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新列强时代最新章节!
为了争权夺利,肃顺可没少给恭亲王使拌子……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頂點說,..次年,肃顺在彻查“户部宝钞案”中,发现恭亲王府首席太监孟来喜涉案颇深。
倘换做他人彻查此案,八成会送恭亲王奕??一个顺水人情从轻处理。谁料肃顺毫不留情照样查抄,弄得恭王府一时鸡犬不宁,于是二人之矛盾已从政见相左恶化到私人恩怨。只是迫于政治上失势,恭亲王奕??唯有暂时隐忍,摆出一副“鸽派王爷”的样儿。
恭亲王在仕途上的转机出现于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兵临京师城下,咸丰带着六宫嫔妃逃往热河,临行前将议和与维护京师诸事宜全权委托奕??负责。
恭亲王最后不辱使命,在咸丰的遥控指挥下主持议和成功。拥有了再建社稷之勋,加上其平时亲和恭谦之形象,恭亲王奕??很快就将留守京城的心腹桂良、文祥、宝鋆及周祖培、翁心存、彭蕴章等部院大臣捏合在一起,一股“倒肃”力量渐趋成型。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咸丰不死,后宫挺肃顺,估计要倒霉的人还是恭亲王奕??。然而命运所安排的剧本却是咸丰于热河殡天,慈禧与肃顺矛盾重重。
如果肃顺只是得罪满族大臣和恭亲王为首派系的话,这家伙在政争中落于下风以其铁帽子王府的高贵出身,只要肯低头服软乖乖交出手头权力,最多也就是个充军发配的下场,不定哪天还有再起之机。
可惜的是,肃顺在人生最为风光之际,骄横跋扈得罪的势力实在太多,最让人无语的是他竟然他咸丰帝的后宫尤其是后来垂帘听政的西太后慈禧得罪得太狠,已达不死不休之地步,根本就没回旋余地。
如果咸丰帝没死,肃顺一直权柄滔天的话倒也罢了,一旦他和身后势力稍落颓势,朝堂上的政治势力只是落井下石的话,已垂帘听政的西太后慈禧绝不会让其有丝毫生还机会!
根据民间以及官方传言,慈禧16岁已“五经成诵,通满文,廿四史亦皆浏览”,其如此聪慧,自然深得咸丰宠爱,甚至命其协助整理奏章,代笔披览。
不过物极必反,慈禧对政治的热情渐趋浓厚,不仅“时于上前道政事”,甚至屡有参与决策之意。这令咸丰厌恶不已,渐渐对其疏远。
察觉到皇帝的态度变化,恐有失宠之虞的慈禧,决定向咸丰身边最大红人肃顺示好,“隐冀得肃以自援”。谁知热脸贴了冷屁股,早对妃嫔干政不满的肃顺给予傲慢轻视的回绝,这是矛盾的开始。
尔后不久,不知什么缘故,肃顺竟在咸丰面前请“行钓弋故事”,恳请咸丰帝将野心勃勃的慈禧赐死。后传闻因咸丰酒后失言泄露此事,“西后闻之,衔肃刻骨”。二人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而在北走热河期间,肃顺负责行宫一应事宜。由于仓促外逃,妃嫔所乘座驾皆临时从街上征用,故破旧简陋,加之山道崎岖,一路上颠簸不已。慈禧久居深宫,养尊处优,哪儿受得了这般罪,于是多次请求肃顺换辆好车,然而却换来肃顺一顿呵斥:“危难中那比承平时?且此间何处求新车,得旧者已厚幸矣。尔何人?乃思驾中宫上耶?”
等到了热河,咸丰又令肃顺修筑行宫,于是肃“皆便冠服,出入无禁,寝宫亦著籍,嫔御弗避”,可谓明目张胆地破坏后宫规矩。
肃顺心中唯有咸丰,焉能将慈禧等人放在眼里,更不料这位平时娇柔的叶赫那拉氏,居然也是位狠角色。
听到京城坊间如此流言,吴可只能感叹一句‘不作死就不会死’。丫的肃顺又没有‘取皇位代之’的动作和野心,竟仗着咸丰帝一时隆宠嚣张跋扈至斯,简直就是‘不知死字怎么写’的典范。
他也不想想,得罪了一干后宫嫔妃,不咸丰帝身体如何如何,等到新帝继位之后哪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细数一下,重臣、宗室、后宫、官吏、太监、士子、旗人、商贾,肃顺几乎将三教九流都得罪了个遍。这种得罪人广纳敌人的本事,简直让人不知该什么是好,丫的能活到现在真心不容易!
事实也是如此,按照历史本来发展,肃顺在咸丰十一年便会跟顾命八大臣,一起倒在慈禧太后和恭亲王为主联合发起的‘辛酉政变’之中,被寻了个罪名直接推到菜市口斩首,郑亲王一脉也跟着倒了大霉。
尽管由于吴可的出现以及插手,使得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逃过咸丰十一年那场死劫,可之后的日子对在咸丰朝后期权势滔天的肃顺而言,简直就是一场让他难以接受的巨大灾难。
面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帝后党,以恭亲王为首的王公党联合打压,再有朝堂一干中立派系暗地里的动作,肃顺只能被动以对,痛苦的看着手下外围势力被一连跟拔起,然后便是势力核心成员甚至干脆就是顾命大臣,被朝堂上的‘倒肃’势力找机会一一整倒。
只能顾命大臣们很幸运,他们不是像历史上那般被一次性一网打尽,而是被一个一个找着错漏慢慢清理出朝堂。为了避免在朝堂之上还有不势力的剩余顾命大臣疯狂反扑,朝廷不可能对下野的顾命大臣赶尽杀绝。
结果近十年时间过去,同治初年赫赫有名的顾命八大臣,在朝堂联合势力不遗余力的打压下,只剩下郑亲王端华和肃顺兄弟还在苦苦支撑,其余顾命大臣不是被抓住错漏赶出朝堂,便是见势不妙主动‘下野’,总之当初煊赫一时的顾命大臣派系,如果只能苟延残喘距离完全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对于权利欲极重,尝试过权势滔天滋味的肃顺而言,绝对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不过他确实是个狠人,当初见势不妙立刻收缩势力,约束手下核心成员积极自保。
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端华和肃顺哥俩,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坚持到了现在。
以郑亲王的政治头脑,要不是有肃顺帮着的话,只怕早就被朝堂敌对势力找到机会,一举拿下永世不得翻身了,哪还能像现在一般,依旧能够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尽管声音微弱却也不容视。
刨除性格因素的话,不得不肃顺无论能力还是魄力,在眼下的一干朝臣中都是极为尖的存在。
尤其是他在咸丰朝后期当了好几年隐形首辅,手头掌握了朝堂不少大佬的黑材料,这让朝堂联合势力‘反肃’之时难免束手束脚。
朝堂上一干政治势力,谁都不愿成为‘反肃’先锋,生怕成了肃顺临死反扑时拉来垫背的存在。尽管在‘倒肃’这个大前提下不太可能一下子倒台,可自家把柄暴露谁知道政敌会不会来个秋后算帐?
就连恨不得肃顺早死早超生的西太后慈禧,在没有直接将肃顺弄死的把握时,也不敢将这厮逼迫得他甚,谁宫妃就没把柄落在肃老六这家伙手里?
投鼠忌器之下,肃顺和端华哥俩才能撑过最艰难时期,又撑到帝后党与王公党之间出现矛盾,一直坚持到现在还能矗立朝堂不倒,肃顺这厮的能力和手腕不得不让人道一声‘佩服’!
肃顺坚持到现在不仅朝堂上还有那么微弱势力,主要的是地方上的支持力度让朝堂各方势力忌惮。当初他极力扶持一批有能力汉族大臣,眼下已经到了收获丰硕果实的时候。
之前被肃顺看好,并出手在落魄时拉了一把的大部分汉族大臣,此时大都积功升任一地封疆,在朝堂上也是一股势力极强的新兴政治势力。
曾国藩等人虽然不可能旗帜鲜明的支援肃顺这位‘伯乐’,但私底下的来往谁又能尽皆知晓?
朝堂上的‘倒肃’势力,也担心做得过火引来这些地方督抚心中不爽,到时候连怎么得罪这些地方实力派都不清楚,那才叫冤枉。
可惜的是,到了眼下这等地步,顾命大臣派系可以土崩瓦解,端华和肃顺哥俩还代表不了这么一个在咸丰朝后期以及同治朝前期庞大的政治势力,就算没有以恭亲王为首的王公党联合打压,单凭帝后党慢慢收拾,端华和肃顺哥俩也支持不了多久,
所谓困兽犹斗,这时的肃顺是最可怕又是最疯狂的时候,真要逼得他走投无路的话,谁也不清楚这厮会做出什么疯狂之事来。
吴可之所以这么关注肃顺,可不是想跟这厮暗地里联盟什么的,因为两广总督的位置岌岌可威的缘故,他便想找个机会搅乱朝堂,而肃顺便是最好的行动之人。
他自不会傻到亲自将把柄送到肃顺手里,想要跳动这厮那颗敏感神经其实简单得很,只要在京城坊间放一放‘西太后准备收拾最后的两位顾命大臣’的流言,就算明知道可能是陷阱,到了眼下这个地步肃顺也不得不放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