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开科取士

秀才会武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最新章节!

    无需宋江催促,直性子的李逵已经嚷了起来:“军师,你知道什么,快别卖关子了!”

    “侯蒙年近七旬,近来身体不佳,只怕这东平府知州坐不长久!”

    正所谓人亡政息,如果侯蒙在东平府知州的职位上,宋江领军投靠也算得一助力。

    可如果侯蒙因病未能执事呢?

    到那时,梁山泊的地位只怕将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宋江心中失落,“既是如此,招安一事不必再议!”

    吴用急忙劝阻,“且慢!眼下太平军席卷东南,连谭稹都不是对手,这般情况下,朝廷一定会调集重兵南下,到那时,北地空虚,便是我等用武之地!”

    鲁智深咧嘴大笑:“军师说得不错,方腊能在东南搅动一方风云,我梁山泊自然也能搅得北地不宁!”

    宋江虽然不愿继续跟朝廷对抗下去,可鲁智深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如果等到朝廷腹地空虚的时候,梁山泊适时展现实力,到时候就算是招安都能获得更好的待遇。

    奇货可居!就依军师所言!

    二日之后,外头传来侯蒙病死的消息,素来敌视梁山泊的张叔夜执掌大权。

    这一次,就算宋江想要招安议和也没了机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杭州城,方腊与麾下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再次开科取士。

    眼下太平军连战连胜,正是用人之际。

    第一次遴选人才,出了邓元觉这等大将之材,这一次,方腊相信一定会另有收货。

    地方豪族俱是墙头草,如果方腊实力强大,他们便投靠方腊,若是朝廷大军来攻,说不定他们又会改换门庭。

    自古以来,若想牢牢控制地方,必须掌握地方权力:财权、军权、政事权。

    一直以来,方腊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只是没有机会补救。

    如今,好不容易空闲下来,方腊决定做成这一件大事!

    公开取士,统一招募士子官员。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为了对抗关陇门阀,想出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此举一出,门阀大为震动。

    自古以来,官员俱由地方豪强担任,开科取士,无异于釜底抽薪,直接挖断了豪强垄断地方的根基。

    相对于孝廉制度,开科取士让寒门士子看到了鱼跃龙门的机会,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其实方腊才不管他进步不进步,只要实用就好。

    毫无疑问,科举制在后世实行了一千多年,已经证明了它的效果,确实是维护统治的良药!

    宣和二年注定不会平静,地震、蝗灾、乱匪,接踵而至,若非朝廷赈灾得当,各地早已经饿殍满地。

    然而,正当天下人的目光为东南所吸引的时候,一个劲爆的消息传来:逆贼方腊在杭州公开取士,无论是谁都可以到杭州一试。

    东南各地的郡府衙门已经将告示贴到了城门口,寒门子弟跃跃欲试,便是江北的士子都有蠢蠢欲动之势。

    是什么吸引了天下士子?

    但凡文人士子,俱是眼高于顶之辈,区区考试而已,他们压根不放在眼中。

    不少人已经开始议论,通过遴选之后官授何职才不算埋没了颜面……

    当然,也有理智之人开始打听试题,试图走些捷径,只是,方腊早有防备,试卷也好,考官也罢,一概保密。

    越是如此,说明方腊越是重视此次考试,郡望士子也就罢了,他们不曾在意,考中与否干系不大,可是,寒门子弟就不同了,他们很想放手一试。

    在开考的前几日,接连有不少人赶到了杭州城。

    为了以示重视,方腊特意调出一千军卒将学监团团围住,在大比之前,严禁任何人出入!

    当然了,一味的严苛也不是办法,这一日,方腊乘坐马车来到学监,其后,有车马带来了酒肉,他是来“劳军”的。

    门口守卫的军卒急忙行礼,方腊微微颌首,道:“此次公开取士,事关重大,你们一定要尽忠职守,替我把好这一关,明白吗?”

    军卒激动不已,“将军宽心便是,我等必效死命!”

    方腊微微颌首,他迈步进了学监,问道:“包司马呢?”

    “正在誊写试题”

    “请他过来吧”

    “喏!”

    包康便是此次大比的出题人之一,也是审阅试卷的重要人物。

    当然了,真正的出题人其实是方腊,包康在其中只占据了极小的一个部分。

    方腊出题,虽然刁钻,但是仔细想来却富有涵义。

    包康不是死板之人,只要题目能够选出真才实学之人,他不会在乎谁是出题之人。

    “将军,报名人数已过一千,由此可见,太平军深得人心!”

    方腊笑道:“遴选日期就定在元月初九吧,还有一个多月月的时间,如果此次顺利,以后每年元月初九都进行一次考试,包康,你以为如何?”

    “下官并无异议,只是不知此番会录用多少人?”

    “五中取一如何?”

    包康皱起眉头,“下官认为十比一较为稳妥,否则的话,会让人心生侥幸”

    方腊应承下来。

    包康松了口气,善听谏言,这是方腊的优点之一!也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想到这里,包康又问道:“将军,下官有一事不明,选中者即为官,可是,应试不中者又该如何打发?士子长途跋涉,若是两手空空归返,下一次只怕不会有这么多人了”

    方腊沉思一番,道:“应试过后,愿意留下的,可以酌情录取”。

    “若是不学无术之辈也来浑水摸鱼呢?”

    “无妨,每名士子临行之前,给足他们盘缠,必要时,可以发放一身衣物,如此以来,咱们也算仁至义尽”

    包康越来越佩服方腊了,“将军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房磊又想到一点,“如果来的士子人数过多,通过的人数超过官吏所需,你可以让他们暂时留在杭州,查缺补漏,当然了,如果想要读书的,你可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将军高见,下官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