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教孩子如何正确地借用他人的物品

张振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最新章节!

    在人与人交往中,彼此借用物品是很常见的。然而,借用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其中含有一定的规矩和礼节。如果孩子懂得遵循相应的规矩和礼节,就不会在借用的过程中给对方带来不便,也不会使自己的人格有所降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孩子会不会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使用别人的物品?

    一个男孩看到同学的尺子很好看,就在同学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过来使用,用完也忘记还给同学了。过了一会儿,同学开始四处寻找自己的尺子,越找越着急,越着急就越生气。突然,他在男孩的桌子上发现了自己的尺子,冲过去就说:“你怎么偷我的东西!”男孩觉得很冤枉,大喊道:“我没有偷。”

    这种情形在孩子之间很容易发生,很多小学老师甚至初中老师每天都会碰到几起类似的“案件”需要处理。而不打招呼就拿别人东西使用的行为到底是不是“偷”呢?“偷”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私下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这样说来,从行为上看,那个男孩是不是就是偷东西了?其实不然,很多孩子不是有意瞒着对方,而是不懂得向对方打招呼,最后落了个“小偷”的骂名,真是冤枉。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为了不让自己被人称为“小偷”,就要懂得一些借用他人物品时的礼貌和规矩。

    这句“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就是告诉孩子,如果想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当面向对方提出请求,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里的“须”就是必须,强调询问的无可争辩性,如果不问一声就擅自拿来使用,这种行为就如同偷盗一样。

    那么,落实在生活中就是,在准备借用他人物品之前,要问一下物品的主人:“请问,我是否可以用一下你的铅笔?”“请问,我能不能看一看你的书?”“请问,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下,好吗?”在征得他人的同意后,用得正大光明,怎么都不可能被误认为是小偷了。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落实这句教诲是多么重要啊!

    告诉孩子一些借用他人物品的注意事项。

    借用他人物品之前,征求主人同意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想用,就可以随便提出借用请求,比如,较贵重的物品、别人新买的物品、主人心爱的物品等,都不要因自己想用就借用。

    因为,孩子在使用类似数码相机、mp4、掌上电脑等较贵重的物品时,万一不慎损坏,那岂不是给他人添了麻烦,也使自己陷入窘境?而那些对方新买的书籍、玩具等物品,孩子的借用会影响对方使用,将心比心,一般人谁愿意把自己还没看的新书、没有玩过的新玩具借给别人?而关于心爱的物品就不必说了,孩子提出借用请求,就是在为难对方。

    另外,为了避免让对方为难,孩子最好不要指定某一个物品,比如,不要拿起人家的某一支铅笔,说:“让我用用。”而是问:“能不能借我一支铅笔?”这样,对方会找出他愿意借出的那支。或者,孩子在询问的时候,可以加上“多余”这个词,比如:“有没有多余的课外书?借我看看。”“借我一块多余的橡皮吧!”“有没有多余的钢笔?”等等,特别是对方正在频繁使用该物品的时候,孩子更要考虑到主人使用时是否方便。

    如果对方不方便借给孩子,孩子也不要死缠烂打地非借用不可,更不要指责对方小气,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当然,如果人家愿意借给孩子,孩子要心存感恩,用过之后尽快归还。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要使用父母、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人的私人物品时,也要提出请求,不可以随便翻动亲人的包或抽屉,并拿出就用。如果遇到紧急事件,来不及向对方请求,但又必须借用的情况,使用之后要主动向对方说明情况,不可以装作没借用过。

    如果孩子能注意以上这些借用细节,就不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不便了。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如果孩子想把“互通有无”的良好状态长久保持下去,就要懂得“及时还”。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是啊!谁愿意把东西借给那些不及时归还或者根本不准备归还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也只能借用一次他人的物品,第二次将没有人愿意把东西借给他。

    一个男生常常向同学借文具,有时还向同学借钱,借完从来不还。渐渐地,很多同学都对他有了看法。一次竞选班干部,虽然这位男生是候选人,但几乎没人投他的票。老师对此很奇怪,因为老师一直认为他人缘不错,应该有很多支持者。

    后来,有同学陆续向老师告状,说他借东西不还。老师问他的时候,他还没有回应,就有约三分之二的同学七嘴八舌地说:“他还借过我的东西,现在还没还。”老师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了他选不上班干部的原因。

    一个常常失信于他人的孩子,根本建立不了基本的威信,而借东西不及时还就是失信的表现。如果这个男生知道“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道理,就不会那样做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借了别人的物品后,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这种诚信的态度会使下次的借用变得容易。

    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诚信做人的好处。

    明朝有个名叫宋濂的人,自幼聪明好学,但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

    当时,有一些富贵人家有很多好书,宋濂为了学习,就常常向富贵人家借书看。每次,他都和对方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拖欠。于是,很多大户人家愿意借给他。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书,爱不释手,决定把它抄写下来。眼看着还书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那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天气非常寒冷,宋濂的手冻得通红,但仍然坚持抄书。母亲见状,非常心疼,说:“孩子,天这么冷,而且天也黑了,等明天天亮了再抄吧!”

    宋濂听了,说:“请娘放心,孩儿不冷,我已经答应人家在10天之内将书归还,不管别人看不看,我都要如期还给人家。如果我这次失信了,恐怕下次就没有人再愿意借书给我了。”

    第10天早晨,天空下起了大雪,书的主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但宋濂却冒雪把书还回来了。主人很感动,于是告诉他,以后可以随时来借书,而且不向他限定还书的期限。

    宋濂长大后,在政坛和文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故事时,就会真正理解“及时还,借不难”的道理,也会因受到感染而期许自己成为守信的人。关于信用和诚信的更多内容,会在下一章详细介绍。

    另外,我们要嘱咐孩子,使用他人的物品时要爱护,不要弄脏、弄坏,否则,虽然及时归还了,恐怕下次也不容易再借了。对于个人物品如此,对公家的物品亦如此。比如,孩子借阅图书馆的书籍后,不仅要及时归还,阅读的时候也要爱惜。关于孩子应该如何爱惜书本的具体内容,在后面的“余力学文”部分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教子箴言

    我们可以让孩子试想一下,他愿意把物品借给什么样的人?答案当然是懂得爱惜物品并能及时归还物品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努力成为这样的人,让别人因把财、物借给孩子而安心、放心。这样,孩子便会因此与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本章后记

    孩子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接触何人、何事、何物,只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那么不但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当然,这更是一种高修养、高素质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要荒废了大好青春。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打理自己的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的形象。不过,保持良好的形象并不需要名牌服装做陪衬,对于衣物等生活物品的选择,要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身份,要有正确的消费观,远离攀比和虚荣心。

    其次,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很重要的,饮食要合理、健康、有节制,千万不能养成饮酒、吸烟的坏毛病,这样才能远离病患。而孩子平时也应该保持稳重的行走坐卧姿势,这不仅对他的身体健康发育有利,更能显示出他的修养和德行。

    再次,必须让孩子学会整理、收纳个人物品,保持生活环境的有序和洁净,否则,没有“扫一屋”的能力,怎么有能力“扫天下”?而说到扫天下,就需要有高效的做事能力,所以孩子就要养成有条理、有计划的做事习惯。

    而在当今这个社会,必须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懂得回避那些易产生打斗或易发生不良事件的场所,也不要去打探别人的不雅的、不正的私密事,以免受污染。

    最后,我们要教会孩子做访客的礼节,别因自己的失礼给他人带来不便。同时,还要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借用他人的物品。如果孩子能够努力做到以上这些,他就一定会成为懂得自重自爱、谨言慎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