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国运之争:以诗颂圣后,我无敌了最新章节!
【第二位!于少保!】
【颂文里的第一首古诗,没太看懂。】
【斗哥说了是明志诗,应该是托物言志。】
【石灰吟?大胆猜测,以石灰自喻。】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导。
前面拜圣岳王庙的颂文,就是岳元帅所写。
赞颂于少保的古诗颂文,也是同样的明志。
那就很有可能……
【和满江红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一首,可能是于少保本人所写?】
这样一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就容易了。
咏石灰,即是咏的诗人自身。
明的是志向。
是磊落襟怀和崇高人格。
通过赞扬石灰,表达了于少保为实现志向,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还有决心。
同时也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昨天的直播,有于少保的生平。】
【他立志要做清白的人。】
【这是他的人生追求。】
【他也做到了!】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还在危难之际,顶住了所属时代最大的压力——拒绝为叫门天子开城门。
保护了家国和百姓。
而他,也因此送命。
真正是用生命,践行了志向。
英宗复辟之后,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狗比的朱祁钰!】
【狗比的明英宗!】
【我知道他,叫门天子,大明战神!】
所以,于少保其实和岳元帅,有着同病相怜的命运。
他们也有着一样强烈的个人魅力。
获得了很多人的追随和仰慕。
【那颂文的第二首诗呢?】
【也是于少保本人所写?】
【应该不是,这也是一首残诗。】
有人去查询了,林凤语拜圣于公祠,所写的这第二首古诗。
发现其中两句,也有记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
【这句我有印象,非常喜欢!慷慨激昂,舍生取义!】
【没错,就是这句!】
【你们一定想不到,这首诗,是谁写的。】
【谁?】
【文天祥!】
文天祥?
这个名字一出现,很多人立刻就仿佛抓到了关键点。
他们听了直播的。
其中有关于少保的部分,似乎讲到过……
【于少保最崇拜的人,是文天祥!】
【一身正气的文天祥!】
【于少保称赞他:孤忠大节,万古攸传!】
比起被称为救时宰相的于谦,成功挽大厦将倾的少保,为什么会崇拜一个,国破家亡,总是在抗争中失败的人呢?
因为那个人是文天祥!
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的文天祥。
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为抵御外族的侵略奔波一生的文天祥。
死也不降,心怀民族大义,最终也英勇就义的文天祥。
【所以,这是在以偶像的诗,来赞颂于少保吗?】
【这恐怕能算是最高赞誉了吧?】
【咱斗哥,真的是有一套哇!】
以文相的诗,给于少保当颂文。
这分明是在说,在后辈人的眼中,于少保你的颂文,配得上用文相的诗作。
而且,妙的是,这后面的古诗,也是明志。
忠义。
为国为民。
志向相投!
【原来我们斗哥,不是只会踩一捧一呀!】
【看看,一山更比一山高,抬的有多棒!】
【厉害了我的斗!】
谁能经得起这么夸?
于少保,也是必来了吧?
轰隆!
轰隆隆!
嗡嗡——
雷鸣,唤圣光柱震荡!
天地元气降临,笼罩祖祠!
一道虚影,开始缓缓凝结。
【啧。】
【还剩下一位了。】
【张公祠,让我看看瞧……?!】
……
直播间的弹幕,出现了一瞬间的卡顿。
然后,便是疯狂的刷屏。
【卧槽!】
【快看!】
【唤圣光柱!金色的!】
张公祠是最后一个写完颂文的。
所以大部分人,并没有关注这边。
毕竟在大家看来,这里必然是最后一个,有元星回应的祖祠。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公祠的回应,却是来的最快的。
几分钟之内,唤圣光柱就出现了引动元气的震动。
只是没有滚滚雷声。
直到前面岳王庙中,虚影法身逐渐凝聚,这边的元气降落,才变得浓郁。
随后快速的变化着。
直至呈现出了金色!
“国亡家破欲何之?”
唤圣光柱之下的祖祠,一道虚影快速的浮现出来。
随着元气的汇聚,显露出了一尊灵像法身。
身着青色长衫,儒生打扮,面上是一团光影。
他怅然的开口,吟诵了林凤语所写颂文的第一句。
“西子湖头有我师。”
张公的意志,竟然第一个苏醒了过来。
“末学后进,张煌言。”他整理衣冠,肃然施礼,面朝着另外两处的虚影,躬身道。
“见过岳元帅。”
“见过于少保!”
“不敢当。”
于公庙前,于少保的意志法相,凝聚而出,回了一礼。
然后转身,朝向岳王庙的方向,拱手道:“晚辈于谦,见过岳元帅。”
“无需如此多礼。”
岳王庙上空,岳元帅的意志,也终于凝聚出灵像法身,苏醒了过来。
他睁开了眼睛,回了半礼道。
接着向着林凤语点了点头,又回身对其他两位,说道:“我等既然同是华夏先祖之意志,如今又被后辈唤醒,此时,当为华夏略尽绵薄之力。”
“你们意下如何?”
“可。”
“善也!”
接着,这三位竟然就此,开始了对天地元气的引导。
他们周身元气萦绕,只是一挥袖子,一抬手,便从元星之上,招下了无数的元气。
这些元气,在半空中凝聚,化作了云团。
如丝雨般,飘洒而下。
西湖,下起了一场元气雨。
而后,有五朵元气团,慢慢的朝着五个方向汇聚。
三个是朝着,大殿内的天骄们笼罩而下。
一个飞向了林凤语的头顶。
一个落在了西湖外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