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节 不入伙就扔海里

晨风天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绛色大宋最新章节!

    小兵离开,陈傅良吃了东西后坐在板车上开始翻这些账册。

    全是盐田的账册,看上面的日期象是去年的。

    或是旧账。

    这被困了好几天,闲的让人发疯,有文字可读倒也不错。

    陈傅良认真的开始翻看这些账册,或许是出于好奇心,他开始核算这些去年的旧账,头一天他只是好奇,而第二天却是不同了,出于职业习惯他开始核算去年这盐田的收益,写下总账后开始计算各单项。

    而后,签字,用印。

    这是习惯。

    既然是自已处理的公务,那肯定是要签字用印的。

    就这样,在陈傅良把去年的旧账算完,还没有来得及感慨这盐田收益巨大的时候,刘淮来了。

    刘淮带着两份烤肉,两瓶酒来了。

    刘淮人到,身边的亲兵就抢过陈傅良作的总账收好。

    “傅良先生一起喝一杯。”

    “哼!”陈傅良给了刘淮一个冷脸。

    刘淮侧头往后看看,自已的亲兵翻开账册,刘淮看到了陈傅良的签字用印后乐呵呵的笑了:“先生以为刘某是反贼,私自带兵到海外屯田晒盐。可现在账册之上有先生的印信,先生也是和我一样同流合污之人。”

    陈傅良大惊,要去抢账册,可他那里抢得过刘淮的兵。

    陈傅良大骂:“无耻。”

    刘淮哈哈大笑:“莫说无耻,就是背上千古骂名,只要换得我手下兵将与家人丰衣足食,又如何?”

    又如何三个字如重锤一样敲在陈傅良胸口。

    深吸一口气后,陈傅良说道:“当忠君……”

    忠君二字一出,刘淮打断了陈傅良:“好一个忠君,忠的我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我部在前线血战,后方却有人在克扣军粮。我爹怎么死的?”

    朝廷对不起刘家。

    这事陈傅良也认同。

    刘淮继续说道:“有人贪污制银三百万两,我爹为朝廷立下多少功勋,死后却只有银三百两赏赐,不图这个钱,却是辱我刘家。”

    刘淮说的没错,图的就是这个口气。

    钱不钱不重要,可这口气咽不下。

    刘淮的父亲刘锜,有资格称得上名将二字,战西夏、抗金兵,征战一生。

    刘淮站了起来:“傅良先生,你是大才,也是亲点的人。但我话说到前面,要么入伙,要么我把你扔进海里,然后尸首送回临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我都是已经活过半生的人,作点什么,也不枉此生了。”

    陈傅良问:“那作点什么?”

    “我信不过你,你若真有心就好好经营泉州的民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与山民各族和谐相处,开学堂、开医馆、开善堂。教山蛮知礼、教百姓有一技之长,先止住这杀婴的事,若是婴儿的父母不要,咱们养。钱不是问题。”

    刘淮几句话让陈傅良陷入了思考。

    无论怎么看刘淮所作的事情也是义举,但私盐之事确实杀头重罪。

    临安城内有许多权贵的家仆都在偷偷的贩私盐,可象是刘淮这样开出万亩盐田的半个也没有。

    陈傅良问:“可否带我入城一观?”

    “可以,但另一城。”

    另一城?

    确实是另一城,这一城是施子彦亲自选的。

    刘淮的盐田就是韩绛穿越前的布袋盐场,而施子彦选的一城距离这里路上马车要行二百里,海上要行二百六十里。

    海上还是比路上轻松,绕着岛走,那怕是重船一天也到了。

    群山靠海的一块平原地,三角形,也就是二十里平原。这小城的名字叫夷东城。

    若不是蓝海这疯子砍的山蛮子逃了八十里,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建城。

    刘淮陪着陈傅良,还有一位客人是夷南城所谓的新任太守刘弥正。刘弥正一边骂着韩侂胄老贼一边努力的处理着夷南城的公务。

    这次去夷东城,他也想去看看。

    海上,刘弥正对陈傅良说:“火碱自金军南下后,大宋便失了碱池。其余地方的也有碱,但少,也不好。施丹圣从韩老贼家绛哥儿处得到了海盐日晒法与海盐制碱法,就在这夷东城建了一个制碱池。”

    陈傅良不解:“为何选在夷东,为何不在盐田近处?”

    “污水,怕污了海水损伤盐田。”

    “佩服。”陈傅良心说自已还是想的简单了。

    刘弥正又说道:“这次去夷东碱池是一件事,主要我想看看造纸坊。听说用的是麻杆与甘蔗渣,但污水刺鼻,排入东海,东海十万里,倒也化解了不少,但听闻依然会有少数鱼虾死亡,此事施丹圣正在研究如何化解,但造纸不能停。”

    这个时代的造纸用碱,那点数量对于整个大海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可施子彦却依然在研究如何减少这些污水对大海的伤害。

    道门讲究天地自然,人不能祸害天地,人祸害天地、天地必报之。

    再说临安城。

    身在富春山庄的韩绛连行李都没有搬下船,就被急急赶来的船召回临安。

    和推算的一样,是韩绛离开临安的次日傍晚。

    韩绛的船刚到临安码头,临安城内有点身份的人便已经知晓。

    周必大称病在家,京镗虽然算不上一位良臣,却是一个守家的好臣子,当然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

    京镗到了周必大府。

    “周相公。”

    “坐,看茶。”

    两人相互客气几句之后,京镗直奔主题。

    “周相公,这朱熹勾引女尼之事有点怪,若是以往临安城内大街小巷怕是人尽皆知,可眼下这消息却封的极严,知道的人也仅限朝臣。”

    周必大想了想:“这朱熹毕竟是官家的老师,这事不好说。”

    京镗问:“韩绛突然离开,又突然回来。周相公怎么看?”

    周必大沉默片刻:“还能怎么看,回来置朱熹与死地。”

    京镗想问的其实是他应该怎么作,站在什么位置,还好不用他明着问周必大就说道:“你置身世外最好,看着便是。”

    “是,谢周相公指点。”

    话说赵汝愚府。

    朱熹已经是一夜又一天没有合眼了,仅仅原本就有些花白的头发此时已经全白。

    他撞见了不应该看到的事情,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