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教孩子做事有礼有度、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张振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最新章节!

    我们希望孩子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学会做人是对孩子的道德要求,学会做事是对他的能力培养。而孩子是否有做事的能力,往往体现在一个“谨”字上。“谨”代表着对细节的重视,代表着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代表着“不求快,只求稳”的做事态度。具备了这些品质,孩子还有做不成的事吗?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只有谨慎做事,成功的概率才会大。那孩子平时要如何练习谨慎做事呢?

    孩子做事时,如果能够抱着谨慎的态度,把事情做得细致、稳妥,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就很大;相反,如果毛毛躁躁、粗枝大叶,就会屡遇不顺,很有可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所以,别小看做事的细致程度,它决定着做事的效率和结果。

    孩子是否能够稳妥而细致地做事,就看他平时是否养成了类似的习惯,这个习惯怎么养成?具体落实在哪些方面?这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以及后面的“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都知道,谨慎包含着小心翼翼的意思,与鲁莽、急躁、莽撞相反。用谨慎的态度做事是需要练习的,就让孩子从“揭帘”、“转弯”、“执器”、“入室”开始练起吧!

    这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告诉孩子,进出房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尽量不要发出声响;走路拐弯的时候,拐的角度要大一些,以防触碰到棱角上。

    如果孩子能这样做,说明他很谨慎,说明他的内心很平和、不着急、不慌张,也说明他揭门帘或转弯的时候,心都专注在这件小事上,并不着急要做下一件事。有了这种谨慎、专注、安定的心态,他经手的事就不可能做不好。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提醒孩子缓慢地揭开门帘、窗帘、浴帘等,如果进出没有门帘的房门,那么关门、开门时动作也要尽量轻缓。除此之外,当孩子打开窗户、拉开抽屉、关闭柜门、拉出椅子、摆放碗筷、打开铅笔盒时,都要轻推轻拉,轻拿轻放。

    如果孩子的动静太大,所接触的物品往往会受损,使用时间也会缩短,而发出的噪音也会影响他人的休息、工作和生活,这是孩子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件事。

    我们观察一下,每次有人进出的时候,楼下的单元门是不是总是发出“哐”的一声巨响?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进出时,人们只管把门打开,进来或出去后径直放手,而不是把门再轻轻地关上。因为我进出门时有轻开轻关的习惯,所以当看到别人如此对待门时,就感到很心疼。在我看来,没有生命的门也应该得到尊重。于是,我就打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我怕疼,请轻关”,贴在了单元门上。当时是晚上贴的,贴得很结实。结果第二天一早,我再出门,发现纸条已经被人撕掉了。我很无奈。

    被谁撕掉的?很可能是被那些随手放开门让门发出“哐”的一声巨响的人撕掉的,因为这可能让他反感。

    其实,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注意这些细节,其实就是珍惜物品,其实就是培养一颗“感同身受”的心,那样的话,我们还担心孩子做事不谨慎吗?当然不会。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教孩子注意这些细节呢?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去注意这些细节呢?

    再说回来。孩子路过墙角、桌角、床角、柜棱等突出的地方时,内心都应该提起警觉,稍微离开一些距离,免得碰上导致受伤。如果孩子在户外活动,那么更要注意“宽转弯”,无论走路、骑车还是开车,遇到路段的转弯处,一定不能急于转弯,否则很容易和另一个从弯角出来的车辆或行人相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定要慢行,还要竖起耳朵听听是否有车辆开过来,必要的时候要停下等待一下,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再慢慢转弯。

    可见,一句“宽转弯”的落实不但能培养孩子谨慎的态度,还可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怎么能不重视呢?

    与其提醒孩子,不如趁早给他做出榜样。

    孩子是否能做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或者说他是否能养成谨慎、专注、细致做事的习惯,关键看我们给他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如果我们平时走路慌慌张张,不是碰这就是撞那的,说明我们的内心很急躁,那么我们揭帘、开门、收拾碗筷时动静也不会太小。如果是这样,我们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急躁、慌张的氛围,他长期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加上模仿我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就学会了我们的“那一套”。

    反之,如果他从我们的行动中感受到的是安定、祥和、不急不躁,加上学习我们徐缓、轻柔的动作,自然就会形成与我们相似的习惯。

    因此,与其提醒孩子落实这句教诲,不如给孩子做出榜样,用行动为他打造一个能够养成良好习惯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借助“执器”、“入室”等事项,培养孩子的谨慎态度。

    这句“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的教诲是前面一句的延伸,依然强调谨慎做事的重要性,“执”是拿着,“虚”是空的,“盈”是满的,意思是,当手里拿着空的器具时,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进入到没有人的房间时,要如同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

    想想看,我们拿空杯子和装满水的杯子时有什么不同?我们手持装满水的杯子时,因担心水洒出来而会小心翼翼地拿,这样,杯子就不会轻易掉在地上摔碎,也不会碰到硬物上而磕破。

    孩子可能会问,摔破一个杯子有什么大不了吗?假如,在国宴上,礼仪小姐给异国嘉宾递茶杯,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那场面是不是很尴尬?

    总不是为国争光的举动吧?就是在普通的宴席上,摔碎了杯子也不会增添喜庆的气氛吧?

    何况,“执虚器”中的“器”不是特指玻璃器皿,而是所有物品。想想看,如果孩子急需把重要文件拷入移动硬盘,可是却不慎将硬盘摔坏了,那岂不是会耽误大事?所以,别小看“执虚器,如执盈”这个举动。

    至少,保护好物品一定不会给孩子带来坏处,总是因不谨慎弄坏物品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好处。

    那么,除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家庭氛围之外,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手里拿着空碗、空杯、空盘等易碎容器时,不能因里面没有装东西就马虎大意,依然要小心谨慎地用双手拿稳;当移动或使用如照相机、手机、录音笔、mp4等小型电子产品时,要稳拿稳放,别因大意使物品受损。

    另外,如果孩子有机会看到或接触到价格不菲的珠宝、玉器、瓷器、翡翠、古董等物件,不要让他去触碰,以防因损坏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总之,当孩子触碰、使用、搬运每一件或大或小的物品时,动作都要柔缓,要有爱惜物品的意识。这样,不但物品会完好无损地伴随孩子更长的时间,也不会因损坏物品而耽误要紧事。

    让孩子通过对“入虚室,如有人”的理解激励自己成为表里如一的人。

    大多数人进入有人的房间时,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表现出的状态也与自己独自在房间时的状态不太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前人后不能保持一致呢?因为,大多数人都免不了走入“做样子给别人看”的误区。

    而这句“入虚室,如有人”就是告诉孩子,一个有修养、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不该干的事,做任何事情都会遵循规矩、道义和正义,而不是以有没有人看见为准。如果孩子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进入父母房间乱翻,也不会乱动老师的讲桌、同学的课桌上的东西。这样,即便别人丢了东西,孩子也不会被怀疑。

    一家企业招聘管理人员,前来应聘的人很多。通过层层考试,10位应聘者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到了最后面试阶段。面试进行到一半时,负责人说有点急事要暂时离开一下,请大家等候一会儿。

    过了10分钟,负责人还没来,原本坐在自己位子上的应聘者开始起身活动。有的看看办公桌上的照片,有的打开书柜看看里面的书籍,有的看看墙上的装饰,有的干脆用办公桌上的电话聊起天来,只有一位应聘者依然端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

    又过了几分钟,负责人回来了,宣布那位没有到处乱翻乱动的人被录取了。其实,这是最后一道面试题,就看应聘者在负责人不在的情况下能不能谨言慎行、约束自己。

    《大学》中有一句:“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即使独处,也会很谨慎,绝对不会因没有人看到而忘乎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表里如一,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有位老师常常告诫学生不能随地吐痰。但有一天,他看四下无人,往地上吐了一口痰。突然,远方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您怎么可以随地吐痰?”这位老师立刻羞愧万分。

    当老师不能“慎独”的时候,学生就很难听从他的教诲;当父母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很难信服父母。所以,我们务必要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好样子。

    除此之外,我们如何教孩子落实这句教诲呢?

    我们要常常提醒孩子,进入没有人的房间时,无论那个房间是父母的,还是爷爷奶奶或兄弟姐妹的,只要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因屋内没人而乱动、乱翻、乱看屋里的东西。

    如果到别人家做客,在没有主人特别邀请的情况下,应只在客厅活动,不要乱跑到卧室、书房、工作室等其他房间。

    在公共场所,只能在公共区域活动,不要乱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特别要遵守“闲人免进”的指示。否则,擅闯不但不礼貌,有时也会招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当进入到寺院、教堂等场所时,更要小心谨慎。不管里面有没有人,都不能乱动、乱碰任何物品。

    当然,我列举出的事项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让孩子知道,接触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的时候都要谨慎,即便一个人独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长期这样练习下去,孩子不但能养成做事细致、稳妥的习惯,道德品质也会进一步提升。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孩子也会遇到很多事务堆积在一起的情况,他是怎么处理的呢?

    俗话说“忙中出错”。“忙”意味着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当一件事情尚且没有处理完毕其他事情又接踵而至的时候,心情难免会焦躁,心一焦躁,思路就容易混乱,那出错就是在所难免的了。可见,出错的原因不在于“忙”,而在于“躁”,如果心不焦躁、很安定,就能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一件事,这样出错的机会就会很少。

    正如这句“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所说,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慌张匆忙,否则会忙中出错;如果遇到困难,不要害怕退缩,要想办法解决,而且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不可以有怠慢之心,也不要轻视和忽略任何细节。

    然而,如今的孩子会不会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呢?

    一个男孩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不收拾书包。早上起来,又要洗脸刷牙,又要吃早饭,又要整理书包,搞得自己很忙。遇上起得晚一点或者哪件学习用品找不到的情况,那就是忙上加忙,一忙一急当然就容易出错,到了学校才发现,不是这个作业本没带,就是那个文具没拿,导致的结果不是挨老师的批评,就是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不便。

    这个男孩并不是特例,很多孩子都和他一样,做事没有计划、没有安排,等到事情堆在一起不得不做的时候,才手忙脚乱、慌里慌张地完成,这样怎能不出错?

    如果想不出错,要么是前一天晚上整理好,要么早晨早点起来,给整理书包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因心急而出错了。

    其实,这个小男孩的忙不是不得已的,而是可以预防的。同理,所有的事务如果提前作好计划、作好安排、作好准备,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忙碌的发生,也就不会忙中出错了。

    如何让孩子学会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呢?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在学校都会随时把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第二天需要带来的文具、书籍等事项记录在本子上,放学回家前检查一遍,有什么不明确的,就及时问同学或老师。晚上回到家,她会及时完成记录在册的作业,之后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课本和用具,临睡前还会检查一遍,以便做到万无一失。

    第二天早上,她不会像那位男孩一样忙碌,而是轻松地洗漱、吃早饭,高高兴兴地上学,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很顺利,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从小女孩对事务的安排上我们可以理出一个顺序:准备—实施—检查。如果没有完善的准备,实施起来自然没有头绪,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检查,这样就容易出错,而忙中出错又会导致返工,最后,做事时间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的准备工作都非常重要。而准备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勿畏难,勿轻略”。如果孩子在做事之前觉得事情特别困难,就很容易退缩,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也容易因过度紧张而出错;如果觉得“太简单了”,就不会重视,容易因疏忽而出错。因此,只有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事情才能圆满地完成。

    当然,无论孩子是“畏难”还是“轻略”,我们都要帮他列出待做事情的具体细节和顺序。比如,在写作业之前,要安排好写作业的顺序,要清楚地知道先完成哪个科目、后完成哪个科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每项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等,做好计划之后再开始实施。

    这样一来,有“畏难”心态的孩子因清晰地看到事务的安排,并且明白只要按列出的条目一步一步地做就能完成,便会打消疑虑,积极投入其中;而有“轻略”心态的孩子,会发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要一步步地落实才能做好,也就不会怠慢和松懈了。

    因此,事前作准备、作计划,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思维混乱而产生事务堆积的情况,减少忙碌的概率,出错的概率自然会下降,而且,这也是纠正孩子“畏难”和“轻略”心态的最好办法。

    我们要借用日常事务,培养孩子的做事能力。

    借助孩子每天频繁接触的日常事务,就可以培养他的做事能力。比如,在做清洁之前,要让他计划好扫地、擦桌子、拖地、收拾房间等事务的顺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提醒他不要心急,要平心静气、按部就班地一点点完成,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又保证了效率。

    如果孩子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要鼓励他不要退缩,而是想办法突破。比如,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可以暂时放在一边,等其他作业都做好后,回头再来思考;如果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则向父母、老师或同学求助。

    另外,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引导他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小事,比如削铅笔、包书皮、整理房间或读课文、查字典、听录音等,不要因为太容易就不认真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所以要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这样,时间一长,他做任何事情都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懂得如何处理。孩子的做事能力一旦增强,成功就离他不不远了。

    教子箴言

    学到这里,你是不是会对《弟子规》肃然起敬?它不是教条地教孩子死读书,而是做人、做事无所不教,只是以前没有真正理解它内在的深刻含义。它的每一句教诲都有很深、很广、很细的意理在其中,只有我们真正明白了,才会建立起对《弟子规》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去落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一定会收获幸福、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