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以其善下,为百谷王

老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道德经最新章节!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1]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2],处前而民不害[3]。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百谷王:百谷河滩所汇集。

    [2]重:累、不堪重负。

    [3]害:受害。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

    因其善于处下,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所以圣人在上统治百姓,就要以谦下姿态对待百姓;圣人要在前领导人民,就要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

    所以,圣人在上而百姓没有沉重负担,圣人在前而百姓没有受害。

    所以天下人民乐于拥戴他而不感厌烦。

    正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解读心得

    1.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本章说明圣人如水,虚怀若谷,谦下自处,所以能在上领导人民;圣人以人民利益为重,先人后己,大公无私,所以能在前领导人民。老子以此再次强调无为而治的道理,唯有与人不争,才能无与之争,无往而不胜。

    2.正因圣人无为而治,与民无争,一心爱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人民不感觉上面有压力,不感觉前面有盘剥。所以能自治而化,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3.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更多地择善而从,得到更多人帮助,学习到更多智慧,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大发挥;一个人只有大方博爱,善于分享,惠泽更多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爱戴,得到更多人的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先予后得",这样的人,因为不拒小,才能成其大;因为不自私、不与人争,才能拥有更多。

    4.一个自处低下,守柔守弱守卑,甘于人下,不与人争,退居人后,默默无闻,绝不张扬,低调为人处世的人,往往因为没有争竞之心而成为大家尊重的对象,进而推举拥戴之,最终成为最大的赢家。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成功,不是争取就能得到,关键在于是否顺道而行,是否有实力,是否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聪明人明白这个道理。

    前人校注

    江海以卑,故众流归之。

    --河上公

    《尔雅》云:江海之所以为众水所归者,以其善下之,而居不争之地也。譬天下之归于王者,以其谦下而不争也。

    --范应元

    以身后之,是先人而后己也。圣人在民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载而不为重。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欲害之心也。圣人恩深爱厚,视民如赤子,故天下乐推进以为主。

    --河上公

    圣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盖下之、后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尔。

    --苏辙

    水为天地之脉,为万物之滋,是以借水而譬之。水之最退最弱最柔最和,天地万物,不能强之,不能远之,言其道与水同体,似退似弱似柔似和,故水为百谷王。水之体,柔而不绝。道之体,柔而长生。总而言之,清之静之足矣。水能川流不息,故以水譬之。

    --纯阳真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也。

    --邓琦三

    以无我之德,故天下归之如水之就下也。

    --憨山德清

    返息于踵,返踵于天,照之以自然,而推移其宿气,乃入于"寥天"。

    --王夫之

    经典故事

    宋太宗善下服众心

    宋太宗气度恢弘,宽宏大量,能容忍手下大臣的一些过失,颇具王者风范。

    有一位叫孔守正的大臣,被封为殿前虞侯。一次,他和同事王荣陪宋太宗喝酒,两人喝得大醉,就当着宋太宗的面争论秋季守卫边境的功劳,完全失去了君臣的礼仪。在当时,这种行为是犯了"大不敬罪",按法律应予以治罪,但是宋太宗并没治他们的罪。

    次日,孔守正和王荣清醒过来,听别人说起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失礼行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两个人相约来到金殿上向宋太宗道歉,但宋太宗若无其事地说:"我当时也喝多了,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你们回去吧,不要在这里打扰我了。"就这样,宋太宗故作"糊涂"地消解了他们的惊恐之心。两人对皇上当然感恩戴德,从此忠心耿耿。

    宋太宗故作糊涂,免除大臣的过失,正是他"善下",不自视高大的表现,所以他能服众,成为"百谷王"。他如此善解人意,给人面子,当然手下人在感激之余也会给足他面子,对他尽心效力,从而使"天下乐推而不厌"之。正因为他不与手下的大臣斤斤计较,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生事,就少是非;不与人争面子,争死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