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暂终

未闻墨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秦时之七剑传人最新章节!

    秦王政九年秋,初掌大权的秦王嬴政力排众议,颁布了三道王命。

    其一,委任魏人缭为秦国最高军事武官国尉,掌管大秦军政。

    其二,册封阴阳家右护法月神,为大秦护国法师,并修建百尺危楼——摘星楼,作为供奉护国法师的建筑。

    其三,册封前太医院院副古寻,为大秦国师,兼太子太傅,教导长公子扶苏——说明一下,国师和护国法师是不一样的,后者的简称是护法,前者只能存在一个,而后者可以存在多个。。

    这三道王命,都遭到了群臣反对,冒死直谏者繁多,甚至包括左丞相启,右丞相颠(别纠结他叫啥,历史上就大概留了个名,姓氏不详),都出言恳求秦王三思后行。

    三公九卿之中,唯一一个没出声的,就是才升上来的廷尉李斯,他跟个透明人似的,站在群臣之中,一言不发。

    当官讲究个和光同尘,不过李斯是个幸进的破格提拔之人,跟谁都不熟,没必要急着和同僚打成一片,先安静一段时间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三道王命中,反对声最小的是第一道。

    魏人缭虽然此前名不见经传,不过嬴政决意提拔他之前,特意让几位重臣和他会面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亲切友好交流,有几个大臣还被刺激的不轻,这让熊启等人对其人的能力不做怀疑,但是国尉乃是秦国最高武官,尽管嬴政只封官,不赐爵,可大权依然不可轻许。

    所以他们反对,但是又不算太反对。

    反对力度其次的是第二道,月神出身阴阳家,算是诸子百家的高人,理论上封个护国法师倒没什么。

    问题是这人太年轻啊!

    年不及二十的小姑娘,贸贸然封个护国法师,在熊启等群臣看来,太不端重,过于轻佻。

    最后就是古寻的封赏了,满朝文武,几乎全票反对,只有李斯投了弃权票。

    用熊启反对的话来说,简直离谱!

    哪有从太医院副这个职位一下子蹦到国师的?

    更离谱的是还兼职太子太傅!太子都没有,哪里来的太子太傅?

    这道王命在众朝臣看来简直就是胡闹。

    当然了,册封古寻为太子太傅,同时又让他教导长公子扶苏,却偏偏不册封扶苏为太子,这个别扭至极的命令,在诸位朝臣眼里,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王想封长公子为太子,但是因其庶出的身份而做的迂回措施,给他们这些朝臣留些余地,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等到真册封的时候,别再跳出来闹幺蛾子。

    楚国一系的势力,也就是熊启那一派的人照理说是乐于见到生母是楚国公室的扶苏成为太子的,但是嬴政毕竟没把话说死。

    万一……他这么做单纯的只是把扶苏早早的竖成靶子呢?

    秦国内部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对声势日渐壮大的楚国一系不满的,难保这位秦王心里没产生什么其他的想法。

    最终熊启率先反对了此命令,其余楚国一派的力量自然紧随其后,而朝堂上的其他派系自然不愿意见到扶苏登上太子之位,哪怕里面有可能藏着坑也不行,所以也跟着反对。

    不过也没什么意义,嬴政管你这那的?

    寡人既然下了令,你们就老老实实的照办便是,于是最后力排众议,强行将命令颁布了下去。

    不得不说,自秦以后,汉,晋,唐,宋,明……历朝历代的天子,其威视愈盛,可权柄却愈弱。

    到了明清,大臣们甚至都不能目视皇帝了,至于见面五体投地行跪礼之类的自不必说,然而君权和臣权之间的争斗却愈发厉害,皇帝往往要有所妥协。

    反倒是先秦诸王,说啥是啥,乱七八糟的繁文缛节没多少,权力却是实打实的尽握掌中。

    书归正传,与这三道王令一同被秦国君臣商讨的,还有吕不韦的罪状。

    不过本该掀起泼天风浪的文信侯之案,却显得有些寂然无声,一来是铁证如山,容不得吕不韦垂死挣扎,二来是吕氏党羽已经被嬴政提前借着嫪毐案给收拾的差不多了。

    群臣也是早有预料,毕竟吕不韦这段时间的异常表现很扎眼,嫪毐淫乱宫闱,犯上作乱的时候他称病不出,自家王上借着嫪毐案剪除吕氏党羽,他还称病不出,再加上他和赵太后那点破事,大家也就都心照不宣了。

    等着他倒台就完事了。

    当然,看在他过去的功劳的份上,还有几个厚道人为其说了两句好话,劝说嬴政手下留情云云,算是挽尊。

    嬴政也接受了,吕不韦的势力现在确实遭受了重创,但是不代表他真的任人宰割了,要是现在就下死手,场面上恐怕不好看。

    况且他才刚掌权,就把相国吕不韦给直接销号处理,显得吃相有些难看。

    最终,秦王下令,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牵涉嫪毐谋逆案,念其对大秦劳苦功高,只免除其相国之位,着令立刻返回河南封地。

    顺便,嬴政还以相国权柄过重,不宜轻许为由,暂时废除了相国一职,从此以后,秦国的百官之首就真的是左丞相熊启了,当然他的权力远没有相国那么大。

    就这样,曾经风光无两,权倾朝野的大秦文信侯吕不韦,灰头土脸的返回了自己河南洛阳的封地。

    若说落魄,他似乎算不上,即使是返回河南封地,他身边也跟随了大量的门客,前呼后拥,热闹非常,似是鲜花着锦,山东六国也纷纷向他明里暗里抛橄榄枝,试图招揽他。

    看起来仍旧颇为风光。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在秦国国民中的声望却坠至了冰点。

    曾经的百姓对其普遍交口称赞,毕竟他对秦国确实可以说劳苦功高,功绩彪炳,但是现在……祸乱宫闱的贼人,私通太后,放任逆贼作乱……等等名头都扣到了他头上。

    秦国的王后做出这种事,丢脸的远不只是嬴政一人,全国百姓都跟着一起呢!

    对于算是罪魁祸首之一的吕不韦,大家自然不会嘴下留情。

    当然,人家半点也没冤枉他,只是下意识的忽略了他曾经的功劳。

    这也没啥,本来……功过便是不能相抵的。

    不过这些暂时对古寻影响还不大,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踏上了远行的旅程。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