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首先呢,这本书是一本同人文。
只不过原作……嗯……尚且还是受惊卵就已经磨刀霍霍向丁丁了,鬼知道有生之年能见否。
故而本书不敢、也不能用《新顺》之名。《新顺》之设定,一直属于原设定者,早慢熊大大。
我是新人小透明,也不曾和他有过接触,更没有被授权过。
作为新人,大约知道,这年月还写三江感言的,都是老古董了。本不想写呢,可想着总要说明一下,也是一种对原作者的尊重吧。
写这本书的缘由,或者说机缘,就是无意中看到紫钗恨开了新书,想到他的新顺同人《三千美娇娘》。
加上之前刷B乎,看到一个问题:李自成是否是民族罪人?随后又看顺着推荐看到了另一个问题:李自成是不是导致中国落后的历史罪人?是否应该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若无李自成,大明应该会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
顿时被这两个问题逗笑了,遂动了念头。
加之,感觉时代变了,也算是为过去那个设定党横行的网文青铜年代,献上自己的纪念。
最开始,其实想写的制度和技术更先进一点的,人人奋勇,萌芽开花。
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再先进一点,说不定就要写成“一声炮响攻入紫禁城,断头台上一碗酒”了,4O4吃多了容易撑着。
记得还有一本同人文,叫《新顺之钢铁世纪》,更是直接红白斗了。
之所以让主角的身份是勋贵,因为我确信,封建王朝都一个鸟样,平民身份那就是地狱难度,包括造反都是地狱难度……这个时代的造反,不是以往的夺了鸟位的造反,而是砸了鸟位的造反。
之所以开局选在东北,因为理学、心学、浙东学派之间的纠葛,不好写,涉及的太大,身份低微就谈儒学,也不合适。
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是可以魔改的,但也因为明末PTSD的原因,南宋时候的既视感太强,肯定会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成分。
本人不是任何朝代的粉,该夸的夸,该骂的骂。开局让主角的家安在前朝定国公徐家的旧宅,让主角五拜三叩首,让主角家里不把一千两当回事,都在说屠龙者终究变成了恶龙——他家的钱,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不看书评,但也能猜到,肯定骂声不少。
明末的事嘛,一句话都可能惹出一堆的麻烦,更何况明朝直接没了,成了个黑乎乎、脏兮兮的背景。
而这里的“大顺”为了“正统性”,又在舆论上刻意放大了南明的那些肮脏事——站在新顺建立者的角度,去推断一下大顺会怎么操控舆论抹黑南明——所以可想而知。
至于南明史,人说汉书可以下酒,唐书腰斩亦可佐茶。南明史,想去约架,看南明史绝对比喝酒更有用,气血上涌。
对明朝的态度,很明确:该亡。只是后续的历史,不该是那个样子,难免惋惜。
惋惜的不是明朝亡了,惋惜的是李定国、李来亨、高一功、刘体纯、袁宗第、李过等等这些英雄,怎么就是那样的结局?
这些前半生为了求活反抗、后半生为了国族大义坚守的英雄,前半生和洪承畴等人打;后半生还是和洪承畴等人打。
连官职都没换,无非是大明的太子太保洪承畴,换成了大清的太子太保洪承畴。魔幻的叫人无语。
至于笔名叫望舒慕羲和,也不是日月之明。只是恰好那一阵游戏玩多了,整天望舒御月功戳戳戳,戳的顺手起了个名。
本身就是架空的设定,又是架空设定的同人,合理性什么的,肯定要差的远,也希望列位看官海涵。
况且,我没历史资料,你让我查什么?手动狗头~
至于涉及到的外国史部分,或是简化了,或是太麻烦只说个大概。
感谢每一位书友,感谢打赏的、投票的、宣传的、怒斥的、气愤的等等等等等等。
感谢编辑青舟。感谢编辑虎牙。
感谢元老院项天鹰,九宫山后绝地反击的设定源于他的一篇架空;感谢温长卿,锦衣卫百户冷逢阳的名字,源于他的一篇明亡锦衣卫命运的考证。虽然他们不认得我这个小透明,也未必看到,但还是感谢分享知识,以及任何分享知识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谢每一位分享知识的老师。
然后,再感谢一遍每一位书友,感谢打赏的、投票的、宣传的、怒斥的、气愤的等等等等等等。
以及,感谢本书同人的原设定者,早慢熊。希望早慢熊大大不要介意我废弃了女官替太监这个趣味性十足的创意。
最后,本书只是同人,写的不好之处,还请见谅。也希望看到更完善的同人。
…………
最后的最后,引用一段姚雪垠的《李自成》的最后一章。
“如今永历皇帝已经死了五年,咱们为谁守土呢?名不正言不顺。全中国都被满清占了,咱们这一点点地方,如何能对抗满清?今日再守下去,大家死到一起暂且不说,没有正当的名义了。明朝连一个最后姓朱的宗室都没了,我们为谁守土呢?”
这话说出以后,许多人纷纷点头,都说是如今死也没有意思,不如投降吧。
李来亨非常愤怒,将案子一拍,突然站了起来,一手按着剑柄,说道:
“决不能投降胡人!谁要投降胡人,他自己去投。我李来亨是铁打的汉子,唯有以死殉国。你们谁愿意投降,请你们自便。”
……有人不服气地回答:“投降的不一定怕死,大丈夫要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日为谁守土?谁能说得出?”
李来亨把案子一拍,说:
“为中国人守土,为我们的良民守土,为我们大顺朝死去的先皇帝和文臣武将们守土,也为永历皇帝守土!”
…………
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
绱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