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公道(两章合一章)

战国小怀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楚定天下最新章节!

    持续的思考让熊槐渐生疲惫,便在车上睡了过去。

    忽然,一阵喧嚣将熊槐吵醒。

    “怎么回事?”被打扰到美梦的熊槐有些不满的问道。

    皇城司校尉上前拱手回答说:“禀大王,是一群乞食流民挡住了王驾去路,方才末将已经驱赶开,稍后大路通畅便可继续行驶。”

    “等等,停住!”熊槐喊住了御车的马夫,“乞食流民在哪?”

    校尉回答说:“就在前方。”

    “多少人?”

    “约莫两三千人。”

    “带寡人去看看。”说吧熊槐便欲下车。

    校尉见状急忙劝阻:“大王,流民不知底细,若是行不轨之事……”

    “你在,还能行什么不轨之事?”熊槐拍了拍这名校尉的肩膀,“寡人信你,你会保护好寡人的。”

    “末将只是担心大王!”校尉被熊槐一拍惊得一身冷汗,连忙解释到。

    “你叫什么?”熊槐看向诚惶诚恐的校尉,问道。

    “末将原本是良金剑士一员,自幼便没了父母,军中以丙丁卫称呼在下。”

    “今日起,你就叫王卫了,王族之护卫。”熊槐笑了笑,“能以布衣之身担任校尉,公子甲很器重你啊。”

    王卫回答说:“末将在先王攻打田盼的战斗中先后斩杀齐军一百四十九人,为统领赏识,便提拔为良金剑士一两司马,后良金剑士改为皇城司,末将便又被提拔为校尉,掌管内卫百人。”

    听到先后斩杀一百四十九人,熊槐有些吃惊,这是什么百人敌?勇冠三军啊!

    想到这,熊槐笑道:“好好干!”

    “末将必不负大王嘱托!”

    随后,在王卫以及百名精锐的护卫下熊槐来到了队伍最前面,眼前一幕让熊槐惊诧不已。

    只见这些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有的甚至没有衣服穿,有的手里面捧着一个缺了半边的碗,有的手里面拿着一个木板,上面盛的是一堆黏糊糊的东西。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些人正用手抓着这堆黏糊糊的东西塞进醉了。

    没看过这副场景的熊槐顿觉一阵反胃。

    强忍着恶心,问道:“你们是从各处来?又是为何沦落为流民的?”

    为首的一名杵着拐杖的老人看了一眼熊槐,吐了口唾沫:“还不是因为你们狗官,还有那天杀的封君!把我们逼成了流民,还反倒问我们为什么成了流民,你这狗官还不清楚么!”

    王卫闻言挥手示意左右上前准备将这名口出狂言侮辱熊槐的人拿下。却被熊槐止住。

    “你不怕我?”熊槐没有以寡人自称,老人强硬的态度反倒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我这半边身子快埋到黄土里的人了,受了你们这些狗官一辈子的气,都快要死了,我还怕什么?只恨我现在没有力气拿不起刀来,不然非得杀了你这狗官!”由于太激动,老人一个趔趄娘跄倒地。

    “拿下!”听到杀这个字,王卫也顾不得熊槐的阻拦。立刻让人上前押住这个人。

    “寡人没让你们动!”熊槐厉喝一声,王霸之气迸出,旁边侍卫吓得不敢轻动。

    “寡人是大楚的王,”熊槐走上前,扶起老人,“有什么冤屈跟寡人说,寡人自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老人挣脱开熊槐的手,冷哼一声:“什么狗屁大王,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狗官就是你的人!还还我们一个公道,你有什么狗屁公道?你的公道就是让我们这些人无家可归!你的公道,就是逼得我们吃这猪吃剩的食物!公道?你有什么公道!”

    老人越说越激动,身后的人知道熊槐的身份后吓得趴在地上,而王卫以及一重侍卫手握佩剑,随时准备抽出。

    气氛紧张至极。

    “取些饭食,分给他们。”熊槐转身向王卫吩咐道。

    王卫一惊,随后连忙说:“今日出城,事出仓促,没有携带多少食物,只怕不够。”

    “那就让郢都城里面把粮食送过来!”

    熊槐此时已经气愤至极:“叫那些大臣都过来,让他们看看,我楚国还有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寡人今日就要查清楚,到底是哪个地方的封君,哪个地方的官员敢弄出这几千流民!去唤昭睢来!”

    “大王,天已经黑了,若是从郢都运粮来,一来一回只怕要一两个时辰,此事还是先行回宫明日在处置吧。”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屈匄规劝道。

    “今日不把粮食送给这些百姓,不查清楚是哪个封君那个官员干的事,寡人就不走了!”

    “你们听着,”熊槐转身又看向这些流民,“寡人已经让郢都送粮食过来了,今日之事是寡人之过,寡人识人不明,让大家受委屈了!”

    人群一片哗然,而后又是一片欢呼。

    老人也惊讶的看向熊槐:“大王,当真有粮食?”

    “寡人就在这等着!”熊槐斩钉截铁道。

    老人将信将疑的坐了下来。

    片刻后,田忌景舍以及一干大臣过来,轮番规劝熊槐回宫明日在处置,但是熊槐死活不走,并且还将这些人赶走,就留下了田忌景舍等重臣。

    两个时辰后,昭睢带着一千统兵司的士卒和足以供养几千人的吃食过来。

    “臣来迟,请大王恕罪!”昭睢匆忙赶到熊槐面前谢罪。

    “你无罪,”此时熊槐气也消了许多,“景舍田忌,你们调配好这些粮食的分配,昭睢过来,寡人有事!”

    “喏!”

    片刻后,在统兵司和皇城司士兵的协助下,这千余流民开始有序的的领取粮食。

    拿到粮食的那一刻,老人竟呜的一声哭了出来:“我们,我们已经几十天没吃过这样的粮食了!”

    熊槐扶住老人,道:“老人家慢慢吃,别噎着。有什么冤情,跟他说,寡人和他一定还你一个公道!”说着熊槐指了一下昭睢。

    这顿粮食让老人相信了熊槐的公道。

    “是那淮泗的封君,”老人哽咽的说道,“之前大雨,闹洪灾,很多农田被淹了,一些粮食都没来得及收就没了,但是那些狗封君和狗官非要我们交,一些没交上来的就被抓了去,有些不走运的被砍了头,我们没办法只能逃了。”

    淮泗封君。

    刚消气的熊槐感觉心中又有一股气涌了上来:“寡人记得淮泗该交的也没交上来吧?”

    “是!”昭睢答道。

    “下面狠劲剥削这些可怜的百姓,朝廷那边又不给,尽数中饱私囊!”熊槐怒斥道,“这淮泗的封君甚是可恶!”

    昭睢见熊槐气上心头,便道:“淮泗封君做的着实过分了。”

    “何止过分?简直无法无天!寡人恨不得现在就砍了这些蛀虫!”

    “大王要砍,至少三个月内不行。”昭睢见熊槐怒火攻心,但也不顺着他,“淮泗之地不比江夏,淮泗北靠齐国南靠越国,若是逼得太紧,投了齐国或者越国,只怕贻害无穷。”

    “寡人只是气他不过,”熊槐也压了压心中的怒火。

    “但是也要提上日程了。”熊槐又转折道,随后看向老人,说,“淮泗封君官吏已经人心尽失,朝廷再不有行动,只怕就是我楚国人心尽失了。”

    老人见熊槐看向自己,也听懂了熊槐和昭睢的话,便道:“只求大王早日还淮泗的百姓以公道!”

    熊槐点头漠然,道:“放心,寡人自然会还淮泗一个公道!”

    随后熊槐起身,带着昭睢回到了车驾。

    “方才那老者听懂了,要不要?”见已经看不到那个老人,昭睢低声道。

    熊槐叹了口气,说:“不用,他也活不久了,都是苦命人。”

    “这流民有近千人,大王当做何处理?”昭睢又问。

    熊槐平复了一下方才的心情,道:“交给你吧。”

    “交给臣?”昭睢疑惑不解。

    “对。”

    “可是臣负责的是巡抚司,这流民交与臣,一来加大了巡抚司的工作,二来巡抚司也没有部门能够胜任啊。交与毫无益处,请大王三思!”

    “对你有用,”今日实在是太过疲惫,熊槐便侧躺下来,“淮泗的封君要除,这些流民那个不是从淮泗出来的?只怕有十几万百姓跟这些流民认识。”

    “大王的意思是?”昭睢的答案呼之欲出。

    “寡人也好,朝廷也好,百姓也好,其实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封君。但是现在封君跟官吏勾结,打着寡人和朝廷的名义横征暴敛,寡人和朝廷挨骂背锅,他们拿好处。在百姓眼中,寡人、朝廷和封君官吏都是一体的。”

    顿了顿,熊槐继续道,“方才寡人为什么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还给他们一个公道?为什么要给他们粮食?”

    “臣懂了!”昭睢恍然大悟。

    “你准备什么时候对淮泗封君动手?”熊槐又问道。

    “我军用兵于越国之时,便是对淮泗封君动手之日。”

    “噢?”

    “淮泗封君不同江夏,跟齐国越国有牵连,这大王是知道的。若是逼得太紧,贸然派兵进驻,恐怕会被逼反,到时候同齐国里应外合,淮泗五年之内断然无收回之可能。所以必须要找个理由派兵进驻淮泗,不让封君起疑心!”

    “你的意思,淮泗的封君不能跟江夏一下?淮泗必须用兵弹压?”

    “是!江夏封君是臣骗过来的,这才避免了兵戈,骗得了封君一次骗不了二次。况且淮泗为边境,必须以重兵弹压之!否则必会生乱。”

    “还真是个麻烦。”

    “大王,还有一事!”

    “何事?”

    “大王回郢都后,请问罪于淮泗封君,并责罚之!”

    “岂不是会打草惊蛇?”昭睢的话让熊槐云里雾里的,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要隐藏自己的想法么?还问罪淮泗封君,这不就是打草惊蛇,明着告诉你我要干你么?

    昭睢回答说:“大王若是不问罪,淮泗封君定然会以为大王软弱,届时更加猖狂,若是有心机城府者,只怕看出大王图谋淮泗之心。所以必然要问罪,但是责罚不可以过重,也不可以过轻,依法即可,如此一来,淮泗封君不会起疑心,行事不会也太过猖狂,淮泗的百姓,也会好过一点。”

    昭睢最后那句话让熊槐鼻子一酸。

    “嗯,寡人会这样做的。”

    随后便让昭睢离去。

    此时熊槐想到了一首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很简单,活不下去,他们在起义初期(宋朝除外,宋朝特殊的体制造成了起义的性质不同)不是追求锦衣玉食,也不是追求封侯拜相,他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吃口饱饭穿件暖和衣服。

    每天能吃口饱饭穿件暖和点的衣服,这些底层人民吃饱了撑的去干造反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啊?个别人除外哈,例如“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的张献忠。这货纯属造反造上瘾了。

    可是,在封建王朝那些官吏根本就不知道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在他们眼中,这些底层人民就是贱民一个,天天跟他们对着干。用当年明月的那句话来说,他们就干两件事,一个是欺上,上面派人查政绩他们就做些表面工程,然后报点好看的数字上去,让上面以为他治下那是一片祥和,人人安居乐业,然后他就能升官;一个是瞒下,底层人民不识字,朝廷规定收一成赋税,他就去收三成,什么,你说这布告上不是三成?我说三成就是三成!我代表的就是朝廷!你这刁民,扁担大的字不识一个,还敢造谣质疑这布告的真实性?拖出去,砍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一片乐观,认为自己是太平盛世,国富民安,人人安居乐业,无不歌颂我皇帝的声名!地下百姓呢?艰难存活,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拖着疲惫的身子去耕耘,然后还要交粮食给官府,最里面十句话有五句话是骂皇帝的。

    最后,农民活不下去,造反起义,而上层的皇帝对起义预估不足,派遣没有战斗力的中央军队一波又一波的送,等中央军死完,给农民军喂大了后,只能让有战斗力的精锐边军去平乱,最后边军壮大,来个黄袍加身,得嘞,皇帝寄咯!

    但凡能让农民吃口饱饭都不会有这个情况!

    但是,古代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吏治,不能说是很好吧,只能说一塌糊涂。明朝刚刚建立就能揪出来一大堆贪污官吏,可见一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