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出众风流长孙皇后最新章节!
长安城被攻克后,二十万义军列队入城,井然有序。[燃^文^书库][www].[774][buy].[com]长安城中的百姓们雀跃欢呼,载歌载舞,迎接义军入城。
李世民率领部下,一路未遇任何抵抗,顺利进入皇宫。下令严禁掳掠哄抢,违者格杀勿论。他命姐姐李秀宁率一部人马,迅速前去封存和警戒朝廷府库,命刘弘基率兵查封图书典籍,命长孙无忌前去请李渊入宫。他自己则带领几十名亲随,径直往代王杨侑所住的东宫走去。
此时的代王杨侑,身边所有的侍臣,包括那些太监宫女,皆各自逃散,只有侍读姚思廉和一名十五六岁的姑娘仍然陪侍在身边。代王蜷缩在大殿一角,单薄稚嫩的小身躯就像秋风中的一片落叶,瑟瑟抖动不止。士兵正要上殿捉拿代王,那位姑娘用自己的身子紧紧地护住了他,面对着这群闯入者,表情冷漠,怒目相向。姚思廉厉声呵斥道:“唐公兴举义兵,号称匡扶帝室,拥立代王。你等不可无礼!”士兵们被他的威严所震慑,停下来,守立在大殿的两侧。
李世民也是一怔,上前轻施一礼,“代王勿惊,末将正是奉唐公之命,前来保护代王的。”
“你是何人?”说话的正是那位姑娘。
“末将唐公二子李世民!”
“原来是李将军驾到!”姚思廉趋前一步,双膝跪下道:“老朽姚思廉,忝居代王侍读。代王尚在幼冲,谁家没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朝廷之事,他并不知,每日在后宫读书而已。何人有罪,代王亦无罪。将军仁义之名,早已传遍京师。万望将军对代王曲意保全,必欲问罪,老朽愿以身代死。”说着,已老泪纵横。
李世民不禁为之动容,忙双手将他扶起,说道:“世民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甚感荣幸。先生休要狐疑,唐公一言九鼎,代王可保无虞。”
见李世民一脸虔诚,那位姑娘上前深施一礼,谢道:“将军大恩,我们姑侄没齿不忘。”
“敢问这位姑娘是……”李世民还礼问道。
姚思廉向前回道:“此乃当今皇上的三公主千岁殿下。”
原来,这姑娘是杨广待字闺中的三女儿,在诸多的皇子皇孙当中,她从小便特别喜欢和疼爱代王杨侑。城破之后,她见众人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深怕杨侑受害,便不顾一切地跑到了这里。
“原来是公主殿下,末将失敬!”说着,李世民冲公主一笑。四目相对,公主不觉一阵心慌,两朵桃花霎那间飞上了脸颊。
此时,长孙无忌请来了李渊。李渊先向代王行过臣礼,在表明拥立之意后,请代王迁居隋宫正殿大兴殿后面,令姚思廉先扶代王至顺阳阁歇息。处理完毕后,李渊临时住在长乐宫,和长安百姓约法十二章,废除了隋朝所有的苛役和禁令,长安百姓无不赞颂唐公功德。
当初李渊起兵反隋,李建成和李元吉潜回太原,却把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智云遗落在了河东。当地官吏抓了李智云送到长安,被长安留守阴世师杀死,年仅十四岁。阴世师不但杀了李智云,还挖了李渊的祖坟,毁了李渊的家庙。李智云自幼聪明,善于射箭,虽然是万氏所生,是庶出,但李渊很疼爱这个小儿子。杀子之仇和挖坟之恨,李渊恨不得把阴世师碎尸万段!
李渊下令攻城后,阴世师别无选择,只能横下一条心,与朝廷这般破船共存亡。他和刑部尚书卫文升、京兆丞骨仪等十几人,组织隋军拼死抵抗。而恰在这个时候,刑部尚书卫文升终因过度惊惧和日夜操劳,突然呕血而亡。整个朝廷更像被抽掉了主心骨,连苟延残喘也难以继续了。
长安攻克后第三天,李渊遂将阴世师、骨仪等押赴刑场,历数其抗拒义军、贪婪暴虐、残害百姓的罪状后,斩首示众。为了不引起已降的隋朝官员的惊恐,李渊只杀了十几个罪大恶极者,其余既往不咎。
马邑郡丞李靖,向来与李渊不合。李渊留守太原防备突厥时,李靖就预见到李渊必将起兵,于是将自己锁在囚车上,从马邑前往江都,向炀帝告发。走到长安时,因道路被阻,留在了长安。
李渊攻克长安后,搜捕到李靖,准备将其斩首。临刑前,李靖大喊冤枉:“唐公兴举义师,本是为了替天行道,扫除暴乱。怎能不顾大业,仅因为个人恩怨,而枉杀志士呢?”
李渊说道:“我佩服你的胆识,可以不因个人恩怨而杀你。可是你自锁作囚,赴江东告发本将军。这难道是为天下大义吗?”说完,便命刀斧手行刑。
忽听得有人连喊:“刀下留人!”待来人走到近前,却是次子世民。他未容喘过气,便向父亲求情道:“父亲可记得韩擒虎之言?当今天下,可谈兵略者,惟李靖一人而已。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父亲何不留他将功补过,也落得个不计前嫌的美名!”
李渊这才说道:“既是我儿求情,暂且饶你一死,你可好生竭忠尽智。若再桀骜不驯,定斩不饶!”
李靖被取下木枷铁镣,腾身跳下囚车,上前对李世民深深一揖道:“救命之恩,李靖谨记在心了。”李靖又谢过李渊,转身便要走。
李世民忙一把将他挽住,笑着说道:“将军慢走,请到府上一叙。”
李靖看看李世民,一副诚恳的表情,也便不再推辞,爽朗一笑:“好吧,那就去贵府叨扰一趟。”
原来,李世民在太原时,曾与李靖有一面之交,知其有将帅之才,因久未遇到明主,自囚获罪。李世民知道后,才极力相救。
李世民与李靖来到他的临时府邸,房玄龄早已迎候在门首,见了他们,笑着说道:“恭喜将军又得奇人,从此更是如虎添翼了。”
李靖问道:“此是何人?”
李世民道:“记室参军房玄龄。”
“啊呀,久闻大名,不想能在此相遇!”李靖惊喜地说道:“如果我记得不错,先生该是齐州临淄人,看来,将军府上可是人才济济啊。”
他们一边说着,来到客厅坐下。房玄龄又对李世民说道:“将军府上,今日是名流云集。这几日,我去乡下访得一位大贤,已为将军请来府上。”
“可是那位杜如晦先生?”
“正是!”
“快请!”
房玄龄转身出去,不一会儿领来一位恂恂儒者。李世民见他,年约三十七八,身材颀长,面白髯黑,丰采俊雅。
对这位杜如晦,李世民已听房玄龄多次举荐。他是京兆杜陵人,字克明。从小聪明绝伦,读书过目不忘,喜欢与人谈史论文,见解透辟,口若悬河。大业初年曾任滏阳县尉,处置各种复杂政务,举重若轻,剖断如流。后因痛恨朝政**昏暗,弃官不做,遁回杜陵老家,务农为生。
大军进城之后,房玄龄不肯参与封金库、收图籍诸事,却向李世民请假,去乡下访探杜如晦,今日终得聚于一堂。
李世民一日之内竟得两位高人,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很少喝酒的他大声对下人们吩咐道:“准备美酒佳肴,今日群贤毕至,我等要一醉方休。”
见李世民如此豪爽洒脱,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落拓半生,终于碰上了这么一个爱才如命的伯乐,众人都有一种欣逢知己的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