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四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二)

望舒慕羲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跪求人贩子的年轻人姓张,贱名皮绠,是个典型的黄淮贫苦百姓。

    所谓典型,便是与别处大大不同的。穷,这算不上典型,别处也有穷人。

    别处有句话讲,叫破屋值万贯。但对黄淮泛滥区的典型穷苦百姓来说,破屋一点都不值钱。

    他们浑身上下,全家老小,最值钱的东西,是个“地基”,大概可以理解为宅基地。

    经常发水,房子这个概念并不持久。

    但是,历代老祖宗留下的祖屋,一定是建在坝埂子高台上的。

    今年填填土,明年被冲了。后年再填土。大后年再被冲。

    就是,地面建筑建了也是白费,经常被水冲。再说也盖不起好的。

    但是,地下填起来的地基,寻常大水也很难彻底冲垮。

    这就算是传家宝了。问问黄淮区的百姓,传家宝是啥?必然就是自己家的老宅子,而且不是说老宅子的地面建筑,而是下面的基石。

    说值钱?其实一点都不值钱。

    说不值钱?没有这玩意儿,连盖个房子都难,今天有明天冲的。

    除此之外,张皮绠还有什么?

    大概,除了欠主家的债的借据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

    他这媳妇,是之前父母还在的时候,用他妹妹换的。妹妹换老婆、顺便妹妹还是自己的大舅哥家的嫂子。孩子管他妹妹叫姑姑也成,叫舅妈也行,随便叫。

    哦,对了,张皮绠家里还有一条破船。这也是黄淮区每家必备的东西。一旦发水,还能坐着小船活命呢。

    后世常流行的一种说法,叫你穷是因为你懒。这句话放在张皮绠身上还真不合适。

    他一点都不懒。

    可依旧穷。

    不但穷,而且还欠一屁股债。

    眼看已经还不上了。

    自己家里祖传下的那点地,打不了多少粮食。那就得租别人的地。

    租地,就得交租子。

    交租还不算完,这年月,租地都得“卷”。

    别人租地,有每个月要请主家吃顿饭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一年几次次。或者家里有媳妇比较漂亮的,请主家睡一睡,尝尝鲜。

    张皮绠一来不想把媳妇让主家尝鲜、二来他媳妇也不咋好看主家也没啥意愿。所以他属于那种非常典型的“农奴”。

    主家家里有什么活,他需要去劳作。比如挖挖水渠、修修围墙、修修坝埂子之类。

    若有志气,只说什么咱俩是租赁关系,你我是平等的,我凭啥要无偿给你干活?那有志气当然是好的,但可以选择饿死。

    地里产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吃,不租地也根本活不下去。

    张皮绠这样的人,其实不怕大灾,怕小灾。

    大灾还好,朝廷会赈济。自从大顺得了天下之后,在赈灾问题上出的钱,确实比前朝多了许多,毕竟大顺知道有灾不赈的后果。

    真要是大灾,有了赈济,至少也还饿不死。甚至不算利息的话,欠的债还能比平时年头少点。

    怕就怕那种小灾。

    朝廷又不赈济,完后地方官还得征发劳役去干活。征发劳役是要脱层皮的,这一点和黄河运河地区又不一样。

    黄运地区,理论上朝廷要贯彻一条鞭法,也就是“募役”,花钱雇人干一些水利工程。

    其实朝廷给的,是一个月二两银子。但到了地方之后,也就剩下一人一两二三钱。

    而那里的土地兼并还没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是以比如一家普通小农家庭,被摊派了这个活,正赶上农忙时候,知道去干活肯定赔死。

    于是地方上也默许:点了你的徭役,你可以花钱雇人去干。一个月一两二,你不愿意干,自由比你还穷的人愿意干,你自找人就是了。

    但张皮绠在的这地方,还不是黄河、淮河这样的大河区。而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

    朝廷是不可能走中央财政拨款搞这条河的水利工程的,说句不好听的,就户政府收那几个钱,维护黄河和运河都不怎么够,怎么可能拨钱修什么根本没什么名气的射阳河。

    中央不拨款,地方官也得修啊。年年发水,这谁受得了?

    地方官也不能拉出来金子,所以还得摊派。

    摊派,不是国税,是地方税。地方税、杂役,士绅是优待减免的,这叫“贵贱之别”。在前朝开国典籍中,这是作为贵贱之别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像是杂役,让士大夫去干泥腿子的活?去修河堤?这不是有辱斯文吗?和泥腿子干一样的活,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而且就算没有明文减免,地方官增加摊派,士绅也完全有理由觉得这是乱收费,告一状就得让地方官吃不了兜着走。

    士绅说的也没错,国税我按时交齐了,也别说我偷税漏税,国家就规定了三十税一,我该交的钱交了,凭啥说我是偷税漏税?地方摊派,我凭啥要交?你这摊派,有户政府的文书吗?有天佑殿的公文吗?有皇帝的圣旨吗?今儿交了一两的摊派,明天再来十两呢?

    全国十亿亩的土地,2000万的亩税国税,一亩地就摊0.02两白银,折合大米3斤。

    虽然地方有一定的截留,但也肯定不够花,但一些事地方官又不能不干。徭役摊派下来,主要就摊派在张皮绠这样的小老百姓头上。

    要摊派的事多了去了。

    有官员来检查,消费得摊派;运送粮食交国税,粮食不能自己跑到太仓里,这需要摊派人手,得运过去;修河堤,这需要摊派;交税熔铸成银锭,有损耗,那也得摊派;驿站有官员经过,理论上官员随从和家属都得自己花钱、驿站只负责官员个人,但理论上吴三桂还该为本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呢,所以地方官真能让人家自己花钱?

    故而张皮绠的老婆不好看,他居然还能租到地、还能活这么大居然还没死,可见他不但勤快,而且体格还很不错。

    但问题是这么勤快,依旧欠了一屁股债。

    人贩子说南洋千般好、万般好,在张皮绠看来,就一句话最吸引人:

    南洋,能靠劳动致富、改变命运。

    似乎,只要有力气,肯干活,就能从雇工变为半雇工半自耕;然后再阶级跃迁到自耕农;再跃迁到地主;再跃迁到种植园股东;再完成原始积累,成为种植园园主,然后上升到松江府大资本家。

    当然,此时的张皮绠所能发挥的最大的想象力,也就到成为“自耕农”这一步。

    但,这已经足够吸引他了。

    毕竟,听起来,那是个劳动能改变命运的地方。

    按张皮绠所想,自己今年才十八。去了南洋,干三年或顶船资。然后再干三年干到24,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积攒下本钱,自己开五六年地,到30的时候,有个四五十亩土地,牛一头,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张皮绠觉得,就凭自己这一把子力气,平日在主家干活都能得一句主家“皮绠真能做”的夸奖,若能有些资本,就算暂时买不起牛,一把锄头,只要天天能吃饱饭,便也能楞生生每天刨出半亩地,也能赶得上小半头牛了。

    将来若有个四五十亩地,种上二亩地棉花,老婆在家里纺纱织布,孩子每年过年都能换件新袄,这日子那还不是让当神仙也不换?

    不想当自耕农的佃农不是好佃农。哪怕是出去做工,那也只是“曲线自耕”。

    南洋这种地方,不怕人有梦想,就怕人没梦想,觉得在哪都是苦哈哈地活着,何必跑那么远?

    这正穿了张皮绠的心。

    跪了半天,哭求了半天,对面人贩子就是不松口。待那人贩子说完他自己刀山血海也见过,心硬的很后,张皮绠知道在这跪着也没用,只好带来老婆暂时退到了后面。

    这边就收1500个人,多了不收。这边聚集了十一二万等着水退、天天喝赈济粥的人呢。

    好在有八岁以下小孩的不要、有老人必须赡养的不要;有病的不要;身体不好的不要;年纪四十的不要;和主家签了长契的不要。

    虽然不少人想去,但真正选中的也没几个。

    人贩子可能是以前挑过兵,非常专业。见着人就先捏开嘴,看看牙;然后朝胸口怼两拳,试试咳嗽不;敲敲膝盖,摸摸骨头。

    和牲口市挑牲口差不多。

    这边比苏南农村唯一强点的地方,就是因为气候因素,血吸虫病的感染率,比长江沿岸地区要低一些。

    是以虽然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这样那样的不准,这1500人的名额,眼看就要满了。

    张皮绠心里着急,听说今年可能还会再来要一批人,但也可能要等明年。明年自己是死是活都难说呢,这哪里等得到明年?

    再说明年孩子也不到八岁啊。

    瞅了瞅妻子怀里的孩子,咬咬牙道:“要么,淹死得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到那边再生就是了。”

    妻子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刚刚喝完米汤的婴儿幸福无比,还不知道此时生活有多残酷,已然睡下。小手在睡梦里还一抓一抓的,也不知是梦到了什么。

    嫩嫩的脚丫虽然脏兮兮的,却在灰突突的地方露出一抹婴儿才有的白嫩。只要不哭,煞是喜人。

    张皮绠的老婆看了一阵睡着的婴儿,也没有犹豫太久。嗯了一声,点点头,觉得还是淹死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