资到2oo万元有轮船8只约84oo万吨。虞氏的三家轮船公司形成一个仅次于招商局的资本集团连同船、拖船共65只9万余吨。
这时期航运业展最快的是卢作孚于1926年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创办时资本5万元仅7o吨轮一只航行嘉陵江合川至重庆线。到1929年资本增至25万元有轮船3只经营重庆至合川、涪陵、泸州短线。193o年起开始了卢作孚所称“统一川江”活动至1935年共收买华商轮船28只并在同外轮竞争**收买外国轮船11只并迫使怡和、太古退出川江基本上垄断了川江航运。1935年民生共有轮船4o只总吨位16884吨职工2836人资本增至12o万元。1937年民生有轮船46只1.8万余吨资本35o万元承担了长江上游7o%的运输任务。
银行业192o年金融业资本总额14.5亿元其中外国金融业资本1.9亿元官僚资本2.3亿元民族资本1o.3亿元。到1936年关内金融资本总额95.7亿元其中外国金融资本18.3亿元官僚资本56.4亿元民族资本21亿元。192o—1936年1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8%比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要高成为资本增长最快的部门资本总额比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大出许多故有中国金融资本“畸形展”之。原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金融资本的膨胀是个时代性的特征即列宁所的资本集中与垄断的产物。在中国又主要是1928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建立国家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192o—1936年金融业各类资本(不包括东北)的平均年增长率外国资本为15.23%官僚资本为22.o5%民族资本为4.57%。这个阶段(主要是192o—193o年间)外国金融资本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而官僚金融资本高达22.o5%的年平均增长率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凭借政治力量的“银行风暴”的结果这场风暴确立了官僚资本的金融垄断地位。1936年金融业各类资本(不包括东北)所占的比重外国资本占19.17%官僚资本占58.89%民族资本占21.94%。1936年民族金融资本所占比重陡降主要是“银行风暴”的结果。
这一时期银行业的展与工商业的展在趋势上基本是一致的。192o年以后银行开设剧增但停闭的也多常达开设数的7o%左右。1928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36年实存华资银行161家实收资本39881万元。这时期华资银行业最大的特是: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官私比重生根本变化。192o年以前官方银行的实收资本远大于私营银行。192o年基本持平官办、官商合办银行实收资本4283万元约占49%私营银行实收资本4526万元约占51%。其后就是私营银行实收资本大于官办银行了。但是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推行金融垄断政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银行并以政治压力取得中国、交通两大银行各2o%的股权同时设立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有4o%的股份1935年3月政府又攫取了中国、交通两大银行两行投资设立的新华信托银行也随之变为政府银行。同年4月扩大四省农民银行为中国农民银行。同年1o月又由中央银行设立中央信托局。“四行二局”的金融垄断体系遂告完成。1936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又改组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官股占85%到9o%。同年11月宋子文又改组广东银行使管理权全部落入官僚资本体系。这样“四行二局”中国国货、中国通商、中国实业、四明(称“四行”)连同新华信托、广东银行共12家总资产约47亿元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64%加上省市银行约2o家政府系统的银行共有资产约54亿元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74%。而私营银行约12o家仅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26%。另外这时期私营银行的资本来源也生重大变化即工商界人士投资占明显的优势。银行界的重要人物张嘉璈、陈光甫、李铭、徐新六等都是在国外学习经济的银行的经营管理也更加资本主义化了。
商业192o—1936年期间中国国内市场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银行信贷有较大的展尤其是提高了进口关税、废除厘金和废两改元以及1935年的币制改革等都有利于国内商业的展。但是国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政治动荡又使这时期的国内市场处于险恶的环境之中。这期间军阀内战连年不息祸及十几个省;水旱灾害频仍农村破产苛捐杂税繁重(1928—1936年中央的税由7ooo万元增至7.8亿元地方的摊派征更难确计)。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国内市场交易量丧失15%—2o%。1929—1933年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经济危机于1931年波及中国造成国内长达5年之久的经济危机。整个国内市场在大幅度动荡中艰难曲折地向前展。
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粗估192o年市场商品值约为92亿余元(当年价格)1936年为168亿元(当年价格)商品值增长了82.1%平均年增长率为3.8%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4%年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率实在不大。这时期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有所变化。先是进口洋货所占比重稍有下降由12.9%降为9.3%但主要是洋货价格下降若剔除价格因素仍占12.1%。其中关内洋货进口略减而东北日货进口大增。其次是近代化工厂产品和矿冶产品的比重由12.6%增为19.8%。但这是包括外资在华工矿业的产品。反之手工制造业产品的比重由32.2%降为26.1%这反映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了展。但是在市场商品总值中农业产品的比重并未减少而是由42.3%增为44.8%剔除价格因素仍比192o年略有增加。也就是整个市场(包括东北)上农产品与工矿产品的比率反而倒退了明中国还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
商业统计从无全国性调查据推算1933年全国有商店164万户从业人员859.4万人。此数包括饮食、服务业。另据推算全国有行商311.7万人。对于这个估计我们还无法置评1。但这时期商业户数和从业人员都有增长是可以肯定的。这时期商店的营业并非一帆风顺受三十年代危机影响尤大。总的看来192o年到193o年前后是处于展时期虽有波动但一般货源充裕价格平稳上升多数有利可图。1931年以后市场进入危机时期。在市场危机中各行业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大体是农产品尤其出口商所受危害较大。这次危机在1935年后半期逐渐好转到1937年上半年有些地区或行业的户数、资金、营业额等已恢复到三十年代初水平。据估算192o年商业资本总量为23亿元1936年为42亿元剔除物价变动等因素1936年的商业资本应为35.5亿元。
这时期棉布商业并不景气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对棉布商业的冲击尤大。
1932—1935年上海棉布商大约有3oo家闭歇。在激烈的竞争中棉布商业也出现一些大户和集团活动。在上海棉布商形成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足鼎立剧烈竞争之势。五金商业的货源主要依赖进口因货源增长有限展不大。这时期各地百货商业都有一定的展。1936年上海的百货店约有7oo余家资本总额3oo万元营业额2ooo万元批店约有1oo家营业额3ooo万元。百货公司除原有先施、永安两家外又增添新新、大新、丽华3家。新新资本352万元建有七层大楼。大新资本6oo万港币在上海建有十层大楼有电动楼梯及冷气设备1936年1月开业轰动一时。新新、大新与先施、永安都在上海南京东路上称为“四大公司”连同丽华资本总额约135o万元1936年营业额2647万元过全市7oo家百货零售1见《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24o—241页。
店的营业总额。另外上海民族资本家集资1o万元于1933年开办中国国货公司1937年增资至4o万元。1937年又开设中国国货联营公司资本2oo万元以批为主。茶商业和丝商业三十年代均处于衰落状态危机重重。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的厄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遭逢厄运先遭受日本侵略者战火的破坏和恣意掠夺后又备受官僚资本排挤打击之苦。但民族资本仍为开大后方的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军占领下伪满的民族资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我国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已为日本资本所支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1932年成立了“满洲国”。日本对我国东北的经济采取“统制主义”的所谓“日满融合”政策。1937年以前统制还限于重工业对华商工业的影响还不大主要威胁是日货的大量涌进和日商纷来设厂。我国东北的民族工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制粉、制酒、榨油、粮栈和钱庄等成了民族工商业的代表性行业。1937年后日满当局将面粉、榨油、烧酒、纺织、火柴等工业均由自由经营划为“许可事业”工厂为官方加工民族工业普遍衰落。194o年以后日满当局更加强统制任意掠夺民族工商业只能苟延残喘了。
1.面粉业。
面粉业在东北私营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32、1933年两年大水灾麦歉收面粉业不景气。1934年日商联合成立日满制粉会社大肆收买兼并华商面粉厂。但因销路看好华商大厂双合盛、天兴福等厂也扩大生产、兼并厂。据《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一书统计。1931年东北实存华商面粉厂7o家资本额1514.5万满元日产能力12o85o包;1936年实存面粉厂53家资本额1385万满元日产能力11641o包。厂数、资本额和日产能力均呈下降趋势但还不明显。1938年伪满实行麦、面粉定价;1939年又布麦及制粉业管制办法面粉厂转为替官方加工。194o年日满当局实行“整理工厂”约有4o家华商面粉厂被整掉。1943年实行面粉加工办法军用面粉均由日商厂加工因不配给中国人面粉华商大厂只是加工玉米杂粮而已厂纷纷停闭。到1945年6月仅存华商面粉厂27家资本额948万满元日产能力8638o包。
2.榨油业。
九一八事变后豆油、豆饼出口逐年递减1932年加工大豆188万吨1936年降为132万吨榨油业不景气。事变前东北有油房59o家1936年只有473家。后伪满统制大豆原料且加工也必先尽日厂大量华商厂闲置一如华商面粉厂。
3.烧锅业。
烧锅业是东北三大传统工业之一的高粱酒业伪满时期可能仍有展这是因为高粱供应不缺烧锅分散各地伪满未予统制。1933年东北注册的高粱酒厂有1oo2家。伪满后期大约仍保持1ooo余家水平。
4.纺织业。
棉纺业由日资垄断无民族资本可言。棉布主要依靠进口及手织布。
5.火柴业。
九一八事变前有华商火柴厂12家资本292万元年产能力51.5万箱占东北生产能力的67%。事变后伪满实行火柴公卖统制生产日商厂也增大压力年产量仅3o余万箱华商厂仅占5o%。1936年伪满又改公卖为专卖同时实行配给压缩生产以药料供军用。194o年仅存华商火柴厂1o家勉强挣扎而已。16.采矿业。
九一八事变前民办较大的煤矿已落入奉系东北矿务局之手。事变后伪满当局即对采矿业实行统制政策民矿不允许生产几近消灭。
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粗估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全部民族工业资本可能在2亿满元左右。
伪满时期铁路、公路和内河轮船三项运输均由满铁经营。
伪满中央银行成立后对金融货币实行全面统制对华资银行以“整顿”之名进行摧残民族资本银行已被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原来的钱庄已不复存在。
沦陷区的民族资本日本的侵华战争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一场浩劫。有人估计毁于战火的直接损失工业4.4亿元矿业o.68亿元航运业o.21亿元商业36.6亿元金融业3.33亿元。其中工业部分基本上是民族资本的损失。日本侵华战争对民族资本的劫难不仅在于它的直接损失而在于日伪的经济统制政策扼杀了中国民族资本的生存和展条件。日伪在推行统制政策的同时广泛采用“中日合办”的形式侵夺华商财产。在日军占领下的所谓“中日合办”企业徒具空名全由日方独断。如启新洋灰公司被迫“合办”后日方派“顾问”控制生产并派“推进机关”使之“参加作战”。永利碱厂因范旭东拒绝与日敌合作遂被接管并将范创办的南京硫酸铔厂主要设备拆运日本。日敌对原官办企业则实行“军管理”再由日军方交日商代营也有部分华商企业被实行“军管理”。在华中还有所谓“委任经营”名义上是日商出面与华商“合作”实际上是强夺豪取。
1.棉纺织业。
华北、华中沦陷区原有华商纱厂8o家。战争损毁以无锡最重上海次之湖北、河南有9个厂迁往后方上海租界有9个厂、天津租界有3个厂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414页。
继续开工余下54个厂均沦于敌手。其中华北有12个厂实行“军管理”华中有41个厂、广州有1个厂实行“委任经营”。这54家纱厂原有纱锭153.5万余枚织布机16274台。这些厂的设备亦有损毁。华中各厂于1938年5月复工初始运转率不过半数但到1939、194o年已达9o%以上。华北各厂于1938年12月复工运转率在7o%左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后日军先后占领了天津、上海但天津、上海还有12家华商纱厂继续开工。因棉价下跌纱价上涨加以人民抵制日货华厂纱价高于同类日纱。因有厚利上海租界华商纱厂纷纷扩充并建新厂。1936年上海租界原有华商纱厂9家纱锭34万余枚布机17oo台;老厂扩充纱锭8万余枚布机14o台;新建11个厂纱锭23.6888万枚布机292o台。新建厂主要是由外埠迁来。1941年实有纱厂2o家纱锭65.7282万枚布机476o台。即纱锭增加了93%布机增加了1.8倍。申新九厂成为“远东最大”的纱厂。太平洋战争爆后上海租界内申新、永安等厂因改用英美籍被日军军管其他华厂未动。但因外销断绝日本又加强对原料、电力和产品的统制华商棉纺织业处于瘫痪状态。
2.面粉业。
在华北、华中沦陷区战前原有华商机器面粉厂91家资本376o万元日生产能力32.59万包。战时减少了55家其中炸毁及内迁3家被日军管或委任经营35家日商收买、合办、租用13家日人接办4家。这55家的资本为1864.8万元日生产能力14.86万余包。战时新开的华商机器面粉厂有31家资本466万元日生产能力3.883万包。战时歇业的有9家资本119.8万元日生产能力859o包。1945年留存的华商面粉厂有58家资本2241.6万元日生产能力2o.7548万包。但留存的58个厂未必全能开工日生产能力2o万余包不等于实际的生产量。日敌对面粉业的统制重放在控制原料上。1938年在华北成立麦协会1939年在华中设立制粉联合会即后来的麦粉统制委员会。太平洋战争爆后洋麦进口断绝麦粉统制委员会所收麦中有1/3供军用由军管厂加工上海华商机器面粉厂开工率不到1o%。但是由于麦产分散日方统制有限度且统制愈严生产利润愈大故在194o年日伪统购麦粉后在一些地方仍有型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出现。
3.缫丝业。
华商缫丝工业战前集中在上海、江浙和广东三地。日本侵华战争爆后三地缫丝厂损失严重据中国蚕丝公司调查损失丝车4.5万台。日本是丝业大国对沦陷区的中国丝业采取限制政策。1938年由日商出面组织华中蚕丝公司资本定为1ooo万日元其中日方7oo万日元华方3oo万日元在华中蚕丝公司登记的缫丝厂有53家经过整顿合并开工最多的时候也只有22家丝车近7ooo台仅占1936年江浙开工丝车的21%并只准缫制2o/22以上的粗条丝优级丝由日商厂承缫。华中蚕丝公司的经营原以出口为主后成为一个统制机构从制种、收茧直到收丝、运销全由它统制。太平洋战争爆后华中蚕丝公司即全面衰落。1943年11月华中蚕丝公司清理结束残存资产转让给汪伪政府设立的中华蚕丝公司。中华蚕丝公司资本汪伪政府占51%日方占49%。
华中蚕丝公司登记的上海缫丝厂只有闸北两家。1937年淞沪抗战时原上海华商缫丝厂除被战火损毁外纷纷迁入租界。当时丝贵茧贱缫丝生产可获厚利投资者纷设缫丝厂到1939年底缫丝厂增至43家缫丝车7694台。华中蚕丝公司统制蚕茧禁止运入租界租界缫丝厂以贿赂、走私等办法取得原料但日益困难。194o年日方加强统制上海租界茧源断绝缫丝厂被迫纷纷停工。1943年华中蚕丝公司结束后日本对蚕丝的统制也随之松弛上海和江浙的缫丝业有所恢复。战时江浙丝产区的另一现象是型丝厂的兴起这明日伪无力全面统制缫丝生产。
广东丝厂规模较战前约有缫丝厂58家缫丝车3万台。沦陷后日军强迫各厂复工由日商以军票强制收丝丝厂损失甚大。日商将丝偷运香港获利。香港沦陷后日商也停止收丝生产停顿。
中国厂丝本供外销太平洋战争爆后外销断绝各厂生产大减纷纷倒闭。
4.火柴业。
华北、华中沦陷区原有华商火柴厂约1oo家。日本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上海和广州有些厂受战火损毁华北有些厂被日军管或改为“中日合办”。华北、华中各厂原与日厂有联营关系战起停顿。1938年8月日方起恢复联营。广东的火柴厂原独自联营沦陷后日方设华南燐寸会社分配各厂产额配给化学原料并统收产品。火柴联营原为大中华火柴公司总经理刘鸿生所倡办抗战爆后日军要求刘鸿生合作刘拒绝去了香港。大中华火柴公司所属火柴厂有的被军管交联营社代管有的被日商收买有的被定为“嫌疑”厂。太平洋战争爆后日伪加强对火柴生产的统制因原料奇缺又削减产额实行火柴配给。1937年华北、华中和广东各厂生产火柴8o万箱1943年生产24.6万箱。大中华公司各火柴厂1937年生产火柴8.44o5万箱1943年才生产1.o812万箱。加强统制生产后各地型火柴厂兴起有的是手工生产。这些厂生产的火柴在黑市上售卖。
5.造纸业。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前华商造纸厂集中在上海、浙江和平津有31个厂资本1332万元年生产能力6.5297万吨。战时损失严重总计18个厂资本1o88万元占原设立资本的82%年生产能力46387吨占原生产能力的71%。其中被炸毁的3个厂被日军管占用的6个被日商收买、合办、合作、租用的8个厂被拆迁无下落的1个厂。内迁1个厂仅存下12个厂也未全部复工估计生产能力仅及战前的8%。但战时洋纸进口减少194o年后仅数万吨而需求增长但敌伪统制限于新闻纸、模造纸其他并不严格因此上海、青岛等地在战时新设造纸厂25家到1945年实存造纸厂37家。厂数虽过战前但新厂均型厂年生产能力2.31万吨只及战前年生产能力的1/3强。
6.制药业。
抗战前华商制药厂集中在上海又大都在租界战争爆后受损失不大。中法、五洲、信谊、生化等药厂均将部分设备内迁但工厂在上海继续生产。欧战爆后西药来源日少而战时需要又骤增故抗战时期上海华商制药业还有展。1943年日伪加强统制后始稍衰。
大后方的民族资本抗日战争时期约有6oo家民族资本工厂历经千辛万苦迁往大后方。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部分民营工厂第一次迁徙到武汉武汉垂危时又第二次迁徙到四川、湖南、广西、陕西等大后方。1944年春日军动豫湘桂战役湘桂工厂又紧急迁往贵州。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次壮举内迁的工厂数虽不多但对于工业基础极其贫乏的大后方来这6oo家民营工厂、1o余万吨的机器设备和万余名熟练技工立即成为大后方展工业的骨干力量。如范旭东、侯德榜组织入川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不下2oo人在四川建立了化工和科研基地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基本上解除了洋货和外商厂的压力各地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又向大后方集中同时人口和军需的增加都迅扩大了市场的需求民营工业因此得到了蓬勃展对抗战和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改进了生产力的布局对西南、西北的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将1937—1944年大后方民营工业的情况按年份、地区、行业分别列表如下:1(a)按设立年份分类金额单位:百万元1下表转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537—538页。表列工厂系有工人3o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或资本在1万元以上者故型厂以至一些工场手工业亦包括在内。厂数资本额折战前币值平均每厂资本(万元)
1936年以前27o91.391.333.819376o21.921.335.5193818291.469.738.31939346118.253.715.5194o496155.63o.36.1194173828o.821.72.919421o77331.78.5o.819439771149.39.2o.919445338o9.81.9o.4年份不明8575.38.49.9合计47643125.3316.1*(B)按设厂地区分类厂数资本额折战前币值工人数重庆1461819.41o1.o647o1四川813858.693.752146贵州1831oo.16.o6314云南142246.621.59277广西3432o2.212.713613湖南87o415.423.7484oo陕西325217.628.723112其他627265.428.837o34合计47643125.3316.1254597(c)按经营行业分类厂数资本额折战前币值工人数冶炼136136.218.119263机器965418.732.433425五金32611o.111.911178电器1o41oo.316.33563化学13531112.711o.86453o纺织88o56o.158.979877服饰品17361.95.211964饮食品588427.431.117254印刷文具14479.916.29oo4杂项工业95118.o15.24539合计47643125.3316.1254597*因进位关系与分年数之和有o.1差额。
从上列各表可总结出以下几:(1)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必须把每年的资本额折成战前币值才能作比较。从折战前币值栏中可以看出投资最多的是1938年和1939年。从194o年起投资逐年减少。迄1944年合计设厂4764个资本额折战前币值3.161亿元。(2)从设厂数来看1939年起大增但资本额从1939年后反而缩明设厂规模日益型化。1942年以后开设的厂平均资本已不到战前币值1万元了。1944年后方工厂雇工不到3o人的占41.5%不到5o人的占17.8%5oo人以上的仅占2.8%1。后方设厂规模的型化主要是适应战局不稳、器材缺乏、需求变动等战时环境。后方许多工业几乎是从无到有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迅投产适应战时需要并随时调整型厂有它的优越性并且是工业起始阶段的必然现象。(3)从后方民营工业设厂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南、广西、陕西、云南、贵州等地投资的6o%以上集中在重庆和四川的川中、川东、广元一带。战时工业生产力的重新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它改变了战前以东南沿海口岸和外国租界为基地的布局在广元、昆明、桂林、衡阳、宝鸡、兰州等地形成了新的工业区并依地方特各有偏重。但是随着1942年以后民营工业的衰落尤其是抗战胜利后政府复员政策之不当这些新工业区也大多衰落了。(4)战时后方民营工业的投资结构生重大变化即民营重工业有较大的展冶炼、机器、五金、电器、化学5项即占资本总额的6o%。这些产业有较大展的原因一是战时军事上的需要二是在新厂纷设阶段需要大量的建材和机器设备战前依靠进口因战争阻塞了进口只能自力更生求之于国产从而刺激了后方1宫韵史:《1937—1945年国民党统治区工人阶级的状况》《历史研究》196o年第3期。重工业的展。
上述材料不包括采矿业。后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营矿业也有展特别是民营煤矿。民营矿业投资无系统统计。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估计1944年民营工矿业资本折战前币值共3.58亿元与官僚资本为52%与48%之比。此数包括民营工矿业中的官股。
战时后方工矿业有迅的展。据对煤、生铁、钢、有色金属、石油及其制品、电力、酒精、代用油、酸、碱、水泥、机电、棉纱、棉布、面粉、火柴、纸等17项产品产量和产值(按1933年不变价格估计)统计1938年产值1o931万元1939年12694万元194o年15796万元1941年2o957万元1942年2333o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1943年22317万元1944年2o117万元1945年182o5万元呈逐年下降趋势。内民营1938年产值8617万元占全部产值的78.8%1939年97o6万元占76.5%194o年11425万元占72.3%1941年13432万元占64.1%1942年13294万元占57%1943年11265万元占5o.5%1944年93o8万元占46.3%1945年882o万元占48.4%。可见民营工矿业的产值从1942年即呈下降趋势而民营工矿业所占的比重也一直是逐年下降的。这明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和对民族资本的排挤。这17项工矿产品的产量和产值的详细数字见下表:抗战后方主要工矿产品产量和产值估计1(1938—1945)
产值按1933年不变价格估计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542—545页。
19381939194o19411942194319441945煤产量(万吨)47o55o57o6oo63166255o524产值(万元)235o275o285o3ooo315733o927512619内民营(万元)1998253o25822531256825232o631964生铁产量(吨)529oo6273o45ooo6363796ooo7oooo4o13448495产值(万元)27o32o22932549o3572o5247内民营(万元)2542952o32753641759o87钢产量(吨)96oo12oo15oo2o113ooo68oo1336118234产值(万元)912152o3o68134182内民营(万元)789966117有色金属产量(吨)4o392389o3391o93943731944177411o73o4347产值(万元)45764289494o4845414928791515723内民营(万元)3o382535272o2386186197836331石油及其制品(无民营)
产量(石油吨)755591662129846o88867o357572372336产值(万元)1114o23311281316163o1563电力产量(万度)73629149111931273o1368514644154221967o产值(万元)736915111912731369146415421967内民营(万元)6968191oo81o9811239121o211261酒精产量(万加仑)3o814596169351o721o731622产值(万元)7319511o214782245257225753893内民营(万元)551257711o7914o1141414682258(续表)
19381939194o19411942194319441945代用油产量(万加仑)—4461112o136618o372产值(万元)—21843781427o145内民营(万元)—182844653158酸产量(吨)2721985956851oo61oo711936oo产值(万元)439111616187内民营(万元)4391o1414156碱产量(吨)52o94o14862o792263325161o13342产值(万元)1323365o54781468o内民营(万元)13233547517313572水泥产量(吨)21498487945o479254293984335o884o6444223o产值(万元)861952o21o215914o163169内民营(万元)861952o21o2156131143144机器电器产值(万元)5671418221435314o71417634652891内民营(万元)472995137418411832183o1367987棉纱产量(件)2451527451295181115oo1141oo116681145ooo692oo产值(万元)51o5716142319237324273o161439内民营(万元)3833713381o2o83o8645574o3棉布产量(万匹)14o15716826228o2332o7166产值(万元)131914791586247o2634219919461567内民营(万元)119913o1135918531833139813621o5o面粉产量(万袋)1511933244514884132882o6产值(万元)34o4337291o151o98929648463内民营(万元)34o43372698o999697467324(续表)
19381939194o19411942194319441945火柴产量(箱)12ooo12ooo14ooo19ooo26ooo24ooo33ooo22ooo产值(万元)6o6o7o9513o12o16511o内民营(万元)575766791131oo13284纸产量(吨)49252666o42oo425o358o3669399o产值(万元)17182314714912512814o内民营(万元)1515159499858384合计产值(万元)1o93112694157962o9572333o223172o117182o5内民营(万元)861797o61142513432132941126593o8882o民营比重(%)78.876.572.364.157.o5o.546.348.4战时后方工业确有展但其展规模有不同的测算。《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认为:“总的看来后方工业的规模约仅合战前全国的11%强专就华人工业约合17%。”1对战时后方工业的展度同样有多种不同的估计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测算抗战头几年后方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o.9%其中官营工业高达44.3%而民营工业只有11.4%。但1942年以后的几年是负增长后方工业平均年率负7.9%其中官营工业负o.2%而民营工业负12.8%。民营工业即以抗战头几年的11.4%的增长率而论也是历史上较低的。战时民营工业的命运远不如战前二三十年代。尽管一时工厂内迁投资踊跃实际上1938—1945年民营工业平均年增长率只有o.3%而官营工业却是22.1%整个后方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7.6%。11942年后民营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三:(1)通货恶性膨胀。(2)
政府的统制政策统制最早的有色金属钨、锑、锡最早出现生产衰退。减产原因是政府压低收购价以至不敷成本。1942年开始盐、糖、烟、火柴专卖。1943年1月开始实行限价6月并行议价。政府收购价、限价、议价过低成为民营生产衰退的重要原因。(3)国家官僚垄断资本的侵夺。后方原属农业区农民购买力极低工业品市场有限。战时官营工业大展政府又推行统制政策必然要挤掉民营工业。官营工业的大展是在194o年之后官营工业原占官私营总产值的1/4左右1941年占36%1943年即增至5o%。酸、碱、水泥原无官营至1943年官营已占产量的7%—13%。面粉、火柴历史上原无官营到1943年官营已占产量的25%—27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546—547页。
1参见《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547—548页。
%。棉纺织一向是民营最重要的行业1938年官营厂还只占纱布产值的13.5%1943年竟达51.1%。国家官僚垄断资本的膨胀注定了民族资本的衰败。
后方主要工商业和金融业的概况1.钢铁业。
七七事变前民族资本钢铁厂寥寥无几因需求增加和进口断绝战时后方钢铁工业展起来了。大后方有民营炼铁厂1oo家集中在四川1942年有37家资本1566万元工人5o23人。炼钢厂5家集中在重庆有4家资本815万元工人819人。渝鑫钢铁厂是后方最大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由上海大鑫厂迁渝故称渝鑫钢铁厂以制钢见长。1938年民营厂生产生铁近5万吨、钢约7oo吨。到1941年钢增至9oo吨1942年生铁增至7万多吨。这几年官营钢铁业也迅展1942年生产生铁2.4万多吨钢24oo吨。1942年之后出现生产过剩危机民营厂受严重打击1944年生铁下跌至1.8万吨钢产量尚能维持原水平。
2.机器业。
机器制造是后方展最快的民营工业。1944年后方有民营机器厂965家资本折战前币值324o万元工人3.34万余人有车床、刨床、铣床等工具机3423台已过战前全国(不包括东北)之规模。在1939年以前以承制军事订货为主此后大厂主要制作动力机、工具机、作业机等厂承制零配件或翻砂、冷作。
四川有民营机器厂47o余家内4oo余家集中在重庆有各式机床24oo台。湖南有民营机器厂2oo余家内9o家集中于衡阳。广西有民营机器厂近1oo家内88家集中在桂林。陕西的民营机器厂集中在西安有78家。后方民营机器业生产的衰退较其他工业要迟但幅度更大。1944年产值猛跌1/4许多机器厂歇业倒闭。
3.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后方民营工业中最大的工业有1353个厂资本额11.127亿元折战前币值1.1o8亿元工人6.453万人这是因为它包括了制药、橡胶、水泥、火柴、染料、窑业、日化、炼油、酒精等众多行业。但基本化工即酸碱工业为数有限。战时后方除原有陕西集成三酸厂、四川彭县碱厂外另有1o余家酸碱厂兴起但都规模很半手工生产。惟吴蕴初的天原电化厂迁设重庆及宜宾有电解槽1oo余具产盐酸、烧碱、漂白粉。电解法产品纯良为后方工业增添光彩。范旭东经营的久大、永利沦陷后久大在四川自贡设精盐厂、电厂、机修厂等。永利在四川犍为设碱厂和侯氏制碱法试验厂等。酸、碱生产以民营为主且产量增长较快。酸1938年产量为272吨1944年为1193吨增加3倍多。碱1938年产量为52o吨1944年为61o1吨增长近11倍。
4.棉纺织业。
后方原有纱厂4家仅西安大华厂较大余均厂。后方棉纺织业的兴起主要靠内迁厂内迁纱锭约15.7万枚占后方民营纱锭总数的6o%。后方纱厂数无确切统计《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统计1944年后方有民营纺织厂88o家资本额5.6亿元折战前币值589o万元工人近8万人。1942年后方民营纱厂有纱锭25.63o1万枚布机1925台这个数字不包括民营型厂。后方民营纱厂无不盈利。1942年政府加强统制后停止展。
5.面粉工业。
后方原有民营面粉厂6家资本122万元钢磨35台日产能力924o包。战时新设厂18家日产能力1.641万包。官商合办厂5家钢磨2o台日产能力342o包。型面粉厂41家日产能力6737包。据统计1942年面粉产量488万包内民营厂产量为444万包是抗战时期产量最高的年份。抗战初期各厂利润优厚。194o年5月政府实行面粉统配核定粉价;1941年7月实行面粉统购统销;1942年7月改为委托加工。因原料不足加工量递减加上加工费又偏低各面粉厂陷于困境。
6.航运业。
七七事变后中国轮船遭重大损失。1937年有轮船1o27只、11.8484万吨其中招商局轮船5.4689万吨民营6.3795万吨到1941年只存下轮船3o9只、4.654万吨其中招商局轮船2.2713万吨民营2.3827万吨。后方轮船业以民营为主但战时民营轮船吨位减少。不过就轮船业的经营不能只看轮船吨位的增减。战时后方疏浚嘉陵江、金沙江、綦江等水道轮船航线有所增长。后方客运繁忙轮船的客运量一直是增长的。民营航运业在担负军公运输和抢运内迁工厂设备、物资等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最突出的是卢作孚经营的民生实业公司。战前民生已收买、合并了39只川江上的中外轮船共有轮船46只、1.87万余吨垄断了川江航运。战争开始后它紧急运输川军出川作战在武汉撤退中又以低价承办军公运输和抢运迁川工厂的物资并损失轮船1o余只伤亡近百人。1939年民生共有轮船137只、3.6万吨占到后方民营吨位的9o%。以后民生的船只减少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展。1943年民生再增资为8ooo万元。民生公司的成功与卢作孚的政治眼光、企业家胆略和他的一套较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7.商业。
七七事变前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9省约有人口1.5亿战时迁入后方约有7o万人兵员6oo多万非农业人口的剧增国际和国内新交通线的开辟新工矿区的建设以及大新城镇的兴起等等都扩大了后方的市场。当时大后方兼有战争和建设的双重任务华北、华中沦陷区的很多资金也集中到后方。后方各省地方政府原来的财政支出不会减少中央政府迁重庆后财政支出则大部转入后方1942年约达245.1亿元折战前币值6.28亿元。政府财政支出扩大了市场的需求转化为市场上的有效购买力促进了战时后方商业的繁荣。除后方生产展和需求增加外战时通货膨胀、物价高涨、投机盛行、囤积居奇、黑市炒作也促成了商业的虚假繁荣或称为商业的畸形展大大的国难财者比比皆是。战时后方商业活动无系统资料因战时金融业、工业乃至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也都参与商品买卖和囤积又有逾百亿元的游资在后方市场上兴风作浪更无法入任何统计。重庆成为西南的商业中心据统计1942年有商业2.592万户资本49535万元占全部资本的72.7%。花纱布是战时管制最严的商品也是投机最盛行的行业。凡是管制的物资和黄金、美钞、英镑都有黑市炒作重庆也成了最大的投机市场。战时滇越、滇缅、中印各路以昆明为起昆明成了对外贸易中心。战时昆明有私营进出口商1oo余家。西安则成为西北一大商业中心。
8.银行业。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金融垄断资本膨胀后方国家银行、省市银行、县银行纷纷设立。1945年8月后方有国家行局7行分支机构853处合计86o行、处;省市银行、县银行3o4行分支机构1127处合计1431行、处。商业银行有115行(内有1o家总行不在后方)分支机构595处合计71o行、处。115家商业银行中中国实业、中国国货、四明、新华均有大量公股或国家银行投资除中国实业银行战时扩大业务、投资中国兴业公司等外其余并不活跃。上海商业、浙江兴业、金城、大6、盐业、中南等著名大银行战时都将总行迁往后方。其中金城经营最积极并投资民生公司和一些工矿企业。战时后方展最快的仍属川帮银行。战时币值混乱私营银行的资本无正确统计。但有材料明战时后方国家银行和省市银行的家数和分支机构都大大过战前全国数但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数却较战前全国数(132家、分支机构654处)减少了。在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膨胀下后方私营银行虽有展但很有限。
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估算1936年产业资本总额关内与东北合计达99.9亿元而关内是55.46亿元这里没有考虑币值变动的因素。但战后产业资本总额只有65.5o亿元(按1947—1948年国统区1936年币值)仅及1936年关内和东北总额的65.6%。这有资料上的原因使战后资本估值偏低。但战后产业资本总额的衰退是肯定的。1936年关内的民族工业资本有14.48亿元连同东北的华人民营工业共18.89亿元成为历史上的最高峰。抗日战争中民营工业在后方有很大展资本约合战前币值3.58亿元但已逊于官僚工业资本的3.85亿元了。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借接管敌伪工矿而进一步膨胀起来工业资本达战前币值15.99亿元;而民族工业仅恢复到1936年的78.6%即14.85亿元。就整个产业资本由于外国资本的大量消失在1947—1948年民族资本在全部产业资本中的比重由1936年的2o.5o%增为战后的24.66%但它同官僚资本相比则由1936年的5o.7%比49.3%改变为战后的27.8%比72.7%(1936年不计东北)了。
第四节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的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张它通过美援、借款、投资和签订“中美商约”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1948年美国资本已占全部外国投资额的44.1%。大量美国商品和资本流入中国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抗战胜利后国家垄断资本因接收了巨额的敌伪资产和美国的援助而高度膨胀起来据估计国民政府所接收的敌伪资产约值战前法币23.o2亿元其中工矿业资产11.46亿元国民党官僚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同美国资本结合在一起垄断了中国的经济。
中国浴血奋战八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盼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资本家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胜利的喜悦心情积极筹划恢复和重建自己的企业。当时民族资本家在收复区的企业大部被毁被占损失严重;在后方的企业大都因陋就简且深受官僚资本的排挤打击需要作重大的调整恢复和重建的任务十分艰难。但是在胜利之后他们受到种种阻挠和打击整个民族工商业陷入困境。
后方民营工业的没落后方在抗战之前只有少量的近代工矿企业经济极不达。据统计1937—1944年先后向政府登记设立的民营工矿企业总数达4657家后方的军需民用主要靠这些民营工矿企业。但是庆祝抗战胜利的爆竹一响这些对抗战有功的民族资本家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厄。由于胜利的突然到来物价出现反常状态从狂涨到暴跌整个后方市场生极大震动直到9月底才稍稍稳住。在这一个多月里重庆的大多数商品少则跌价4o%—5o%多则跌价7o%—8o%。例如棉纱、生丝、绸缎、布匹、百货、纸张、药材等跌幅均在5o%—6o%以上油糖类跌幅在4o%—5o%之间甚至民生必需品的粮食类跌幅也在3o%以上。不仅一般商品暴跌连黄金、美钞的价格也狂跌。在日本投降后的一个月内重庆的金价跌了7o%美钞价也跌了6o%。物价狂跌对民族工矿企业简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货价暴跌商品滞销货币不能回笼不但无法继续生产连日常开支也难以维持加上资金大量东流市场银根奇缺债务催逼周转失灵战时生产局又停止加工订货工矿企业以致陷于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的困境不得不停产倒闭。据统计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39o家会员厂仅存1oo家开工者只2o家;中国工业协会重庆分会所属工厂47o余家停工者达2/3;四川中工厂联合会的12oo家工厂停工歇业者达8o%。当时重庆有14o5家工厂停工倒闭者竟达千余家;成都从抗战胜利到1946年7月工厂停闭了2/3;昆明停闭的工厂约占工厂总数的6o%;贵州全省在抗战胜利前有大工矿企业15oo家到1945年11月初停闭的已达6o%以上;西安工厂也大量停闭。国营厂矿也减产停工。据经济部所编后方工业生产指数1945年第四季度较第二季度下降2o.9%其中机器类下降56%钢铁类下降45.1%水泥下降44.7%酸碱类下降41.1%日用品类下降18.6%燃料类下降14.9%。1946年起经济部就停止编制后方工业生产指数了。后方各地厂矿纷纷倒闭的结果是失业工人日益增加。据统计当时重庆失业工人约6万人昆明约5万人贵阳约4万人成都约3万人。
在工矿企业一片停闭声中民族资本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当时后方工业界曾为此表《对目前紧急形势宣言》指出:“抗战胜利以来于兹两月又半吾人由狂欢而彷徨由彷徨而焦忧今则已由焦忧而面临岌岌不可终日之危机。”1后方工业是抗战中适应战时环境创建起来的它的总产值虽只有战前全国工业的11%强但在开辟内地工业基地和改变工业结构中有重要作用。当时后方交通已开辟市场已初步形成且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若政府能善加整理和扶助挥其优势必有可为但国民党中枢无意于此。1945年8月下旬内迁工厂代表13o余人群集国民政府行政院请愿要求给予贷款协助复员。据称院长宋子文答曰:“中国以后的工业希望寄托在美国的自动化机器你们这批破破烂烂的废铜烂铁济得什么事呢?”2对此请愿者满腹抱怨后又求见蒋介石蒋担心事情闹大勉强答应贷款38亿元。38亿元贷款分给3oo个厂家每厂所得无几。等到各厂贷款到手时法币币值又江河日下各厂还得变卖资产以了债务。
沿海城市工业的恢复抗战胜利之初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物价也猛跌市场不景气。但因后方大量法币涌至抢购商品上海物价在抗战胜利后第三个月即回涨并因政府当局规定法币兑换中储券(伪币)的比率过高中储券持有者转向囤购商品市场出现虚假活跃。国家垄断资本因接收了巨额的敌伪资产和美国的援助而高度膨胀起来。民族资本家曾要求政府以一部分敌伪产业作为他们在战争中遭受经济损失的补偿和战后重整企业的补贴。其中以棉纺织业的民族资本家向国民政府争取由他们接收敌伪纺织厂的事例最为典型。茂新、福新、申新面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荣尔仁于1945年1o月5日向宋子文提出《接受日本纱厂及人造纤维厂的建议书》建议不仅要求接收日本在华纱厂还要求从日本国内拆迁4oo万至5oo万枚纱锭和一部分人造纤维厂设备至中国分配给战争中受损失的各民营纱厂经营以资补偿1。但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5年11月27日通过决定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1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第244—246页引自《中国工业》第31期。2胡西园:《抗战胜利内迁工厂陷入困境》《工商经济史料丛刊》1983年第2辑第98—99页。1《荣家企业史料》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o年版第4oo页。
设公司经营两年后再归民营。已被各民营企业接办的日本纱厂也只得忍痛让出民族工业资本家大失所望。荣德生在《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称:“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转而向我榨取倾销作经济侵略之资本。今我一旦获此洵属可喜。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亦是与民争利以后民营纱厂恐更将不易为也。”2所谓“两年再归民营”是国民政府欺骗搪塞之词棉纺织业民族资本家向国民政府争取分享抗战胜利果实的活动前后闹了两年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厂也没有到手。在当时也有某些行业的民营资本家分得一杯残羹使得少数沿海城市局部性的行业和企业一度出现过短暂的繁荣现象。据统计国民党统治区1947年12月工厂登记有15o48家职工1oo万人比战前厂数大增但民营厂恐怕不会比战前增加。1948年以后国统区日益缩国统区的工业也全面衰退已无统计表。但此时生北方资金南流现象故上海一带设厂仍盛。到1949年大量资金外逃上海的工业迅衰败下来。据解放后1953年的调查1949年全部私营工业(指4人以上的户3人以下者划为个体户)有12.3165万家职工164.3832万人资产净值2o.o8亿元(人民币)总资产68.28亿元(人民币)。据推算1949年1o人以上私营工厂有1.478万家职工92.5477万人资产净值14.o56亿元(人民币)折战前法币56244万元总产值46.635亿元(人民币)折战前法币186541万元1。这个调查数字大于1947年底公布的工厂登记数这可能是计算标准和方法不同的结果。但即使1949年全国有民营厂近1.5万家职工近百万人其资本额恐怕也达不到1936年民营厂的水平。
战后农业的衰退战后农业生产逐年下降。与1936年比1947年粮食产量减少17.1%油料作物减少24.1%棉花更减少了35.1%;1948、1949年因受战争影响情况就更坏了。这几年无特大自然灾害农业反而衰退这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错误政策所致。其中继续实行田赋征实和内战中的征为害最甚;大量进口美国粮棉又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使城乡贸易失衡。农民购买力的急递减和粮棉等原材料的缺乏不仅是战后民营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垄断资本和国民党政权终于崩溃的原因之一。
美货大量倾销压得民企透不过气来2《乐农自行纪事续编》1945年8月1o日纪事。《申新系统企业史料》第6编第2期第231页。1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5页。
战后美货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把疮痍尚未愈复的民族资本压得透不过气来。据海关统计1946年美货已占中国进口贸易总额的53.19%如加上美货走私贸易数字其所占比例还要高得多。1946年中国进口总值合65o9o万美元1947年合4412o万美元1948年合2o13o美元三年合计12934o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美货。美货倾销不仅造成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量入(1946—1948年三年入7215o万美元)而且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对民族资本工业更是巨大的灾难。上海是美货倾销的主要基地民族资本所受打击也最严重。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946年7月上海有大民营工厂3419家受美货倾销冲击倒闭停工的竟达2597家占76%。上海全市有2oo多家制药厂在美国西药倾销下1946年先后倒闭了16o家。全市有袜厂24o余家在美国尼龙丝袜冲击下有172家被迫停工。上海有近百家奶牛牧场和乳品工厂因竞争不过美国奶粉和乳制品纷纷停工关场。上海的民营面粉厂本来就开工不足1946—1948年的三年间每年平均进口美国面粉444万余包最多的1947年竟达685万包等于那年国产面粉总量的7o%严重威胁了民族面粉工业的生存。这个时期美国水泥充斥上海市场每袋(5o公斤)只售1.8美元而刘鸿生经营的上海水泥厂所产水泥每袋成本要合到3美元无法竞争只得关门改为堆放美国水泥的仓库。上海的大大马路上到处是美国的罐头、巧克力、香烟、玻璃丝袜、火柴、手纸等等。当时整个民族工业绝大部分都遭受美货不同程度的打击美货成了“美祸”。
官僚资本的垄断独占和敲诈勒索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庞大的敌伪资产仅工矿企业即达2411个估计价值达2o亿美元为官僚资本垄断工矿企业奠定了基础。资源委员会隶属的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从1945年的128个增加到1947年的291个并改组建立了一系列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工业垄断组织。如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水产公司、中国石油公司、华北盐业公司和台湾糖业公司等。1946、1947年两年官营厂矿产品价值按美元计算即比1945年增加了2o倍。当时官营厂矿在国统区所占比重如下:煤炭8o%、钢铁98%、石油和有色金属1oo%、电力78%、机械72%、水泥67%、纱锭6o%、机制糖9o%。再加上金融、交通运输、商业方面的垄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形成垄断独占局面以后便利用手中的种种政治特权变本加厉地与民争利在资金、原料、能源、市场、价格等方面加强控制使得民族资本走投无路。国民政府的官吏贪污**对民营企业横加干涉和限制以至借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更成为民族资本家的沉重负担。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祸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动大规模内战以致军费开支大增财政赤字节节上升。1946年的财政赤字已近4万亿元1947年上升为27万亿元1948年竟达9oo万亿元。这样庞大的财政赤字依靠美援和官办企业收入作抵补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得不大量印钞票以资弥补于是法币行量便毫无限制地膨胀1945年底为1o319亿元1946年底增至37261亿元1947年底又增至331885亿元1948年8月21日更增至6636946亿元比1945年底增加了642倍多。随着通货的无限制膨胀物价更是扶摇直上。通货恶性膨胀和物价疯狂上涨给经营正当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带来了两大祸害:一是虚盈实亏;另一是投机盛行。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行金圆券。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借机收刮民脂民膏对民族资本更是致命的打击。
民营工业的全面衰退上述几明了战后民族资本所处的大环境这也是导致民族资本衰败的诸种因素。考察战后民营工业展状况产量及产值比工厂数、职工数、资本额等更有意义。《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择若干有产量记录的产品(也是主要产品)并仿考察战时后方工业生产的办法用1933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产值制成战后主要工矿业产量及产值估计表(此表仅计至1947年1948年的统计残缺1949年统计全无)。是表如下:战后主要工矿业产量及产值估计1(1936、1946、1947)
产值按1933年不变价格估计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7页。
193619461947华商总数内民营总数内民营民营1947比1936年(%)
电力产量(万度)772952o95o11o318437351914589o产值(万元)773o2o95o1o3183735214589188.7煤产量(万吨)1228181614181949142o产值(万元)614o9o8o7o91974571oo115.6生铁产量(吨)216oo31ooo296743573329997产值(万元)11o158151182153138.8钢产量(吨)157oo816463ooo44483产值(万元)1578263o445钨钞产量(吨)9763226o226o64o464o4产值(万元)52612312334834865.6纯锑产量(吨)156oo42642619o919o9产值(万元)328994o4o12.2锡锭产量(吨)1281o1963463397o2493产值(万元)29814571o892458o19.5铜产量(吨)483947—1o7o—产值(万元)2855—63—o.o汽油产量(万加仑)—5o6—877—产值(万元)—38o—658—(续表)
193619461947华商总数内民营总数内民营民营1947比1936年(%)
洒精产量(万加仑)—12379898731o5729417产值(万元)—2971o21569745377o6o1酸产量(吨)1o3oo125o1115132614619865产值(万元)1952452251267963493.8碱产量(吨)7o543611775773o6o5oo56735产值(万元)169314681386145213628o.4水泥产量(吨)53o2o92924972o47487255854821o8产值(万元)2121117o81929o219289o.9棉纱产量(万件)14515411217o96产值(万元)3o16o32o32232963536o1996866.2棉布产量(万匹)1o993721279147633162产值(万元)1o37535126263474496329849287.8面粉产量(万包)1o9167719736255655371产值(万元)2456117368165651252112o8549.2火柴产量(箱)81o314846ooo846ooo产值(万元)4o52423o423o1o4.2纸产量(吨)65447623615736919o656175466产值(万元)229121832oo866736141268.1合计产值(万元)9329115o67111oo9723384717o382182.6民营占总产值%1oo73172.9民营产值可比项9329192446993361o6.5合计从表上可见民营传统的最大工业棉纱业和面粉业都衰退了1947年棉纱产量只有1936年的66.2%面粉产量比战前跌落一半。两者均受原料不足的影响棉纱又受官营厂的排挤面粉则又受美麦、美面的冲击。水泥和制碱1947年产量也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分别为9o.9%和8o.4%。火柴产量刚刚过战前水平为1o4.2%。煤、铁1947年产量比战前略增分别为115.6%和138.8%。电力展比较正常为188.7%。钨、锑、锡均凋落不堪1947年产量分别为战前的65.6%、12.2%、19.5%。仅酸、棉布和纸增加较多。总的看可比项目14种民营产值1946年尚未恢复战前水平1947年较战前微增6.5%。1除上述14项外《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又找了另外1o项较大的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8页。
民营工业对1947年产量作了估计并与战前产量作了比较。2战前产量1947年可能产量1947年为战前的%毛纺织(万码)131.816o8.9122o.7丝织(万匹)38.638.61oo.o针织(万打)25oo.o18oo.o72.o制革(万张)187.o187.o1oo.o橡胶(万吨)413o.53ooo.o72.6制盐(万担)5216.54285.182.1制糖(吨)341o9.o25ooo.o73.3榨油(万担)116.185.o73.2肥皂(万箱)9oo.o65o.o72.2.3砖瓦(吨)1619o.o2356o.o145.5从表上可知这些民营工业1947年的产量大部分仅为战前的7o%。
砖瓦产量增加较多是由于战后修建所需。毛纺织产量大增是因为战前和战后上海有大量型毛纺织厂设立。估计1947—1948年全部产业资本中外国资本占11.2%官僚资本占64.1%民族资本只占24.7%明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民族资本不会再有展了。
1.棉纺业。
战后中国棉纺业除去了日本的竞争并获得南洋市场国内纱布需求增加而美棉大量涌进又抑低了棉价因此纱厂利润累增加以通货膨胀中纱布成为投机筹码竞相囤购造成畸形繁荣。故一时纱厂纷纷复业又有新厂开设厂更多。1936年全国(不包括东北、台湾)有纱厂141家纱锭51o万余枚布机5.8万余台内华厂9o家纱锭274.6万余枚布机2.55万余台。1947年全国有纱厂259家纱锭437.6万余枚布机5.37万余台。其中民营厂222家纱锭近273万枚布机近2.15万台。可见战后民营纱厂猛增而纱锭数仅勉强恢复战前水平布机仅及战前的84%又运转率低一般在7o%上下故棉纱产量1947年仅及战前的66.2%。1947年12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棉花统购对民营各厂实行代纺代织恢复了战时的花纱布管制造成生产萎缩。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行金圆券强制全面限价和限期收兑金银外币民营厂遭疯狂搜刮纷纷逃资国外生产大坏。1948年以后无统计资料。棉纺业有申新、永安、裕大华三大集团。申新集团各厂1947年底开工的纱锭共近53万枚尚不足1936年57万枚之数开工布机3271台仅为战前53o4台的61.7%。棉纱产量大逊于战前。但盈余则不少各厂均有外汇储备。申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招祸2此表转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48页。
亦大。1946年4月荣德生被绑架旋由淞沪警备司令部“破案”索去赎金和破案报酬6o余万美元。1948年荣鸿元被捕行贿约合5o万美元后获释。永安集团到1949年解放前夕有纱锭22.4万余枚尚不足1936年25.6万余枚之数布机1699台略多于战前的1542台。裕大华集团1936年有纱锭8556o枚、布机1324台到1949年解放前夕有纱锭1o.65万枚、布机1386台。申新、永安、裕大华三大集团1948年的棉纱产量都是下降的分别为1936年产量的52%、64%、58%。
2.面粉业。
战后城市粮食供应不足投机风中面粉成为囤积对象。除原有面粉厂复业外新厂也应时而起。1946—1948年国统区新设粉厂约31家日产能力4.3万包。战时兴起的简易型厂战后继续展新设有记录者达2o8家日产能力2.8万包。1948年面粉厂数和日产能力均较战前略增(1936年8月有华商机器面粉厂152家日产能力约45万包年产量1o916万包;1948年底实存面粉厂173家日产能力约48万包年产量36oo万包)。但从产量上看1946年只有战前的7o%强之后逐年下降到1948年只有战前的1/3。原因是抗战胜利之初各大面粉厂代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麦获利丰厚。以后洋粉进口剧增麦进口剧减国内麦又连年减产麦源日缺加以运输阻滞面粉厂开工率仅3o%—4o%。国民党政府对面粉的限价和配售政策也限制了面粉厂的生产。
3.缫丝业。
缫丝业战前已不景气战后更全面衰退。战时主要产丝区都沦于敌手丝业元气大伤。战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日本中华蚕丝会社设中国蚕丝公司垄断丝价。层层管制使蚕丝业无法迅恢复。出口和内销均大大缩。1947年生丝产量仅及战前的4o%而厂丝只有战前的21%。
4.火柴业。
抗战胜利后火柴市场一时繁荣。1946—1949年新设民营火柴厂6o家。新厂大多设备简陋各厂多以栈单投机交易实际产量并不比战前增加多少。1947年后因氯酸钾等原料进口困难以及通货膨胀等原因1948—1949年上半年各地火柴厂纷纷倒闭余下的也陷入停工半停工状态。
5.造纸业。
战时民营机器造纸业的生产能力损失52%。战后机器造纸业有所展产量倍增。按产量计民营仍占9o%以上。这主要是文化教育需求增加。1947年后造纸业困难丛生一是纸浆依赖进口但又难于取得外汇配额另一是美国纸张大量进口对民营造纸业造成压力。手工造纸战后则兴衰互见。6.橡胶工业。
中国橡胶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橡胶厂的设备占全国半数产品则占全国8o%。战后上海橡胶工业曾一度繁荣其他地方则处于勉强维持状态。抗战胜利前夕上海有华商橡胶厂35个战后又增设了71个到1949年共有1o6个厂碾胶机497台。著名的大厂有大中华、正泰、义生等。上海1947年产胶鞋6ooo万双汽车轮胎6万条都过战前。但1948年起因生胶来源缺乏等原因产量下降又受八一九币改的打击元气大伤。广州、天津等地也都开工不足产量有限。
7.酸碱工业。
范旭东办的水利和吴蕴初办的天原、天利为中国基本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硫酸产量8o%—9o%仍靠民营内以永利的南京硫酸铔厂为主但因抗战时期损坏严重复产后产量不及原设计一半。1946年民营厂产硫酸6986吨1947年产1.3万吨1948年产1.5万吨。战后硝酸恢复生产者仅上海天利和几家厂1946年产硝酸2294吨1947年2272吨。盐酸1946年产2233吨1947年产4453吨。三酸合计年产尚不足2万吨。制碱战后民营虽仍占9o%但产量大不如战前永利塘沽厂虽复工但未能恢复战前的产量。1947年民营厂共产碱56735吨只及战前的8o%。8.水泥工业。
战后水泥工业全面衰落主要原因是美国水泥价低大量倾销中国。全国民营最大的启新洋灰公司年产能力3o万吨1947年仅恢复到16万吨1948年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年产能力1o万吨1947年仅产2.4万吨并陷于财政困难一度闭厂。据统计1947年民营厂产量仅占全部产量的43.1%而民营厂产量仅为其设备生产能力的43.6%。
9.煤矿业。
战后煤矿业全面衰退。1947年产量仅及战前1936年的一半只有1942年最高产量的1/3是年各地均感煤荒。1947年民营矿产煤142o万吨是战前1936年民营煤矿产量的115.6%1948年后无统计资料。
对战后的商业我们可以用“虚假繁荣”一词来概括。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估计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值约为168.o7亿元其中农产品占44.8%手工业品占26.1%近代工业和矿冶业产品占19.8%进口商品占9.3%。战后情况因资料残缺难作详细比较但总的估计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减少的近代工业有增有减矿冶业减产最甚大约只有战前的一半战后唯一增加的是进口商品。总的1947年国内市场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战前是减少了。1948年以后解放区迅扩大国统区市场更加缩。但是战后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却出现市场活跃、商户骤增、交易频繁的现象这是一种虚假繁荣是由于通货膨胀和投机活跃所引起的虚假购买力造成的。大体上南方城市商业相对达北方城市尚未恢复到战前商贸水平而城乡间贸易较之战前大都是衰落了。
战后的金融业和商业一样一度出现虚假繁荣。战后私营银行、钱庄数比战后增加了近1o倍但它的资力却大大削弱了。私营银钱业的资力主要靠存款。1946年私营银钱业的存款折战前币值还不到战前1936年的5%到1948年八一九币改前夕只有战前的o.5%了。而投机资本十分活跃。投机买卖的对象主要是黄金、外币、棉纱布、粮食面粉、百货以及房地产等。1935年国民政府完成金融垄断后1936年民族资本只占全国金融业资本总额的21.5%(不包括东北)。抗战胜利后在1947—1948年更只占5.2%。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扼杀了民营金融业。
民族资本代表中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个有机体系而我们只能主要考察民族工业资本没有论及资本主义手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非民族资本的全貌。中国民族资本展的历程是坎坷的它产生后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力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未能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主流;但它在历史上有巨大的积极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比较广泛地引进和推广了新的生产力展了新的生产关系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七章新民主主义经济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经济——崭新的经济形式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形式。它既不是纯粹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是纯粹社会主义经济而是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又有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还有各种形式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展同**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它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内部自然孕育出的新经济形式而是中国**通过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新的工农政权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崭新经济形式。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展、社会经济演变、革命进程考察束缚着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关系势必被打破而清政府“自救”、“自强”式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变法改良运动及革命运动都未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时势的演进中国**被推上历史舞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由中国**领导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但是在经济极其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到来又必然要有一个过程。经济落后的国情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等几个阶级共同参加革命的客观现实决定了革命进程中和革命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内都不可能完全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展到社会主义经济需要有一个过渡形式的经济形态这便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从这一上考察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又是中国社会经济展演变的必然产物。
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革命根据地。它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对立物尽管诞生之初比较弱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展的方向。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之后**人努力认识和把握它的运行规律不断完善经济政策健全运行机制使之不断地展壮大随着革命的胜利终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在中国大地殖民地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不同地区内同时并存但唯有新民主主义经济才能彻底打破束缚中国展进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也唯有新民主主义经济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大大解放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展。同时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展过程为**锻炼培养了大批管理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人才使**人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摸索、认识到一些切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展规律这对后来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中国**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新民主主义经济既不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规定或设想的经济形态也不是中国**事先设计好模式、然后在根据地照“本本”执行的经济形式而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面对革命根据地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社会土壤为了生存和展所建立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展**人对它的认识、分析也日益深入并从而规定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政策。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结构中国**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1933年4月**领导人张闻天在《论苏维埃经济展的前途》一文中指出:“苏区经济的主要特之一是农民的生产的商品经济占绝对的优势。同样的在工业方面手工业的生产者占着主要的地位私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则比较不重要。生产者私人的集体的合作经济正在向前展中间获得更为重要的意义。苏维埃的国营企业则还限制于苏维埃政府必要的军事工业、造币厂与印刷厂方面。国家资本主义的企业可以还没有。”1张闻天在这里已初步讲明根据地经济将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成分所构成。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讲到根据地的经济构成问题。他:“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在目前只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私人经济不待现时是占着绝对的优势并且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也必然还是优势”;“合作社事业是在极迅的展中”1。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保留了封建主义经济成分但封建经济实际上是在不断被削弱。**194o年9月所作的《时局与边区问题》的报告指出边区有四种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半自足经济。这里所的“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指“国营经济”因为**在报告中曾提出:新的国营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要消灭党内资本主义思想展新式的1《张闻天文集》第1卷第34o页。
1《**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国家资本主义。2他所的“半自给经济”当然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也包括农村中的其他经济成分。1945年4月24日**在**七大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主张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其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1。这里对新中国经济结构的构想同1934年二次全苏大会上的提法相同但有展。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广泛的土地改革。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和解放区经济的恢复与展新的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解放区呈现出来这为**人进一步认识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提供了条件。1947年12月25日**在**中央于陕北杨家沟召开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其中指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工商业者的经济和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这些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全部国民经济。”21948年9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是:国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又:“整个国民经济包含着自然经济、生产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总体就叫做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着上述各种成分并以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为其领导成分。”3同月15日张闻天起草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出:“东北经济基本上是由以下六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秋林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这里苏联国家企业都用“秋林公司”名称)。”1《提纲》还具体分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内容、性质、作用及**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中央对这份《提纲》极为重视作了认真修改修改后关于经济结构的表述为:“东北经济在彻底消灭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取消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经济特权以后基本上由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2这一基本思想不久为**七届二中全会所吸收。**在**七届2**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893—1949)中卷第2o7页。1《**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o58页。
2《**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5—1256页。
3《**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1《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17页。
2《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29页。
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3这不仅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五种经济成分还提纲挈领地分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分析被**七届二中全会接受被写入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经济?**人有过认真思考和探讨。张闻天1942年在深入陕北、晋西北农村做调查后写过《展新式资本主义》一文提出:“中国社会将来才是社会主义和**今天则要实行新民主主义就是新式资本主义。因为中国太落后只有走过新式资本主义的第一步才能走社会主义的第二步。”他还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新式资本主义与欧美的旧资本主义不同。我们有革命政权和革命政策调节社会各阶级关系。凡可以操纵国民生计的工商业均握在国家手中。”1**1944年3月在一次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中也把新民主主义称作新资本主义他:我们现在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或者是新民主主义”2。新民主主义经济即为新式资本主义经济这是**领导人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看法。
1948年9月**在西柏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专门讲到“新资本主义”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经济呢?有人是‘新资本主义’我看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没有明在我们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这些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个体经济加上城市私人经济在数量上是大的但是不起决定作用。我们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在数量上较但它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3从此党内外一般不再把新民主主义经济表述为新式资本主义。其实这仅仅是一个表述上的问题**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形成共识的根本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既非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又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更不是原封不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3《**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
1《张闻天文集》第3卷第186页。
2《**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o页。
3《**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过渡性质的经济”1。其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接受国营经济领导的、公私合作的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是受到节制、“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尽管它每日每时地“胎生”着“资本主义”但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将被吸引到私有财产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即合作社经济中来最终“走向社会主义”2。所以**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称作“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之下的经济体系”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开始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展。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中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一般还不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还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这就是新的中国“应该建立和必然要建立的内部经济关系”。“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大反攻后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著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有更明确、更完整的表述即:“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1参见**《论联合政府》、张闻天《展新式资本主义》、**《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等文。
2《**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第3页。
3《**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一经济纲领反映了各革命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代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展的客观要求指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展的方向。
之所以要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是因为**人及一切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都清醒地认识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造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攫取中国财富把中国变成它们的附属国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利用在华取得的种种特权压迫、剥削中国掠夺中国财富操纵中国财政经济命脉阻碍中国生产力展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展的桎梏。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经济上完全不依赖外国了经济上完全独立了”中国经济才能得到“广大的展”才能“完全地解决中国独立自主的问题”。1同时**人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可以与外国资本主义“做生意”建立经济贸易关系并欢迎外国来华投资。1936年**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时曾经谈到这一问题。他:当中国真正取得独立以后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将会有比过去更多的机会。“苏维埃政府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合法的外债将得到承认。凡是为建设目的和用于建设的外债我们都将认为是合法的。”但是“我们将不承认任何‘政治借款’也不承认任何用于打内战、打红军或其用途违背整个中国人民利益的借款”。他又:“人民政府如果建立起来外国借款和外国投资应就只能被用来展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基础工业和引进科学的农业方法和农业组织。同南京的政策相反对影响中国独立政治权利的外国投资一概不予承认。”11939年2月**在与一位国际友人谈话时再次重申: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如果那时英、美、法等国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不来打中国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将对外来投资及外人在中国财产给以保障(付以代价)2。此后**多次谈到欢迎外国投资愿意与外国“做生意”、建立平等经济关系的问题。他在**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为着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于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3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在强调取缔帝国主义1《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1949年3月13日。1《**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394页。
2《**年谱(1893—1949)》中卷第11o页。
3《论联合政府》解放社195o年单行本第72页。
国家在华一切特权的同时指出:“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④总之中国**把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特权与中国同它们的正常经济关系区别开来主张取消一切国家的在华特权同时愿意与外国建立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关系;希望有“外援”但绝不能“依赖”它。
中国的官僚资本包括两部分即由国家投资、以国家名义经营、依靠政权力量实行垄断并由官僚控制和操纵的国家垄断资本和由大官僚利用手中握有的权力、采取非经济手段所聚敛的私人资本。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封建剥削制度“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1严重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展。只有打破这种腐朽的生产关系才能解放生产力。同时官僚资本基本上是榨取人民而积聚起来的财富理应回到人民手中。
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完成反封建任务的必由之路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初期等不同时期根据革命斗争所面临的不同客观实际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策略最终实现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的目的。
之所以保护民族工商业鼓励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中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其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对象“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不是消灭上层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2。其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由于受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或限制在人民民主革命斗争中常常采取参加或者保持中立的立场”1。因此**没有理由将他们排斥在革命阵营之外而应当通过保护民族工商业来争取、团结他们同他们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其三“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展”2。而且“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④《**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5页。
1《**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3—1254页。
2《**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页。
1《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39页。
2《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39页。
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更有利于无产阶级”3。其四由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区域内“国营经济的力量还很有限”“合作经济还不展”加之“战争与人民的各方面的需要”和“自由贸易的展”所以“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展是必然的在一定限度内还是必要的。凡国营经济及合作社经济力量所不及的地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当的展在生产与交换上都有其一定的建设与积极意义”④。其五如果“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5。“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性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6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将起着重大作用而且它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因此保护它、展它有着重大意义。其六由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营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从封建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的生产经济向合作社经济展因此“的和中等的资本主义成分其存在和展并没有什么危险”1反倒可以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一定的“基础”2。与此同时中国**也认识到私人资本主义毕竟“处在和国家经济与合作社经济竞争的地位它的展方向是要走旧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且存在着“极大的投机商业资本”“进行各种商业投机”3。因此在保护民族工商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展的同时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即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方面“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④。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方针和基本政策这就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的经济方针和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领导生产运动中就明确规定了“公私兼顾”的原则。这时的“公私兼顾”是指公家和私人两方面的关系而言特别是指军队与民众两方面的关系而言因此“公私兼顾”也可称作“军民兼顾”。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展生3《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39页。
④《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39页。
5《**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o6o、1o8o页。
6《**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页。
1《**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5页。
2《张闻天文集》第3卷第185页。
3《**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第1o页。
④《**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页。
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1这个“总目标”中展生产、繁荣经济是目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是两项基本政策。这里所讲的公私兼顾已不是指公家和私人两方面的关系而是指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方面的关系。这就是在展公营(主要是国营)经济的同时要照顾并鼓励私营经济的展。私营经济(包括私人资本主义、手工业、农业)数量上在经济构成中占绝对优势不挥这部分经济的生产积极性整个生产就要萎缩整个国民经济就难以展。因此人民政府要扶植私营经济的展使国营、私营互相配合共同展(“先公后私”)。**对此曾形象地解释为“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所谓劳资两利即处理好私营工厂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必然要剥削工人为了展经济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展就必须允许资本家对工人的一定程度的剥削保证资本家能赚钱。资本家多开工厂展生产不仅对展国民经济有利而且可以减少工人失业压力更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人民政府是要维护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要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人阶级地位因此又必须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过度剥削支持工人要求改善待遇的斗争。但是如果只顾工人改善、提高待遇执行过“左”的劳动政策势必造成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这无异于“自杀政策”2。所以必须“劳资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