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丹霞地貌

赵良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奇特的中国山水名城古迹故事最新章节!

    丹霞地貌是指一些红色的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蚀所形成的各种孤立的山峰和奇怪的岩石。它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世纪的水平或者是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地区: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但是在中国分布最广。在我国粤北地区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我们称之为丹霞地貌。从简单的定义来描述,就是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就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甘肃张掖)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丹霞地貌的分布

    截止到2008年2月,我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总共有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但主要以我国广东韶山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它是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此处在丹霞地貌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丹霞地貌研究中是最为详细和深入的,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中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原寒带地区都有分布。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除了丹霞山还有:湖南怀化的万佛山、福建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邵阳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的坎布拉、广西桂平白石山、河北承德、陕西凤县的赤龙山、四川江油的豆山等地区都有丹霞地貌的分布。

    形成原因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早造山运动,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沙砾岩为主的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到了强烈的侵蚀、分割等作用形成的孤立的塔状地形。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由于崩积物在流水时不能搬走,于是就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由于沟壁的崩塌后退,于是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面积不断的扩张,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于锥方向一致的缓坡。由于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于是就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

    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选美活动”中,评选出了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评选的结果如下:

    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

    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由于两处景观处在两省交界处,两处景观基本上是在一起的。)

    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