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铁血兵戈最新章节!
政事堂议事的时候,皇上突然出现。
太子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安潜连忙领着诸多的丞相,给皇上行礼了,今日政事堂商议的是有关藩镇的事情,皇上出现在政事堂,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应该说在众人的预料中。
“朕就是来听听,你们接着议事,该如何说就如何说,不要因为朕来了,就捡着好听的说给朕听,寿王,你是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今日你也要监督,看看是不是有丞相投朕所好,若是有这等情况,一定要弹劾。”
崔安潜、郑从谠、刘允章、高驰邦、钱士渠、于承惠和崔慎由等人,立刻感觉到了压力,兵部尚书严复稍微好一些,他是坚决主战的,不过这些人跟随皇上多年了,都很清楚皇上的脾气和秉性,也知道皇上爱听实话,不喜欢阿谀奉承。
主座依旧是崔安潜,最为第一丞相,主持政事堂议事是他的职责。
“严尚书,你是兵部尚书,还是由你先说。”
严复没有客气,迅速拿出了地图,铺在了桌上。
地图很大,地方标注也很是详尽。
“北方的藩镇数十人,大大小小,力量有强有弱,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遵从朝廷的号令,各自为政,一年时间过去,有些藩镇摄于朝廷力量之强大,表示愿意归顺,可是也是有着自身的小算盘的,那就是家族依旧要留在驻地,不愿意进入京城,至于说力量强大的藩镇。已经在暗中增强力量,一旦遭遇到打击,必定会强势反弹。”
“还有一点必须要重视,那就是大大小小的藩镇,已经有联合的意思。他们妄想抱团之后,与朝廷对抗,虽说目前屈服于朝廷的威力,都是暗中做这些事情,可一旦发生战事,这样的结合就很有可能形成。”
“大大小小的藩镇。某做过分析了,需要引起朝廷注意的有十三家,分别是静难节度使王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幽州节度使李可举,昭义节度使马飚,宣武军节度使杜辉,平卢节度使王敬武,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陕虢节度使王重盈,魏博节度使韩简。成德节度使王镕,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
“这十三家藩镇,某再次进行分析。分为了三个等次,分别为强、中、弱。”
“力量强大者有三家,分别是静难节度使王玫,驻扎在关内道邠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驻扎在河东道太原。幽州节度使李可举,驻扎在河北道幽州。三股势力最为强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其麾下的鸦儿军,号称百战百胜。”
“邠州距离京城六百里地,太原距离京城一千二百二十里地,幽州距离京城两千里地,也就是说,这三股势力最强的藩镇,距离京城的距离都是有些远的。”
“中等势力者六家,分别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驻扎蒲州,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驻扎在凤翔,昭义节度使马飚,驻扎在潞州,宣武军节度使杜辉,驻扎在汴州,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驻扎在沂州,陕虢节度使王重盈,驻扎在陕州。”
“这六个藩镇,实力还算可以,各自掌控的军队数量在三万以下,战斗力中等,因为地方财力的原因,暂时不可能扩军,若是想着强行招募军队,将难以维系。”
“余下四家为力量稍弱的藩镇,当然这个情况也不能够绝对,譬如说曾经的河北三镇,除开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力量强大,另外两镇成德节度使王镕,因为年龄尚小,目前主要是自保,周旋于其他藩镇之间,魏博节度使韩简,以前是力量最为强大的,因为遭受到多次的打击,特别是被朝廷围剿之后,力量迅速衰落,一蹶不振,多年也没有发展起来。”
。。。
严复不愧是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所有的情况都介绍的清清楚楚,而且在地图上面做出了标记,让人一眼就能够看明白,就连不是很熟悉军事的李杰,听着严复的介绍,看着桌上的地图,也是连连点头,到了这个时候,一种敬佩之情从李杰的脑海里面冒出来了,难怪皇上亲手创建的铁血军如此的强悍,从细节上面就能够发现很多问题,就说这摸清情报的事宜,北方那么多的藩镇,短时间之内弄得一清二楚,有的放矢,这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还有强悍的斥候去侦查。
严复说完之后,皇上的声音传来了。
“严尚书说的情况基本是准确的,不过情报之中忽略了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这个王处存,非常的低调,但是力量颇为强大,按照强中弱三类情况划分,应该是中等力量,也就是说十三家值得注意的藩镇,强大的有三家,中等力量有七家,实力稍弱的有三家。”
崔安潜再次开口询问严复了。
“严尚书,兵部对于征伐藩镇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兵部的建议是,以征伐剿灭为主,以招抚为辅助,朝廷一旦决定开始征伐藩镇,初始阶段一律采取征伐剿灭的作战方针,不能够采取招抚的策略。”
严复刚刚说完,崔安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刘允章就开口了。
“某以为征伐剿灭和招抚并重,兵锋所指,生灵涂炭,遭殃的还是百姓,能够避免厮杀最好,只要藩镇诚心归顺,并且愿意服从朝廷号令,何尝不可以。”
严复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看了看坐在一边的皇上。
太子太保、大都督、铁血军大将军高驰邦也开口了。
“于阁老的建议,情理上是说得通的,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方的藩镇,可谓是独立多年,很长时间都不服从朝廷号令,各自为政,就是地方上的皇帝,在他们看来,归顺朝廷不过是应对之策,骨子里是不会听从朝廷号令的,虽说大军厮杀,百姓一定会遭殃,可有些厮杀必须要进行,任何时候,实力才是真正让藩镇屈服和灭亡的唯一手段。”
辩论很快开始,因为皇上先前的话语,谁都是要提出自身的建议。
太子太傅、中书令郑从谠,太子少傅、礼部尚书崔慎,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寿王李杰由等人,赞成刘允章和于承惠的意见,认为征伐和招抚同时进行,两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区别。
太子少师、吏部尚书钱士渠赞成征伐围剿为主。
最终需要表态的就是崔安潜了。
这个时候,崔安潜看着皇上,慢慢开口了。
“皇上,臣赞同征伐和招抚并重,还请皇上示下。”
李儒沛看着众人,政事堂讨论的意见,是招抚和征伐并重,还好他参加了这次的讨论,他是赞成围剿征伐为主的,不过也要说出具体的原因。
“政事堂的意见,以征伐和招抚并重,朕且不说其他,政事堂能够充分讨论,这就很好,朕希望诸位今后也要坚持,绝不能够形成一言堂的局面,有什么意见全部都要说出来,而且需要说明理由,这样才能够让其他人心服口服。”
“朕的意见,是赞成征伐围剿为主的,而且在征伐的初始阶段,绝不要采用什么招抚的策略,接下来朕就要分析其中的利弊了。”
“杜绝了招抚的策略,最大的弊端,不是百姓遭遇涂炭,南方的诸多情况,你们都是知道的,百姓暂时遭遇困苦,与长时间遭受痛楚,两者比较,利弊很清楚,也许征伐期间,百姓流离失所,为生活所困,可一旦征伐结束,百姓能够很快回到家园,开始稳定的生活,不再担心遭受波折,可谓是一劳永逸。”
“最大的问题,是藩镇之间的抱团联合,既然归顺没有希望了,那索性就鱼死网破,这样会令征伐更加的残酷,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更大,这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
“可有一点你们必须记住,那就是利弊之大小的对比,高阁老说的很好,北方藩镇,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节度使的职位,父死子承,或者是兄弟之间的传承,骨子里不会听从朝廷的号令,而且他们就算是归顺,也会提出这等那等的条件,什么保留爵位,保留军队等等,一旦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不会真正的归顺。”
“朕在西藏道和陇右道采取的措施,你们都是知晓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无疑是最好的策略,西藏道和陇右道彻底稳定下来,只要关注民生,这样的稳定就能够持续下去,凡在北方藩镇的身上,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朕之所以推迟征伐藩镇,就是想着朝廷彻底稳定下来,集聚了足够的实力,如此才能够一鼓作气的剿灭藩镇,朕早已经下旨,北方只有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至于突厥占领的地方,恢复安南都护府,说起来最多五个节度使的职位,北方这么多的节度使,朕任命谁好啊,况且朕岂会让他们出任节度使。”
。。。
征伐藩镇的策略,很快统一。(未完待续)