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纸条

轻轻亲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这个书生有点凶最新章节!

    今日的早朝虽说已经是复朝后的第二个早朝,但昨日毕竟并没有议什么国事,所以,严格来说,今日才算是正式的议政。

    之前李桂成已经将他的遭遇都说了一遍,而李文栋也下达了数道旨意应对。

    所以,这时候李桂成先退出了大殿,离开了皇宫,返回高丽官驿去了。

    这一次为了避免再出意外,大梁可是又安排了数名大内侍卫,同时唐大年也亲自带着官差将李桂成送到了官驿。

    至于他自己,既然今日已经跟李桂成一起露了面,他也不必在继续躲着了。

    所以,唐大年在将李桂山护送到了高丽官驿之后,便直接回了顺天府。

    毕竟,昨日这顺天府里可是多了一个客人。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使臣得知李桂成露面的消息,所以,在李桂成回到高丽官驿之后,便有不少国家的使臣递上了拜帖,想要求见。

    只不过,李桂成的手下却告诉他们,这位高丽三皇子才刚刚恢复,今日又去了大梁的皇宫,此刻正要休息,所以不便见客人。

    既然李桂成的手下都这么说了,他们也不便强求,只能退了回去。

    其实,对于这些小国来说,他们也十分关心大梁和周边几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些小国他们的君主很清楚,光靠他们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在大梁、北周、西夏这些国家的旁边生存。

    所以这一带大多都是要么依附于大梁,要么依附于其他国家生存。

    而且,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依附于大梁。

    也就是在十年前,大梁发生了那次内乱之后,才有个别的小国偷偷投靠了北周或是西夏。

    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尽管有北周或者西夏做靠山,但他们还是十分担心大梁会找机会报复。

    但是,大梁却并没有出手,而是还是跟过去一样,只不过,不再给与他们任何的帮助。

    北周和西夏因为担心投靠他们的国家会有想法,倒也给那些小国出力不少。

    但他们对这方面的经验却十分匮乏,所以,投靠他们的那两个国家实际上都无比懊恼。

    可是,在上了贼船之后,又不敢轻易下船,毕竟他们离北周和西夏,要比离大梁更近。

    他们担心再次归顺大梁,会遭到北周和西夏的报复。

    所以,他们这次出使大梁,其实也想看看大梁和北周以及西夏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而除了他们之外,其他那些小国也深知,若是大梁和北周以及西夏真的爆发了战事,那么他们就有了诸多选择。

    要么是帮助大梁,要么是帮助北周和西夏。

    而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说不定能从中找个机会,壮大自己的国家。

    而这些选择对于他来说,一旦走错一步,日后极有可能就是亡国之举。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今的局势对于他们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如今,北周、西夏以及倭国的使臣已经先后离开了大梁京城,在剩下的使臣之中,这位高丽三皇子自然是地位最高的。

    所以,他们才急于向这位三皇子下手,只不过还是吃了个闭门羹。

    大梁皇宫的御书房里。

    这时候已经散朝了,而这位大梁皇帝却是有些郁闷。

    从出了大殿之后,到这御书房里一直都是皱着眉头。

    一旁的高公公见了,倒是宽慰了几句。

    不过,李彧看起来,却是有些不耐烦。

    贵喜见到李彧回御书房了,立刻迎了上去说道:“皇上,御膳房已经给您准备好了点心……”

    不过,李彧却直接摆了摆手没有理会。

    贵喜刚想要在说些什么,却见到那位高公公轻咳了一声,贵喜立刻会意,连忙退开了。

    看上去,这位小皇帝今日的心情似乎不佳。

    贵喜心中倒是有些纳闷。

    因为今日一早,李彧的心情还不错,可上了个早朝回来却变的如此了。

    有了高公公提醒在前,贵喜自然也不敢多问。

    在他退开之后,高公公一直在陪着李彧说话,又过了片刻之后,李彧这才微微一叹,看上去似乎放松了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守在门口的贵喜却远远的见到了宇文德荣正朝着御书房走来。

    贵喜见了,立刻提前来通传。

    这宇文德荣可是跟其他朝臣不同。

    宇文德荣除了是内阁首辅、先皇亲封的顾命大臣之外,他还是李彧的老师。

    等日后李彧正式掌权,除了大赦天下之外,对这位老师必然也会有相应的恩赐。

    一般来说,到了那个时候,宇文德荣的官衔之中便会多一个太师之名。

    太师跟太傅、太保合称三公。

    如今虽说这三公并只是虚衔而无实权,但是对于朝臣来说,却是无上的荣耀。

    所以贵喜自然不敢怠慢。

    得知宇文德荣来了之后,李彧也立刻起身,准备相迎。

    不一会儿,李彧果然见到宇文德荣独自前来。

    宇文德荣先是向李彧行了一礼,随后李彧也向宇文德荣行了一礼。

    宇文德荣行的乃是君臣之礼,而李彧行的,乃是尊师之礼。

    随后,李彧便将宇文德荣请到了御书房。

    宇文德荣看了看一旁高公公的脸色,心中也立刻猜到了几分。

    这时候,高公公也很识趣的带着贵喜退了出去。

    宇文德荣看着李彧说道:“皇上是因为刚才所提的法子被王爷驳了,所以不开心?”

    这时候的李彧早就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因此他连忙说道:“没有没有,皇叔是先皇亲封的摄政王,他的决定总是没错的!”

    听到李彧这么说,宇文德荣却是笑了起来。

    他也听出了李彧的语气之中还是有些怨气。

    宇文德荣又看了看李彧,随后微微一叹,对着李彧说道:“其实,若是按照臣的想法,应该也是跟皇上一样的决定!”

    听到宇文德荣这么说,李彧倒是眼前一亮。

    显然,宇文德荣的话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本以为,像宇文德荣这些大臣,必然是跟李文栋一般想法。

    可如今看来,自己好像猜错了。

    随后,宇文德荣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自古以来,想来都是文官主和,武将主战。

    因为对于文官来说,一旦有了战事,不但民生和朝局都会受到影响,整个国家的国力也会降低不少。

    可对于武将来说,没有战事的话,他们想要积累军工就比较困难了,在他们看来,战场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过去甚至有一些边关武将,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甚至都有杀良冒功以及通敌之举。

    而对于战事的态度,宇文德荣自然跟大部分的文官都一样,乃是一个主和派。

    所以,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的想法跟李彧的一样,主要还是想要采取守势。

    如今虽说西夏国内似乎有异,而北周也已经开始退兵,对于大梁来说,其实也有精力来腾出手对付倭国和高丽。篳趣閣

    但是,作为内阁首辅的宇文德荣自然不想轻启战事。

    毕竟,十多年前的那次战乱对他来说,还历历在目。

    尽管那次主要是大梁的内乱,这次是对付外地,但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大梁的百姓还是会受苦,这是宇文德荣不愿意见到的。

    不过,所幸的是,李文栋所定的,也不是极端的对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击倭国的所作所为而已。

    这可远远比不上战事那么残酷。

    而在经过宇文德荣的这番“开导”之后,李彧眉头的阴霾倒是渐渐散开了。

    对他来说,不管怎么样,就连大梁的这位内阁首辅都是跟他一个想法,那自己应该没有什么好郁闷的了。

    自从这次回京之后,李文栋已经多次特意在群臣的面前,让李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去,可是只有在御书房议事的时候,李文栋才会偶尔问及。

    所以,对于李彧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兆头。

    不过,这时候李彧还是微微叹了口气。

    宇文德荣见了,有些奇怪的问道:“皇上为何叹气?”

    李彧想了想之后,从桌案上的一本书下,拿出了一张纸,交给了宇文德荣。

    宇文德荣见了却是一怔。

    上面所写,正是今日在早朝上李文栋所定下的对倭国的反击之策。

    宇文德荣拿着这张纸对着李彧问道:“皇上,这是……”

    李彧却是无奈说道:“这是陈大人在离开京城之前派人交给朕的……”

    “陈大人?”

    宇文德荣却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李彧点了点头说道:“陈安晏陈大人。”

    宇文德荣皱了皱眉,却是问道:“陈大人既然早就告诉了皇上如何应对,皇上为何没有照陈大人所写的说呢?”

    李彧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朕也不知道,朕只是不想轻启战事。尽管陈大人所写的对策未必会使大梁跟倭国开启战事,但是,但是……”

    李彧说到此处,却不知该怎么继续说了。

    一旁的宇文德荣却是好像明白了李彧的意思,便顺着李彧的话接着说道:“皇上是不想大梁的百姓受苦,不想大梁的将士有损!”

    李彧张了张嘴吧,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朕就是这般想法。”

    李彧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又立刻看向了宇文德荣,说道:“宇文大人,朕是不是太软弱了?”

    听到李彧这么问,宇文德荣却是笑了起来,只见他对着李彧拱了拱手说道:“皇上,这不是软弱,这表明皇上乃是一代仁君,事事牵挂天下黎民百姓,实我大梁之福。”

    听到宇文德荣如此夸赞,李彧倒是有些脸红。

    不过,很快他又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宇文大人,您说陈大人为何就能想到,朕却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