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大宋物语最新章节!
前言:后来,他们各自经历了许多许多失败。可是他们,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成长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告别就不再。
当年的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盼望着成为大宋王朝的万户侯,当年他们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谁没有一个裘马轻狂的青春呢?
有人说,三十岁以前男人不狂不算男人,但是三十岁以后男人太狂了也不算真正的男子汉。
到了三十岁以后,范仲淹与富家子弟相信了惟谦受福,能狂但是不狂;三十岁以后,当年那四个穷孩子根本没有任何狂妄的资本,他们太普通,普通到无人问津,普通到成为彻彻底底的无名小卒,普通到成为沾染了市井气息的芸芸众生。
一切的一切,包括命运的改变以及同学之间的渐行渐远,都是来源于科举。范仲淹心想,如果没有科举,他们也不会是现在的他们,当然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
尽管同学之间,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联系了。范仲淹心里知道:那几个没有过高功名的穷秀才,肯定混得并不好。
范仲淹想起了临别前,穷孩子乙对富家子弟说的一句话,至今,范仲淹仍旧觉得有些可笑。
穷孩子悻悻地说:“以后,你做官了,离开了应天府书院,你不会把我们几个人的微信都拉黑了吧?”
富家子弟很僵硬地笑了笑,对他说:“不会。”
这时,在一旁的范仲淹插了一句话:“不做出极其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又怎么会担心别人拉黑自己呢?人家跟你又没有深仇大恨!”
再一次成功地把天聊死。
穷孩子乙一时尴尬地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离别,对于范仲淹来说,应天府书院并没有太多值得自己留恋的东西和人:除了那些自己精心保存的课本,除了娄老师和李氏。
范仲淹离开应天府书院后,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你也许会说,范仲淹没钱没车没房,妥妥的穷孩子一个,拿什么或者说凭什么娶参知政事李昌龄的侄女,彩礼钱他能凑够?难道李家人就不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
因为范仲淹有一样东西很多人没有甚至是一辈子也不会有:进士科二甲的功名。
就因为有了这个,尽管没有别的,但是将来还是有机会有,李家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而且,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点宋代与当今的不同:现在是娶媳妇花钱多,嫁女儿花钱少,甚至是不用花钱,还能获得彩礼,所以把女儿称作是招商银行,但是,宋代恰恰相反,宋代是娶媳妇花钱少,嫁女儿花钱多,嫁一个女儿,要准备丰厚的嫁妆,不过这是针对大户以及中等小康殷实之家的人说的。小老百姓穷得都没钱吃饭了,嫁一个女儿,也能吃上一段时间的饱饭,把这个现象写得很深刻的人叫范成大,以后我们还会再讲。
不过,范仲淹面对的正是大户人家。范仲淹与李家人达成了共识,在日后的人生中实现了长期的共赢:李氏负责貌美如花(也就是说她将来除了女为悦己者容之外,家务活什么的都不用自己亲自去干),范仲淹负责挣钱养家,李家人负责对范仲淹进行适当地提拔。
范仲淹选择了李氏的现在,李氏托付给范仲淹她的整个青春和未来。
纵观他们的人生,范仲淹真的和李家人实现了共赢:李氏的伯父李昌龄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也是官至参知政事,然而,范仲淹与李氏的儿子范纯仁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穷孩子们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一辈子:同样很穷,为什么被命运选中的人偏偏是范仲淹,不是我?
这个疑问,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都解不开,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范仲淹的幸运,没看到范仲淹的努力。
越努力,越幸运。
但是,穷孩子只是觉着,自己每次落榜,都是因为运气不好,没有什么其他原因。他们时常幻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够得到某一位,甚至是某几位富婆的青睐(当然,多多益善),那这样,自己这一辈子就富贵不用愁。他们也一直做这样一个梦,有朝一日,自己成为宰相,在自己的任期内收复幽云十六州,那样,自己就可以名垂青史。但是,现实却是,一地鸡毛。现实中,他们因为自己秀才的身份,受到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要不是依靠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估计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觉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们缺少的,恰恰是范仲淹拥有的————一个进士头衔。别小看这个进士头衔,它真的能让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甚至是,逆天改命。
范仲淹在那些人眼里,恰恰就是逆天一般的存在。
范仲淹和李氏结婚之后,范仲淹觉着李氏家里人太多,不利于他和李氏共度二人世界,于是,就向李氏的父亲委婉地提出要分家,单独住。李昌言(李氏父亲)从应天府书院被调走之后,一路高升,做到了通判,再买一套房子也是不在话下。李氏和范仲淹一起去选房子,李氏选中了南京应天府郊外的一座三层小别墅,还带着一个小花园,范仲淹也很喜欢,李氏的父亲想都没想,立即给付了全款,一次性把费用全部交齐。
贫贱夫妻百事哀,然而生活在富贵环境中的夫妻,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范仲淹和李氏,没有太多哀愁。
搬入新房子之前,李氏凑到范仲淹身边,用甜甜的声音娇痴一般的问他:“要不,养一只小宠物,小猫或者是小狗,夫君,你看怎么样?”
“不必了。”范仲淹很快也很坚决地拒绝了李氏:“还是养孩子吧。将来我们的孩子肯定有很多,至少五六个。”
“哦哦,那好吧。就听夫君的啦,以后除了管钱,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夫君做主。”
搬入新房之后的那个夜里,李氏化了个淡妆,依偎在范仲淹怀里,轻轻地对范仲淹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范仲淹意会到李氏的意思,也是轻轻地勾了一下李氏的鼻子,与她相拥入帷。
还好那几个穷孩子并不知道。范仲淹情场与官场,有着无穷的能量。事业与爱情,也迎来了双丰收。真是的,羡煞旁人了。
穷孩子的遭遇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范仲淹在蜜罐子里的日子,甜得让他自己有时候都感觉到腻歪,而穷孩子们清汤寡水的日子,有时候让他们觉着难以下咽。
肥的肥死,瘦的瘦死。在西方,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但是,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你很好,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好;如果你不好,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不好。
下面介绍一下后来这些穷孩子们的情况。
穷孩子甲,从应天府书院辍学,回家种地。
穷孩子乙,从应天府书院辍学,回家看别人种地。
家庭条件不同,两个人的生活也有所不同,他俩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后面他们种地种的怎么样,我就不多讲了。
穷孩子丙,在讲述他的故事之前,请允许我先说一句衡水中学张锡峰同学在演讲之中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名言”:“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土猪”,也要立志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我对这句话有那么一点微词:“农村就是“土猪”?城里人就是“白菜”?我有些不解。”不过无需喧宾夺主,还是继续讲故事。穷孩子丙,和张锡峰有同样的志向,他也想拱一拱城里的白菜,更何况,还是南京城(应天府)里的白菜,范仲淹能抱得美人归,迎娶白富美,而且他比我还穷,我为什么不行?同样是两只手,两条腿,两个眼睛一张嘴,凭什么就他能娶白富美?带着对范仲淹的不服,穷孩子丙鼓起勇气,拱了一下白菜试了一试,白菜的反应就是,没有太大的反应:没有同意,也没有不同意。
直到有一天,“白菜”告诉他,要带着他回家见家长。而白菜的父亲是一个七品知县,穷孩子丙心想:“以后有了这个知县岳父做泰山,将来自己最起码也能混一个八品县丞。”
穷孩子丙欣喜若狂,觉着外面的天空格外明亮。
来到了白菜家,到家里,摆在眼前的是一桌丰盛的大餐。穷孩子丙控制不住自己,上来就要大快朵颐,他旁若无人,大声问:“筷子在哪?这么一桌菜,我都饿了。”
“饿了就吃呗。”白菜的父亲说。
他应声吃了起来,吃得格外香,却独独没有看到,白菜的父亲还没有动筷子。
他一边吃着,一边吧唧嘴,发出很大的声响。
习惯成自然。过去,在外面吃饭,一直没有人提醒他,富家子弟看不惯,却也不愿意破坏和谐的氛围,因而富家子弟只是最后付钱,对于饭桌上的礼仪,富家子弟一次也没有说过。他没有告诉穷孩子丙:别人敬酒时酒杯要比别人的低。也同样没有告诉他:要等人都到齐了再动筷子。更是没有一个人告诉过他:吃饭,一定不要吧唧嘴。穷孩子丙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吃饭有问题,这样吃饭很给自己减分,很让自己掉价。
无知,因而无畏。
他只顾着自己享受美味,却枉顾白菜和他的父亲鄙夷的眼神。如果他能抬起头好好看一看,他就会发现,这种鄙夷,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当然,这只是一个虚拟语气,穷孩子丙一直吃,没怎么抬头。
吃完饭,坐在沙发上,白菜的父亲打着官腔,开始问话:“小伙子什么学历?”
这一问,不亚于灵魂拷问,整得穷孩子丙有些尴尬:“呃。。。。。。。这个。。。。。。。。是个。。。。。。秀才。”
“才是个秀才啊。官场里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叫做“穷秀才,富举人,进士都是人上人”,要说你只是个秀才,文化水平说不定还比不上我家仆人呢!”
“岳父,这”
他的话迅速被白菜的父亲打断:“别叫我岳父,我不是你岳父。”
“那,叔父,其实。。。我。。。也想过考个举人,考中了举人,然后留在应天府书院当老师,可是那考官有眼无珠,每次都给我打低分,我要是有我同学范仲淹那样的运气,考第一次就考上进士,那说不定现在就能和您平起平坐了。”
“关键是你到现在还是没考上啊!这个,我说的没错吧。”
“啊,这。。。。。。。。。。。。”穷孩子丙的脸拉的老长。
“小伙子,我告诉你,举人来我们县已经不吃香啦,得进士才给分房子呢。小伙子,你买房了吗?”
“叔叔,这个。。。。。好像。。。。没有。”
“是好像没有还是确实没有?”
“确实,呃,这个。。。。。没有。”
“白菜”的父亲长叹一声:“人不能像浮萍一样,得稳定。”然后,摇了摇头。
亲事就这样告吹。
穷孩子丙就这样,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在房子车子与票子(也可以说是交子)的重压之下,第一次低下了他高傲的头。
其实,对于每一个穷孩子来说,年少有为,才可以不自卑。
当然还要讲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白嫖。?
注释:1、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作者】贺铸 【朝代】宋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2、岳父为什么也被称为“泰山”?
1、因为泰山又是所谓“五岳之首”的东岳,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作“岳翁”、“岳丈”等。从此说可以看出,“泰山”之称虽然雅致,但出典却并不十分光彩。也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而有了第二种说法:称妻父为“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唐六典》讲:“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以为“泰山”成为丈人代称,是因为俗称妻父为“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之尊称。对这种说法,有人还作过考证。明代萧协中作《泰山小史》说:丈人峰“在岳顶西南,巨石特立,俨然人状,故名。”清代聂剑光着《泰山道里记》说:“泰山绝巅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佝偻。”由泰山顶上一座状如弯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从“丈人峰”联想到“泰山”,渐渐地将妻父之称与泰山联系起来。但是推其本意,此说的起因却与妻父之称相差甚远。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干脆,“泰山”之称乃是从传讹转化而来。清代赵翼着《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中说,晋人乐广为卫厘父,卫厘尊其为“乐丈”、“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又从“岳丈”变化为“岳翁”、“岳父”。“岳”又使人联想起“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之“父”相应并称,人们将妻子之母尊称为“岳母”,也有一些人,为了与“泰山”相应并称,便将妻子之母尊称为“泰水”。
2、唐段成式《西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由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充作随从也带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禅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张说却利用职权,一下子提升他四级,成为五品。九品、八品小官着浅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可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很觉奇怪,便去问他,郑镒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唐玄宗身边有位长于讽刺滑稽的优伶黄幡绰插了一句话:“此泰山之力也!”借指封掸泰山之事,隐指张说越级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语双关。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碍于张说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人有好事者,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沿袭日久,戏称成为尊称。
3、?穷秀才,富举人,进士都是人上人,这句话改编自流行语“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4、白嫖:白嫖,网络流行词,最早是指不给钱吃“霸王餐”的白嫖一词演变而来,后流行于饭圈、游戏圈。意思为饭爱豆却并不为他花钱,不买专辑不买周边不看演唱会不买电影票,却又享用其他人资源的人。后引申泛指免费索取他人资源的行为。(来源于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