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关头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俄国战败,把英法逼入了绝境。

    十一月三十日,英国下议院以全票赞成,通过了首相博纳-劳提交的强制征兵法案,要求所有适龄英国公民服兵役。次日,英国下议员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海军的战时战舰建造规划法,把一九一六年的海军军费由原先订下的十二亿英镑提高到二十四亿英镑,新增十艘主力舰的订单。十二月,英国下议院还通过了一项决议,即要求所有自治领必须全力协助宗主国。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英国才算真正进入了战争状态。

    问题是,现在才开始动员,未免也太迟了一些。别的不说,就算在一九一六年追加建造了十艘主力舰,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八年底、甚至是一九一九年才能建成服役,根本赶不上最关键的时期。

    与英国一样,法国也在十一月与十二月通过了多项与战争有关的法案。

    只是,法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在一九一五年底采取的任何措施,都难以在数个月内收到成效。

    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接下来的几个月将决定欧战的胜败。

    别的不说,德意志第二帝国绝对不会给英法太多的时间,肯定会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发动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更重要的是,在得到来自东线的援军之后,德军在西线将获得足够明显的兵力优势。如果英法联军无法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顶住德军,那么法国肯定会在一九一六年战败。

    法国战败了,英国还有得打吗?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只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英国还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因为英吉利海峡足以当住所有来自陆地上的敌人。问题是,现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不但拥有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强悍的陆军,还拥有一支不亚于英国的海军。在这支强大海军的支持下,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可以说,只要法国在一九一六年战败,英国最多再坚持一年。

    相反,即便法国最终战败,但是只要坚持到一九一七年、最好是一九一八年,等到英国的战争政策开始发挥作用,那么英国至少能够确保在海洋战场上击败对手,从而避免被德意志第二帝国击败。

    由此可见,一九一六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

    问题是,仅靠英法,以及英国的自治领,根本不可能击败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为此,英法就需要拉拢更多的盟友,特别是有实力的强国。

    这次,急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法国。

    十二月,法国正式向意大利做出承诺,只要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除了在战后把奥匈帝国侵占的地区归还给意大利之外,还将把法意边境上存在争议的地区划给意大利,并且承认意大利在地中海的主导权。

    紧接着,英国也明确表示,将承认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

    问题是,意大利的领导人也不是笨蛋。在英法开出这些条件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如日中天,而且奥匈帝国也走出了战争初期的失败阴影。在意大利当局看来,英法的承诺不过是建在空中的阁楼。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协约国集团打输了这场战争,那么英法的承诺就没有半点价值。

    再说了,如果意大利加入轴心国集团,就算没有办法获得由奥匈帝国控制的地区,也至少能够得到与法国存在正义的领土,而且同样能够得到地中海的霸权,甚至能够把英国彻底赶出地中海。

    正是如此,在英法开出新的价码后,意大利也变卦了。

    在回应法国的时候,意大利明确提到,法国不但要在领土上做出让步,还要在战后撤消地中海舰队,并且在战争期间把远东、非洲与南美洲三分之二的殖民地转让给意大利,意大利才会考虑参战。

    在回复英国的时候,意大利直接提到,英国承认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权,就得把直布罗陀要塞、马耳他岛、亚历山大港与苏伊士运河交给意大利管理,不然英国做出的任何承诺都毫无意义。

    有趣的是,在漫天要价的同时,意大利却降低了自身的义务。

    当时,意大利只承诺在巴尔干半岛与亚得里亚海用兵,不参与西线战斗,也不参与英法联军在其他战场上的行动。

    说白了,就是意大利单独在阿尔卑斯山南面开辟一条战线。

    对英法来说,意大利的要求显然太高了,而且所付出的代价太低了,意大利参战的意义也不够明显。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意大利更加倾向于加入轴心国阵营。

    在与英法接触的时候,意大利的特使已经到达柏林,主动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承认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权、在战后让意大利控制法国南部地区,并且让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做出适当让步,比如由意大利控制克罗地亚地区,那么意大利就立即以轴心国成员身份参战。

    前两个问题还简单,德意志第二帝国早就做出过类似的承诺。

    关键在第三个问题上,即奥匈帝国不见得肯在巴尔干半岛上做出让步。要知道,在一年前的困难时期,奥匈帝国都没有答应让意大利插足巴尔干半岛,现在轴心国集团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重大胜利,奥匈帝国更不见得会让意大利控制克罗地亚地区了,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显然不可能替奥匈帝国做主。

    当然,在意大利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别忘了,奥匈帝国也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而且奥斯曼帝国就在地中海东面。如果答应了意大利的请求,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得罪两个已经参战的盟国,因此意大利参战带来的不一定是正面影响。

    在意大利依然摇摆不定的时候,英法把注意力转向了那些远离战场的国家。

    美国就不用多说了,博纳-劳已经准备在十二月底前往华盛顿,直接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参战请求。

    当时,在英国当局看来,美国参战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此一来,真正需要花精力应付的,还是远东地区的日本。

    如果日本肯参战,那么英法就能获得一个强有力的支援。问题是,这个时候要想让日本参战,就得开出更高的价码。

    十二月十日,英国首先表态。只要日本参战,英国将把所有在华利益、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在华利益全部交给日本,并且把新加坡等西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一并交给日本,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

    事实上,这已经超出日本当初提出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这等于让英国退出了西太平洋地区,退回到了印度洋。

    可惜的是,日本并没感到满足,而是明确提出,英国在从西太平洋撤退之后,还得与日本分享印度。虽然日本没有提出在印度获得殖民地,但是明确提到,日本企业与商品在印度必须享受与英国同等的待遇。也就是说,英国得全面开放印度市场,在印度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

    当时,英国差点就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只是,在英国当局做出回复之前,日本突然变卦,不但要求英国开放印度市场,还要英国开放印度的资源产地,即日本在印度享有与英国同等的资源获取权,不然日本不会以协约国成员身份参战。

    英国能够接受这样的要求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如果英国答应了日本的要求,就等于把印度交给了日本,丧失了最有价值的殖民地。

    这个时候,法国也在积极拉拢日本。

    为了让日本参战,并且派兵参与欧洲战争,法国提出把台湾、越南、柬埔寨等殖民地移交给日本,并且承认日本的在华利益。

    问题是,法国的立场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摆在英国面前的问题是,如果要让日本参战,就得放弃西太平洋、甚至印度洋,丢掉花了一百多年才建立起来的亚太殖民地体系。

    当然,日本在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开出了足以让英国心动的条件。

    这就是,日本不但将派遣舰队前往地中海与北大西洋协助英国皇家海军,还将派遣一支人数不少于五十万的陆军去欧洲参战。

    也正是如此,法国才表现得如此积极。

    只不过,在一九一五年底,英法在日本身上做出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收到成效,因为在英国国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为了换取日本海军参战而丢掉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所有殖民地与海外市场,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如此一来,即便博纳-劳打算做出牺牲,国会议员与民众也不会答应。

    没办法及时拉日本参战,英国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美国顶得上十个日本。

    别忘了,日本只是西太平洋的暴发户,而美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了,其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更重要的是,美国有更多的人口,还拥有更加丰富的自然资源。

    只要美国肯参战,法国就能在一九一六年经受住生死考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