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赵四娘家最新章节!
赵永忠这话说的,可把赵三娘给气的,差点儿没冲过去捂住她爹的嘴。
哪里就是亲戚了?别说赵成蓝已经被许家休了,就是赵成蓝还在许家,自己也不会认赵成蓝的婆家人为亲戚。自家老爹也太不讲究了,拿什么人都当亲戚看。
不过到底碍于人多,赵三娘不好意思当场发飙,也就忍了下来。
其实,她能忍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一直念着许家当年对她的善意。
赵三娘想起,当年许继业待他们姐弟几个还不错,每次陪着赵成蓝回娘家,他都会给他们几块糖吃。
如今赵四娘家持有苏记制糖坊的干股,自家还设有糖果作坊,只要赵三娘发话,随时可以调来成车成车的糖。在她眼里,糖已不再是稀罕物。
可在当年,他们姐弟几个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块糖,许继业给那些糖足可以让他们高兴上好几天,算是他们灰暗童年里的一抹亮色。
就冲着这份善意,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铺面长期租给许家好了。但,仅此而已,亲戚什么的,她是坚决不会认的。毕竟想到许家曾是赵成蓝的婆家,她心里就多多少少还有些膈应。
吃罢午饭,赵永忠夫妇留在宋家继续唠嗑,赵三娘可没这种闲工夫,她得尽快赶回去忙生意。
家里头这么多生意,纵然有不少掌柜帮着照看,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赵三娘亲力亲为的。尤其明天就是初二,是各处掌柜前来交账本的日子,她得回去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话要交待给那些掌柜的。
当赵三娘所坐的车途径城南嘉善街时,她为了赶时间,便让车夫抄近路。车刚拐进一条小巷,就遇到十来个小毛孩子挡道。
只见这十来个毛孩子几乎人手一根竹竿,就是没有竹竿,也拿着扫帚,再不济就是拎着根鸡毛掸子。
这些小鬼是要学着绿林大盗拦路抢劫吗?
赵三娘话本看多了,经常会想多了。
不过今天这些小鬼的想象力显然比赵三娘的还要丰富,按照个子高矮排成一排,从最高的那个开始喊:“杨家大郎在此!”依次喊过去,一路喊到了杨家八郎。最搞笑的是,站在队尾的那个黄毛丫头居然拄着把扫帚自称是佘老太君。
这些孩子估计不是第一回做这种事了,貌似经验还很丰富,喊完就跑,并不恋战,根本就没有给赵四娘家车夫训斥他们的机会。
赵三娘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小声嘀咕道:“这些小鬼是看戏看傻了吧,这么喜欢演,怎么不去搭个草台子唱戏呀?”
今天载赵三娘的车夫姓冒,人称老冒头。别看他快五十岁的人了,由于长年的重体力劳作背都开始驼了,可耳朵还很尖,赵三娘的嘀咕他听了个一清二楚。
老冒头呵呵笑道:“二小姐,这些小鬼不能是看戏看成这样的,赏芳苑的《杨家将》还在排,还不曾正式开唱呢,他们哪里有的看?他们呀,八成是听说书听入迷了,忍不住跑出来扮一回杨家八虎和老封君呢!”
赵三娘听老冒头这么说,忍不住问道:“冒老伯,怎么,你也听说过杨家将?”
老冒头嗓门儿陡然拔高三度道:“当然听说过啦!如今咱府城里还有几个人没听说过杨家将啊,就连咱家八岁的小皮猴儿都听过。”
据老冒头介绍,他家小孙子自打听隔壁家的小孩讲过一回杨家将后,就天天往附近的天桥下跑,听那儿的说书先生说杨家将。别看那说书先生一天讲三场,其实每天三场讲的内容都一样,可就这样,他家小孙子还是一场不落都要听全了才肯回家,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回来吃。他家小孙子不但爱听,他还爱讲,每天晚上都要把白天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家里人听,家里人都是他的忠实听众。
赵三娘就奇了,《杨家将》可不是市井里的话本,那是姜荷莲子替她家专门找人写的,全天下应该就只有她家的说书先生会说这个故事,怎么天桥下的说书先生也会讲呢?
赵三娘还不知道有种行为叫盗版,客人在她家茶楼听得觉得好了就四处宣扬,传到一些说书先生的耳朵里后,他们就会过来听,听完之后再讲出去。整个过程中他们除了些茶钱,不用再花一个子儿。
可她隐隐意识到,《杨家将》好像很受欢迎,至于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她想不出来。
第二天,当同福茶楼的佟掌柜将上月账本送过来的时候,她才真正意识到《杨家将》受欢迎到什么程度。
《杨家将》是从上个月十五正式在同福茶楼里开讲的。前五天,同福茶楼的营业额没有太大的变化,从第六天开始,营业额开始逐渐上升,到了第十三天,以前平均上座率为四到五成的同福茶楼第一次达到十成。
客满不是终点,热度还在上升。据说,这几天甚至有客人不顾天气炎热,站在茶楼外面的屋檐下等座。
佟掌柜就问赵三娘,现在茶楼里每天说书的场数已经由三场增加到五场,推迟了一个时辰关门。可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客人等不到座位。要不要在茶楼外面搭一个凉棚,那样就可以多接待客人。
赵三娘不答,佟掌柜又问了一遍,一直在愣怔的赵三娘才回过神来。
赵三娘仔细想了想,先没对佟掌柜的请示作出答复,而是问起程先生,近来茶楼里一天要说五场,他的嗓子可还撑得住。
佟掌柜面色有些奇怪,拧着眉头纠结了好一会儿,才道:“其实程先生一天还是说三场,另外两场一直是宋知言在说。宋知言他不要工钱,还搬出了姜小姐当借口,还有就是……他讲得确实好,我就让他试了试。”
赵三娘有些诧异,暗道:这家伙说书还说上瘾了?我就说呢,昨天姜荷莲子家的医馆开张,宋知言这个喜欢热闹的怎么没去凑热闹,原来是去同福茶楼当说书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